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2020-10-09 10:50陶绪潇尹会岷
天津教育·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陶绪潇 尹会岷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遇到的疑惑,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能让任课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4-0022-0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ask question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raise their doubts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which can not only strengthen students The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can also allow the instructor to master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in time and adjust the teaching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To this end, this article analyzes how 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to ask question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colleagues.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Questioning ability;Training strategies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还不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通过数学教学,教师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但是,相较于解决问题而言,问题的提出更加难得。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存在质的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只用掌握所学的知识,按照教师传授的解题方法就可以顺利完成,而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在完成数学知识学习后,在自我检验的前提下发现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有理解与掌握,要求学生有着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简单来说,解决问题更多的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完成的,提出问题则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经过深思熟虑去发现问题。可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工作,通过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学生自身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而言,学生如果可以积极地提出问题,就可以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掌握得不牢固,需要进行补足,教师也能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会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完成,课堂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则是被动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缺少自主思考的空间与时间,更别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相悖,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此,教师要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去提出问题,培养其提问能力。在学生有效提问的前提下,教师就可以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重新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学生解决了提出的问题时,他们将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并且可以帮助其他存在同样疑惑的同学进行学习,进而提高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另外,学生提问的过程其实也是与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培养与发展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

二、在小學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都是课堂权威的象征,学生对教师是比较敬畏的,特别是小学生会存在不敢提问的现象,即便有疑惑也不愿意提出来,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足够的信心与勇气,害怕被教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就应该注重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他们心中的压力,使师生关系平等,这样他们在提问的时候才不会胆怯,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可见,民主、和谐的环境,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基本保障,教师应摒弃传统教育观念,放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新课标为指导来积极践行现代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勇于提问。而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无论对错,都要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表扬,针对错误或无效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提问积极性,有效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

(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关键不是让学生可以提出多少问题,而是可以引导学生有意义、有价值地发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与发展学生会问的能力,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效提问。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身心特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认识钝角与锐角”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大屏幕上展示各种颜色、形状的三角形,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上述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了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潜移默化中养成了提问的习惯,提问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而这也为学生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采用多元教学,体现问题多样化

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注重教学的多样性。过去,很多教师并没有注重多樣性、建构性教学,会让学生认为数学问题的答案只有一种,实际上在唯一答案的背后,有着不同的解题思路,而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四)巧妙设置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提问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本质上就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即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就巧妙设置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类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放在一个信封里,然后教师露出一个直角,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三角形,很快,学生就猜出了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接着,教师露出一个钝角,学生也很快猜出了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最后,教师露出一个锐角三角形,学生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很快说到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当教师从信封里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并不是锐角三角形。这时,学生就会发问“为什么会猜错呢?”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学生的提问能力比较欠缺,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也会阻碍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性,转变教学理念及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练就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志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15).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