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基于OBE的混合式教学在财会专业课中的探索
——以《会计数据处理技术》为例

2020-10-10 11:58李依沙吴楠西安欧亚学院
营销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重难点信息化评价

李依沙 吴楠(西安欧亚学院)

■ 引言1

OBE教学理念是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来开展的,对于学生学习成果获取过程中体现出的技术能力和素质感情方面给予重点培养和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会计数据处理技术》课程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需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互结合。近年来,多种智能设备的出现结合疫情期间网课大规模的试行,移动智能终端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工具和手段。目前财会类专业课的教学模式相对较单一,理论讲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学方法亟待创新。为此,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角色定位,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手段,深入到学生中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并且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以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探索实际问题,解决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财会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设计在运用反向教学设计法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手段通过课程模块梳理,形成“一般目标—具体目标—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重难点教学内容—学生学法—教师教法”的创新改革思路。以“会计数据处理技术”课程为试点,分阶段逐步展开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设计。形成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教学设计中心,线上线下混合资源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是财会专业的核心实操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技术及知识体系,学习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方法和技能,通过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学生学会进行数据抓取,通过案例综合实训掌握多组织的运作模式及管理精细化的业务流程运营模式。课程内容的通过精细化管理与业财融合提升了学生实操的灵活度。理论加实践的培养模式,培养了学生信息化工具分析、处理财务的核心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体系中,将课程定位为财会专业信息化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核心能力,这将有助于培养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信息化人才。

针对课程实操性强的特点,在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聚焦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由于课程本身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较为紧密,在课程设计中要选取贴合实际突出时政热点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配套教学活动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其次,课程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运用线上线下不同的评价工具,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流程追踪和评价。最后,依据重难点内容,以及课程前期的学情分析调查,设计贴合学生需求的学生学法,并一一匹配教师教法与课堂活动。

■ 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教学实施

根据反向教学设计方法,在课程授课前对于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做进一步的梳理,进一步明确教学模块的具体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根据课程设计,在实施阶段主要涉及学生的三大模块与八大能力,课程设计应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能力相结合,能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一)课前准备

在课程的课前准备阶段,要充分做好学情调查,基于课程受众的特点设计线上线下课堂活动,运用信息化软件与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如:分组展示,团队建设,预习小组PK等。在此基础上,对于本课程的前后置课程进行梳理与匹配。通过课前的详细调研分析,明确课程受众的学习程度与学习习惯,为顺利的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支撑。

教师在对于授课资源进行选取时要结合学情调查与课堂活动的内容,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匹配相应的实操数据及教学案例,建立课程的线上资源库。教学资源的选取要充分贴近学生实际,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教师在线上发布课程考评规则与评价量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课程线上系统中提出课堂表现的评价方式与课程模块的考核标准要求。课程平时成绩考核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建,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要求,教师在建立过程中起到监督与把控的作用,也使得评价量表能够符合课程大纲与教学内容的要求。

(二)课中教学

1.课堂授课准备

课堂签到突破传统的签到模式,结合信息化软件设计多样化的签到模式。有效的节约了传统课堂点名式签到的时间,并与学生的平时考评积分系统对接。如临时分组签到、地点签到、顺序签到、固定手势拍照签到等。信息化签到方式的有效设计与实施,不仅有效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足迹,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师生间的教学关系,营造了平等且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授课环境。

2.授课目标及重难点内容整合

在教学设计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的整合与划分,标注每个模块的实操重难点。由于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对于平台的实践操作资源需求较高,要求教师在课中授课过程中将课程实践操作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并且与课程的重难点相匹配,明确学生本节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及能力。如:投资筹资模型建立、企业风险系数测算、项目可行性指标分析等。教师在课中发布课前基于学情调查后匹配的教学资源,使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进行教学。以项目式与案例式教学为主,学生在课前就需要完成教师发布的微课及线上测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在课堂中通过小组讨论、分组实操、小组互教等模式完成案例的操作与分析。

3.课堂知识内化检验

根据学生线上线下教学任务与案例完成的情况,本次课程的课中可以对前序课程的知识吸收学习情况进行检验。检验方式可以为:课堂抢答、随机匹配小组竞赛抢答、线上二维码小游戏等。通过具有趣味性的互动学习,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的多重互动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对知识进行内化梳理及复习运用,有效记录和检验了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和效果。通过云教学的任务驱动学习也能更加详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转变传统实操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和中心,有效观测教学成果的输出情况,对标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数据抓取及分析建模的专业和创新能力。

4.课程考评模式

课程考评主要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本课程的考核主要通过师生共建的评价量表与业内专家共同实现。评价量表在课前由师生共建,课程授课过程中也可根据课程的重难点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实现了学习过程的动态管理与测量。这一形成性考核标准贴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学习要求,可操作性较高,能够为课程的综合考评提供可靠依据。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引入期末项目案例实操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际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析报告。通过多元化的考评方式,促进学生持续学习,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三)课后评价与反思

课后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师生在课后通过线上工具,对与课程的内容及学习效果进行打分互评。学生通过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时反馈学习效果与体验,教师通过阅读留言及反馈对于后续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授课模式。在课后对于学生进行答疑,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线上线下辅导。这使得课程的授课空间进一步延伸,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建立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渠道。

■ 总结

目前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混合式教学对课程设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教学设计需要结合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多元化教学资源,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手段,制定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通过教学资源共享互换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转化课堂教学模式,对标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匹配用人单位需求,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猜你喜欢
重难点信息化评价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