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是何物

2020-10-09 10:56郑胜利
躬耕 2020年9期
关键词:困苦元好问县令

郑胜利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千古传诵的名句是金末元初杰出诗人、文学家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中开头的一句。词前有一小序: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一获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在这首词中,元好问紧紧围绕着一个“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表达了作者对至情至爱的赞美。《雁丘词》的姐妹篇《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同样是一首至爱至深的爱情词。这首词的创作,是元好问听闻大名府两个青年男女相恋,却遭家人反对,于是二人愤而投河而死。因这一爱情悲剧,河边池塘的荷花都并蒂而开,似为这对青年男女鸣情。故事哀惋,令人动情。元好问为向争取婚姻自由的青年男女表示同情,又写下了这首爱情词。

两首《摸鱼儿》词充分表达了元好问诗词中的一个“情”字。

作者心中的挚爱之情,不仅表现在他对真挚爱情的讴歌,而且更透过他的诗词展现了元好问对普通百姓的关爱之情。

元好问生于公元1190年,卒于公元1257年。他生活的时代正是金元兴替之际。在这样一个朝代更迭,大战乱的社会环境里,元好问经历了逃难流离的痛苦生活。他看到了当时百姓生活的不幸和困苦。在他的《岐阳三首》诗中,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战祸连绵,国家灭亡,人民困苦的社会现实。元好问的《岐阳三首》可与杜甫的“三吏三别”诗相比。杜诗深刻描绘出了民间的疾苦以及乱世中的凄凉,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备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深切同情。元好问的丧乱诗不仅同样描写了社会动荡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而且更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其中元好问在内乡作县令时写的一首《宿菊潭》诗曰:

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

父老且勿往,问汝我所疑。

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

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

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期?

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

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

东州长官清,白直下村稀。

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

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

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

期会不可违,鞭扑伤汝肌。

伤肌尚云可,天阏令人悲。

天阏者,天遏。摧折、夭折、死亡之意也。詩中反映的是作者怎样的一种心情啊!一个田间老父要出征赴役,临行时作为县令的元好问对他说,你立在马前且等一等,我有话要对你说,我心中非常惭愧,我不具备做县令的才能,但作为县令我也非常作难,到任三个月,什么好事也没有给你们办,却要替朝廷催逼你们去赴役。我虽然禁止吏员们下乡去催逼,但半夜里敲你们门而催科的事还是不能避免,你们走了,要告诫子孙,努力劳作,免除饥寒。另外更要紧的是承担官府的差役不可怠慢,如果怠慢了轻则受鞭打,重则是要死的!

杜甫的《石壕史》写的是百姓应对官役之苦,而元好问在他的诗中则是道出了作为县令的无奈。这哪里是一个县令对百姓的训教,而是一个悲悯者深情的劝告啊!诗中生动感人地表现出身为县令的元好问对百姓的无限关爱之情。诗的意境比杜诗更胜一筹。

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县令,能从内心深处如此关爱百姓,其“情”何等了得!元好问诗词中的“情”不仅仅局限于对爱情的生死相许,而是对困苦中的百姓生死相许啊!这才是为官之道,这才是为官者情之所系。着实让我们后人望而感佩!

元好问在南阳为官六年,先后任镇平、内乡、南阳县令,一生著作颇丰,他涉足于诗词、文、散曲和笔记,以及编史等各个文学领域,尤以诗成就最高,他被时人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的诗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为我们南阳留下了一块文学瑰宝。他为官又为我们树立一个对百姓至情至爱的典范。

晚年的元好问归隐后,在家中建了一座“野史亭”,编辑成了《中州集》,这是一部金代诗歌的总集,共收录金朝一代所有诗人的诗词2116首。《中州集》为研究金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最后让我们品读一首元好问在内乡写的一首《鹧鸪天》,以领悟元好问的归隐情怀。词曰:

身边虚名一羽轻。封侯何必胜躬耕。田园活计浑闲在,诗酒风流属老成。三会水,半山亭。村村花柳自升平。锦城未比还家好,何处而今有锦城。

猜你喜欢
困苦元好问县令
县令判案
父亲(新韵)
元好问“诚”与“雅”的论诗主张
困苦本是寻常事
不曾杀陈佗
挺身为民的何县令
他人的困苦
论元好问碑铭文的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