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练习,让学生走向数学本质

2020-12-30 04:49孙贵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算术本质方程

孙贵合

数学到底要学习什么?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吗?只是对概念、公式的反复记忆吗?只是能够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吗?教师到底如何教数学?学生又应该学些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从表象学习走向数学本质的学习。“所谓数学的本质,就是指数学本身所固有的、决定数学学科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从微观上说,数学本质就是具体数学内容的本质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得抓住: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鉴赏;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的追求。”(《数学核心思想》史宁中)

那么如何能够走向数学的本质呢?在此,以下面两个案例为例,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与思考。

案例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方程》。

对于《认识方程》一课,许多教师都认为很好讲,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但只背下这一句话就叫认识方程了吗?它真的能够概括出方程的本质吗?中国科学院李邦河院士说:“数学归根结底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可知概念教学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任何一个新的知识的产生,一定是源于新的概念的产生。《认识方程》是学生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的第一课,通过认识方程,“要让学生了解方程的作用,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用方程刻画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方程是沟通已知量和未知量的一种数学模型。”(《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可见一句话起不到这样大的作用。任何一个概念本身,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而我们教学的作用就是把这个结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慢慢总结出概念。本课教学后,教师还会设计一些辨析,以及结合实际情境列方程的练习。当然,这些练习是必要的,但除此之外,我又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练习:

师:我心里想一个数,这个数乘4,再加上6,最后等于90。你能够计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生:90-6 的差,再除以4,就能算出这个数了。

师:非常好,这种方法我们学习过,它叫什么?

生:倒推法、逆推法。

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列一个方程吗?

生:4x+6=90。

师:同学们,你们仔细想一想,以前的方法和我们列方程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生:原来的没有未知数,今天的有未知数;原来的直接计算了结果,方程没有结果;原来的方法是倒着去想的,而方程是顺着去想的。

师:太好了,你发现了以前的方法与方程之间一个重要的区别。虽然今天这些题目同学们都能够很快计算出结果,但我们仍要学习方程是因为以前的方法更多的是倒着去思考问题,而方程是顺着思考问题,两者的思维方向相反。

设计这道练习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算术方法与代数方法的本质区别。

张奠宙先生曾说:如果将要求的答案比喻为在河对岸的一块宝石,那么算术方法好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岸边开始,一步一步摸索着接近要求的目标,而方程却不同,好像是将一根带钩的绳子甩过河,拴住对岸的宝石(未知数)(建立等量关系),然后用这根绳子慢慢地拉过来,最终获得宝石。这个例子使我们看到利用方程和算术解题的思维路线往往是相反的,以前只能一条腿走路,以后学生就可以两条腿走路了,从而使学生接受方程。

2.能够用算术方法解决的简单问题为什么这么麻烦?

教学《认识方程》这一课时,教师所出示的现实情境都非常简单,学生口算就能得出结果,这时学生一定有一个疑问:“我都能够解决了,为什么还要学习方程?”古话讲“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不如糠。”所以通过这道题,要让学生感受到认识方程不是单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方向,从而使学生真心接受方程。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学生经常会出现:8-5=x、12÷4=x 的情况。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教师反复强调要把结果写在等式的右边,所以学生很难一下改正过来。

正是由于这个情况,我又设计了下面一道练习题:20+30=?

生:太简单了,等于50。

师:还有不同答案吗?

生:老师,还能等于30+20。

师:在他的启发之下,你们还能想到什么?

师:刚才只有一个答案,现在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的答案,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是不是等号给你们的影响最大?以前我们看到等号就想到要计算,其实等号更重要的是表达左右的量相等。

通过简单的交流,使学生对等号的作用由原来认识的片面性升华到数学本质,还避免了学生在课上经常出现8-5=x、12÷4=x 的现象,使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了方程的本质。

案例二: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运算律》。

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当学生已经总结出“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并能够用语言去正确表达后,教师便说:“还可以用字母表示:a+b=b+a。”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但失去了总结、归纳、抽象的过程。

我在教学这节课时,没有给出用字母表达的形式,学生只能用语言表达,于是在课后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87+32=32+()、251×()=()×251。这两道题是基础题目,同时也为后面的练习做铺垫,第一题是唯一答案,而第二题答案不唯一。当学生能够正确解答之后出示第三题:()+()=()+()。

师:现在一个数字都没有了,你还能填写吗?

生:3+4=4+3。

师:谁能说一个和他不一样的?

生:50+120=120+50。

师:表面看起来数字不同了,但我觉得它们还是一样的,只是数字变大了,由1 到1 万不叫创新,由0 到1 的过程才叫创新。

生:0.2+1.3=1.3+0.2。

师:此处应该有掌声,这位同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那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生:举不完,太多了。

师:都说举不完,谁能举完,那才叫本事!

生:谁加谁都等于谁加谁。

师:这里“谁”太多了,你能区分一下吗?

生:第一个数加第二个数等于第二个数加第一个数。

师:非常好,他想到了用文字去表达,现在也不许用文字了,你还能说一个吗?

生:苹果+香蕉=香蕉+苹果。

师:现在也不许用水果表达了。

生:A+B=B+A。

师:看,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到了这么多种表达形式,真了不起,在数学上一般用字母表达。

出示:()×()=()×()。

学生很快得出:A×B=B×A。

本题的设计使学生真正经历了抽象、总结、归纳、概括的过程。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学生真正拓开了自己的思维领域,从文字到实物到图形再到符号,最后到字母,真正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并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通过教师的举例,使学生真正产生了自己的思考,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大多是在不断地模仿别人的答案,而本题中,学生的每一个答案都是自己思考的结果,正是有了自己的思考,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了数学本质的学习。

通过刚才两个练习题的分享,相信教师也对数学本质的学习有了自己的思考。民国时的《开明国语课本》教材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全文只有一句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数学教学需要“吃草”,但我们也要看“花”。“吃草”使我们能够生存,必须要吃,还要吃饱,因为这是我们的物质基础;“看花”使我们感受到幸福,也就是我们的追求,这也是数学的本质。

猜你喜欢
算术本质方程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圆的方程
童年的本质
关于几类二次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
担心等
算算术
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
学算术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