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样子》写作指导

2020-10-09 10:37祖春华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20年9期
关键词:红笔第二人称学姐

祖春华

题目呈现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你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我们难忘那一张张勇敢而坚毅的面孔;在繁忙紧张的生活中,我们也时常被身边的普通人感动着……

请以“你的样子”为题目,关注身边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的人和事,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

“你的样子”这个题目看似简单,但是动起笔来,需要注意的地方还真不少:

一是写作对象的范围“身边”。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却被很多同学忽视了。很多新闻报道中的人名我们比较熟悉,但从狭义来讲,他们并不符合“身边”的写作范畴,所以老师不建议写这些人,距离使我们很难把握此类写作素材。

二是作文中的人称问题。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作文题目都是用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第二人称“你”一般用在“书信”“日记”等文体中,所以大部分同学不太习惯用第二人称写作文。如果同学们查阅一下资料就会发现,2010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与你为邻”就要求用第二人称来完成,第二人称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你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想象自己正在与文中人物对话,这样既可以顺利进入第二人称模式,又便于情感的表达。

三是大部分同学容易在写时侧重情节,忽略“样子”。题目要求“关注身边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的人和事”,所以很多同学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人和事的叙述中,缺少对“样子”的细节描写,无法让读者心中形成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在落笔前先构思一个简单的提纲。要注意思考一个问题:写出一个人的“样子”至少要进行哪些描写?写几次比较合适?

四是一部分同学仅关注“你”,而忽略“你”“我”之间的情感联系,文章冷冰冰没感情。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你既然在众多人和事中选择了“这一个”,肯定有打动你的原因。文章是有感情的,只有首先感动自己,才能打动读者。

你的样子

广州市铁一中学 李忻静

在紧张而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时常被身边的普通人感动着。

往常放学,我会去图书馆自习。和我一同自习的还有一个初三的学姐。因为我和那个学姐经常形影相随,所以大家都把我俩看成姐妹花。

记得那是一个平常的下午,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去图书馆自习,比图书馆开门时间早到了半小时,心想:“完了,早了半小时,门肯定没开,难不成我要在外面站半小时?”当我走到门口时,却发现门是开的。我挠了挠头:“今天开门这么早?”我一边想一边推开了门,发现里面坐着的不是老师而是学姐。我愣了一下,说道:“你怎么这么早?”学姐笑了笑,说:“这不是快中考了嘛,所以就早点咯!”说罢便低下头继续写着手中的题。我朝你点头,也拉开椅子坐下,开始自习。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转眼,我已消磨了半个下午。这时的我无力地趴在桌上,望着旁边写不出来的数学题和被我拿来发泄的草稿纸。我不由地叹息:“为什么数学和物理都那么难学?我真的要被这俩给逼疯了啊!”附近的几个同学笑了笑,没有说话,于是我继续侧着头趴在桌上。

忽然,我把目光聚焦在学姐身上。只见她皱着眉,手中握着红笔,一题题对着答案。她批改卷子的速度由快到慢,直至最后一题。面对着画了各种红叉的数学、物理题,学姐愣在了那儿,握着红笔的手微微颤抖。我叹了口气,心想:“唉,同是天涯沦落人呐!”下一秒,学姐也叹了口气,满脸写着失望。她不停地翻看着手中的卷子和答案,一遍又一遍……她的眼眶越来越红,泪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她强忍着泪,不让其落下。过了一会儿,学姐停下来,溢满眼眶的泪终于冲垮了堤坝,顺着脸颊悄悄滑落。她把脸深深地埋在臂中,无助地趴在桌上小声地啜泣。学姐很瘦小,趴在桌子上哭泣的她像一只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的小猫。

我拿了包纸巾放在她桌面,刚准备说些什么安慰一下她。令我没想到的是,她的哭声很快就停止了。她抬起頭,用手背拭了拭泪便转过头,用那张依旧红着眼、挂着泪痕的脸对我笑,并且小声对我说了句“谢谢”,就开始继续写题。

