引入微课故事 渗透数学思想
——《集合》教学

2020-10-10 09:04夏燕萍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集合爱华唱歌

夏燕萍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4、105 页。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设疑。

师:学校在元旦之前举行了迎新文艺汇演,我们班有两个节目参加。

(媒体出示:参加唱歌的有4人,参加跳舞的有5 人)

师:猜猜看夏老师一共推荐了几人参加?

生:9 人。(板书9)

师:有不同想法吗?

生:8 人。(板书8)

师:到底是几人呢?

2.出示名单,引出重复。

师:唱歌队有杨明、陈东、李芳、王爱华,这4 个人形成了唱歌队的集合;跳舞队有陶伟、王爱华、于丽、陈东、丁旭,这5 个人形成了跳舞队的集合。

师:现在把这些同学全部框起来,这就是我们班所有参加迎新活动同学的集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陈东和王爱华两个节目都参加了。

生:一共只有7 个学生。

师:陈东和王爱华既唱歌又跳舞,两人的名字重复出现。(板书:重复)

【设计意图:从参加唱歌、跳舞的人员统计入手,将其改编成了人数分别只有4 人和5 人同样类型的问题,发现重复现象,引出集合问题,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收获新的知识。根据对于同一个问题产生的不同答案引发了“冲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解决“一共推荐了几人”这一问题的活动中去,用个性化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他们自主构建知识的意义提供时空保障。】

二、问题引领,建构模型

1.明确要求,探索方法。

师: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表演,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张《学习单》。你能不能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让其他人能清楚地看出我们班参加人员的信息呢?请在《学习单》上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2.展示交流。

师:咱们班同学的想法很有创意,我从中选了几份,这些作品,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我喜欢用文字的方法来表示,很清楚。

生:我喜欢用连线的办法把重复出现的名字连起来。

生:我喜欢直接在表格上把重复出现的名字圈起来。

生:我喜欢用画圆圈的方式,这样一目了然,在科学书上我也看到过。

师:像刚才我们同学所表示的,有用文字表示集合的、有用符号表示集合的、还有用画图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了唱歌同学的集合和跳舞同学的集合。

师:谁听过集合?

生:体育课上老师会说集合。

师:在数学中,到底什么是集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内容。(板书:集合)

用微视频的方式播放《集合的故事》:集合是什么呢?参加唱歌的同学就是一个集合,每位参加唱歌的同学就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参加跳舞的同学就是一个集合。我们班全体同学就是一个集合,我们班全体女生也是一个集合,我们班全体男生也是一个集合。

难道集合只能是人组成的吗?当然不是。书架上的书是一个集合。所有大大小小的长方形是一个集合。所有2 的倍数是一个集合。像这样,把指定的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看作一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表示的那样,集合有用文字表示的,有用符号表示的,还有用维恩图来表示的,你知道维恩图是怎么产生的吗?

(介绍维恩图)

【设计意图:集合作为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学生先尝试用图展示集合模型,找到集合的知识核心,《集合的故事》用儿童化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集合故事,介绍维恩图的由来。学生在自己尝试的基础上再听一听《集合的故事》,不仅为自己的创举自豪,而且很快被维恩图所吸引。】

3.板演维恩图的形成过程。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2 个集合圈,红色圈内表示参加唱歌的同学,蓝色圈内表示跳舞的同学,怎样正确表示唱歌、跳舞的维恩图呢?谁上来摆一摆?

师:这两个同学为什么在两个圈里?

生:因为他们两个两项节目都参加了。

4.认识维恩图各部分的含义。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维恩图,你在图中能够找到几个大大小小不同的集合圈?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并用手圈一圈。

师:你认为几个?

生:三个。

师:有没有更多的?

生:五个。

师:那我们就请五个的同学来汇报一下。大家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师:你能像刚才同学那样用手圈一圈再完整地说一说吗?

师:在这个维恩图中,我们找到大大小小不同的六个集合圈。

【设计意图: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教师提供两个实物圈,让学生亲手摆一摆集合圈,在动中学,在摆中思考集合圈各个部分的含义,集体讨论找出大大小小不同的集合圈。】

三、拓展提升,发散思维

师:回到课前同学们猜的,7人的情况我们已经解决了,如果是9 人、8 人、6 人、5 人,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如何用图来表示呢?你想自己研究一下吗?

(媒体动态演示变化过程,定格表格图)

师:从这些图中,你发现了哪几个图很特别?

生:第一个图和最后一个图。

生:最后一个图就是说唱歌的所有人都是跳舞的人。

师:哦,原来跳舞的同学包含了唱歌的同学。

师:之前我们猜的,现在你能明白有这些可能了吗?

小结:用维恩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直观清楚地描述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可见维恩图在解决集合问题时非常有用。

【设计意图:知识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一点,应触类旁通。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集合可能产生的所有类型,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集合的模型思想。集合分不交集情况、交集情况、包含情况,教师用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数,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采用画图、计算的方法再次验证了维恩图的神奇作用。】

四、联系生活,应用提升

1.动物问题。

师:(出示一组动物图片)这些动物有会游泳的,有会飞的。老师这里有两个维恩图,你会选哪一个?

生:选B,因为这些动物中既有会飞的,也有会游泳的。

师:你是分析了这些动物的特点之后决定选B 的。

师:(指图B)左边这个圈表示会游泳的,右边这个圈表示会飞的,那中间这一部分表示什么?

生:这些动物既会飞又会游泳。

师:又来了一只长颈鹿,我们应该把它放在哪个位置呢?为什么呢?

生:放在维恩图外面,长颈鹿是既不会游泳也不会飞的动物。

师:原来,维恩图的外面也可以表示有用的信息!

师:如果老师在这幅维恩图外再加一个集合圈,你认为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整个动物界。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会活学活用,集合问题不仅在动物界有,在数的集合中也有。

2.数的集合问题。

师:这两幅维恩图你想选择哪一幅呢?请你在《学习单》上选一选,填一填。

师:如果让你提出一个问题,你想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个数?

【设计意图:练习中以学生熟知的大自然中的动物为例,巩固集合的相关概念,说明各集合圈所代表的含义,使学生在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真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意识。】

猜你喜欢
集合爱华唱歌
遇见他们在唱歌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唱歌猪
第一次拔牙
神奇的光
论述高中数学中集合的类型及基本运算
一道数学填空题引发对细节的思考
解读《集合》
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
一只大狼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