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尹红
摘要:物理有很强的生活性、实践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能够消除学生对物理的抵触、畏惧等各种不良心理,还能促进学生对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在真正参与的背景下有效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课后作业三个方面出发,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6-0208-01
前言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受传统教育理念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主要采取示范教学法。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教师更是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的方式代替实际操作。原本应当让学生“做”的实验,最终却在学生“看”的状况下完成。不仅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学习效果也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验教学效果展开研究。
1.树立以生为本的实验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任何活动中,若是执行人的思想观念存在偏差,采取的行动很难取得实效性。物理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实验为中心,或是以课堂为中心,却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实验效果欠佳。要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教师必须革新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1]。具体来说,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不是如何展示物理实验,而是想着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之中。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为学生创造展开物理实验的平台,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只有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并树立这样的思想观念,才能保障实验教学效果,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2.灵活采取以生為本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2.1 采取问题情境教学法。以生为本理念下,教师应当对教学方式进行生本化处理,摒弃过去的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或示范实验的方式,而是采取问题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根据问题自己去探究,然后展开物理实验,以此锻炼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2]。如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拿出一张纸,思考如何让它发出声音。学生一边思考,一边进行实践操作,比如通过抖动纸张的方式发出声音。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拿出直尺,思考如何让直尺发出声音。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再次找出各种方法,譬如将直尺从桌面上伸出一部分,然后按压直尺,让直尺上下波动,从而发出声音。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这两个物理实验现象去探索“声音产生的条件”这个问题。在这个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显,真正参与其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物理实验。因为真正参与,所以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这也为接下来教师讲解相关的物理理论知识奠定了基础。
2.2 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采取问题情境教学法,还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即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互相讨论,最后设置一个初步的操作方案,再按照操作方案进行实践操作,最终完成任务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内化[3]。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能充分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以及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例如,在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节课时,笔者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发一个放大镜,然后让学生对这个凸透镜进行研究,再根据了解到的凸透镜特点,运用身边生活材料设计一个凸透镜,先初步写出实验方案,然后再完善方案,最后进行实验操作。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各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找出凸透镜的特点,即中间厚四周边缘薄。掌握这一信息之后,学生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方案。如其中一个小组,运用文具盒、保鲜膜和水制作了一个凸透镜:先在文具盒里面放一个写上字的小字条,然后用保鲜膜将文具盒的口包上,保鲜膜成紧绷状态。接着,在保鲜膜上滴上几滴水。透过水滴,可以看到小字条上的字被放大了。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不仅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创新思维也得到增强。
3.设置具有生活性的物理课外作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物理具有生活性,所以,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并不局限于课堂。同样,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并不是只有课堂这一场所。为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参与物理实验并动手操作,还可以给学生设置具有生活性的物理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的时候自己动手操作,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物理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指导学生学完《压强》这节课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影响压强大小因素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的时候利用肥皂、细线、重物(随意一个有重量的物体)这几个实验材料完成这样一个操作:先在肥皂上绕上一圈细线,然后在细线的下面挂上重物(肥皂在上面,重物在下面)。接着,换一个位置,在肥皂上绕上三圈细线,同样在细线的下面挂上重物。观察两次实验中细线将肥皂勒出的痕迹的深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既具有趣味性,又能加深学生对压强与受力面积之间关系的认识。
结论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新课改下教师必须落实的一项任务。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在实验教学中展开的探索所总结的几点经验,希望能为广大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刚正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20-121.
[2] 苑文领.浅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J].学周刊,2018(32):51-52.
[3] 王崇伶.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