我有点懵,学姐从开始哭到收拾好情绪用了不到五分钟。我目睹了全过程,既有点心疼,有点感同身受,又有点感动和敬佩。我能理解学姐那种“明明认真复习、认真写题、认真听讲,做出来的题还是一塌糊涂”的感受,就像是“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菜,在一夜之间都被偷走了”那种无力、不解和绝望。如果换作我,可能会哭个半小时,还会顺便“手撕”了草稿纸,以此泄愤。我甚至会不停地质问自己,以至于出现更消极的想法,从而浪费更多的时间。相比之下,学姐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平复了情绪,依旧笑着面对生活。她这样的速度令我心疼。

也许是不服输,也许是为了在六月赢个三年无悔,学姐不愿浪费过多的时间在发泄情绪上。再看看我这个也快成为应届生的人,还在这种事情上浪费大把的时间。看到学姐的努力,倔强地与各种真题“决斗”的样子,我不由地反思、鞭策自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希望自己也可以在一年后的那个夏天为自己赢个三年无悔。

学生写后反思

一开始拿到这个题目,我以为还是要写关于疫情的人和事,但写完开头的时候再次去审题,才发现并不一定,其实也可以写平常生活中的事。我本来是想让学姐的动作和反应跟我的动作和反应形成对比,进而突出学姐努力、执着的人物形象,再呼应文章开头“我们时常被身边的普通人感动着”。但是在写的过程中,却偏向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为增添了自己的心理描写可以丰富文章内容,结果却有点本末倒置了。

老师评语

本文选材有特色,立意准确。文章选择了学姐在困难面前快速平复自己的低落情绪并投入学习中的一个场景,表现学姐这种坚毅性格给作者带来的激励。自己和学姐之间的情感共鸣点找得比较恰当。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人称问题,全文都在以第三人称“她”来写“学姐”,与“你的样子”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二是本文选材细节上很新颖,但太过注重自己的感受,导致对学姐的“样子”描写不够到位。文中写了学姐失败哭泣的样子(显然这个样子并不是能激励“我”的),而没有突出学姐平复情绪后努力的样子(这才是能够激励“我”的),只用了“笑着面对生活”一笔带过,详略设计上不够恰当。

修改建议

1. 文章开头稍显啰嗦,学姐很早来到图书馆这个情节太过冗长,可以省略。

2. 本文的主体部分要实现人称的转换,将描写的重点由“我”的感受,转为学姐情绪平复前后的“样子”的对比。

3. 结尾部分太过仓促,要有所升华,发挥自己擅长情感描写的特长,创设有一定意境的结尾。

你的样子

广州市铁一中学 李忻静

在紧张而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时常被身边的普通人感动着。

往常放学,我会去学校图书馆自习。经常和我在同一张桌子一起自习的你,是一名初三的应届生。每次我都看到你在旁边一言不发地埋头写题。你似乎从来不会停笔,简直就像一台机器,不知疲倦。

那是个平常的下午,图书馆里有三三两两自习的同学。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转眼,已经快到闭馆的时间了。我无力地趴在桌上,望着旁边解不出来的数学题和写得乱七八糟的草稿纸,不禁恨恨地说:“为什么数学和物理都那么难?我真的要被这两科给逼疯了啊!”近处有几个同学投来略带怜悯的目光,周围一片寂静,于是我侧着头趴在桌上,想歇一会儿就收拾书包回家。

忽然,我的目光被你吸引住了。只见你皱着眉,手中握着红笔,大概是在一题题对着今天作业的答案。你批改的速度由快到慢,直至最后一题。卷面上那么多的红叉个个都很刺眼吧?你愣在了那儿,握着红笔的手微微颤抖。我叹了口气,心想:“唉,同是天涯沦落人呐!”下一秒,你也叹了口气,满脸写着失望。你不停地翻看着卷子和答案,泪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明显是强忍着不让它们落下来。过了一会儿,你把手中的试卷轻轻地放在桌面,溢满眼眶的泪终于冲垮了堤坝,顺着脸颊滑落下来。你把脸深深地埋在双臂中,无助地趴在桌上小声啜泣。你那么瘦小,低声啜泣的样子好像一只在风雨中迷了路的小猫,脆弱得不堪一击。

我拿了包纸巾放在你面前,准备说些什么安慰一下你,但令我没想到的是,你的哭声很快就停止了。你抬起头,用手背拭了拭泪,扬起那张还挂着泪痕的脸对我说小声说了句“谢谢”,便又拿起了那只鲜艳的红笔。

看着你笔下一行行整齐的红色字迹,我既心疼,又有点敬佩,还记得上个月我因为数学考砸大发脾气,揉皱了试卷,难过了好几天……相比之下,你竟然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平复了情绪,还抓紧闭馆前仅剩的一点时间去整理那凌乱不堪的解题思路……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边走边聊,你说为了在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赢得胜利,不愿浪费过多的时间在发泄情绪上。柔和的夕阳中,你伸了伸懒腰,望向远方,金色的阳光悄悄笼罩着大地,我侧过头,默默地看着闪闪发光的你,心想:“这就是追梦人的样子吧……”

学生重写心得

删掉了一些不必要的文字后,文章显得紧凑了,主题和人物形象也更加突出,细致地写出了学姐前后“样子”的不同,突出了学姐对我的影响。通过这次修改作文,我明白了作文并不是自己擅长什么写什么,而是要紧扣题目要求。

你的样子

广州市铁一中学 张沐风

时光总能轻易改变一个人的样子。

您,我的外婆,已经快九十岁了。头发花白稀疏,黄黄的皮肤,微微下陷的眼窝,眼睑下的老人斑和脸上深深的皱纹,显示着岁月的沧桑。您身材瘦小,还有点驼背……不得不说,人生到了暮年总是难免颓唐,留不住往日的光彩。

因为疫情影响,您暂时无法回老家,只能继续留在广州。爸妈早已复工,但保姆还未能来上班,已开学的我也忙得像一个陀螺,于是家中大小事务便落到您身上。

每天中午十二点,总有一个亲切的声音唤道,“朵朵吃饭啦”。当我寻着香气走到饭桌前,映入眼帘的是普通的家常菜。您总是乐呵呵地站在一旁,询问我菜的味道如何。当我说某个菜咸了或是淡了,您都认真聆听,好像还在心中默默记下。当我再一次吃到这道菜时,味道便咸淡适宜了!这时您会微微一笑,平凡的笑容像白开水一样,却令我倍感温馨,心中暗道:您笑起来的样子,明明还是个少女。

傍晚时分,我习惯性地去床上拿睡衣。晒干的衣服总是静静地躺在那儿,整整齐齐的。衣服除了带有阳光温和舒适的气息,更令人心中一暖的是,它们被一双苍老但温柔的手叠过。我看向您在阳台上瘦小的背影,心中了然:瘦小有时并非无力,温柔可靠一直是您在我心中的样子。

晚餐时我将饭菜放入微波炉中加热。此时您靠了过来,默默看了会儿,忽然问到:“这东西要怎么使用啊?”我耐心解释,您专注聆听的样子就像求知若渴的小学生。第二天,我看着饭桌上用微波炉热好的饭菜,心中又惊又喜:您还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学生”啊!只要能帮到我们,您就愿意学。

窗外的天空被火红的夕阳点燃,人们总用这样的景色来形容已处于暮年的老人。可在我眼中,外婆,您的样子永远是那十三四岁般美好的少女,永远是那春天温柔和煦的春风,永远是那可爱的求知者。

这么看来,时光似乎也并不那样强大,毕竟总有它带不走的东西,不是吗?

老师评语

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清新,叙事行云流水、亲切自然。读罢全文,一个“慈祥、可靠、积极求知”的外婆呼之欲出。文章首尾对“时光”的思考和感叹,既让读者感受到时光给外婆“样子”带来的改变,又牵动我们每一个人对“时光带不走的东西”的悠远思绪……

猜你喜欢
红笔第二人称学姐
老师手中的那支红笔
自己填血型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咔嚓,拍照喽
知心学姐
祈使句第二人称主语的隐现
“您”字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