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摘 要:结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分析为什么要在数学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理念,并对如何在高等数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2018年9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在此思想的领导下,“课程思政”融入各类课程中的教学改革不断开展,“课程思政”并不是要增加一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中进行内化,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发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思考。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能仅仅是某一次与学生进行深入互动,或者在某一次课堂中讲几句思政化的语言,而是需要根据专业特点,重新做出合适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遵循专业课程原本的逻辑思维,结合现代大学生的普遍发展规律,让立德树人教育于无声处贯彻和执行。
二、为什么进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是刚考上大学的新生学习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由于学生刚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进入大学,学习圈子和生活圈子都还不太稳定,又脱离了家长和学校的监督与引导,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甚至对所学专业也不了解,普遍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而诸如高等数学与所学专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学习高等数学?不学高等数学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答案,学生就会充满困惑,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效率不高。
事实上,古代有结绳计数,现代有大数据分析,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的发展,数学深刻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科,经历了古今中外无数数学家的研究与论证,沉淀了丰富的数学历史和数学文化,其中蕴含的探究性、真理性、严密性、简洁性、优美性等都值得学生去深入学习与思考。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的一门学科,它在工程、经济、医学等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它揭示的是普遍规律,其中隐藏的哲学思想往往具有普遍性,能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引导作用。
高等数学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类课程,不管是经管类学生,还是理工类学生,都要学习这门课程,随着观念的转变,也有一部分学生意识到了掌握好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够使得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无限可能,但是基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逻辑,很多学生无法忍受数学定理证明的枯燥乏味和数学公式及符号的多种多样,使得传统的数学课堂无法起到有效地学习效果。因此,引入课程思政理念也是对数学课堂的一次改革,对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高等數学课程既要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定理,还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中深化思政教育,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借助国内外数学文化、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等设计含有思政思想的教学过程,在提高数学趣味性、实践性的同时,使教书育人功能在课堂中能够完全贯穿其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如何在高等数学中融入“课程思政”
高等数学教师大部分都是数学专业出身,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难免会遇到很多不解之处,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通过培训与学习,教师对“课程思政”有更深入的理解,这就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通过“课程思政”让高数课堂更生活化、直观化。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暗含着待开发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的价值就在于充分挖掘非思政理论课的思想政治元素,借助教学课堂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思想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进行内化与延伸。
因此,高数教师要有主动参与“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进行“课程思政”的能力,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借助数学家的研究精神与学习典故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借助数学的运算技巧提升学生的耐心与细致态度。
(一)通过中国数学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文化自信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十部算经”《数书九章》……等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000年的仰韶文化,中国数学史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近代数学家华罗庚、陈省身、陈景润、苏步青、丘成桐等也都在各自领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查阅中国数学历史发展过程,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学生的新鲜感与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文化自信。
当然,高等数学毕竟是一门注重逻辑性与严密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适量的与学生分享数学历史文化,找准思政和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
(二)通过数学知识与方法启迪学生智慧与人文精神
在讲解高等数学时,曲线凹凸的分界点称为曲线的拐点,日常生活中也会听到拐点的名字,如2020年的疫情,看着每日攀升的感染人数,全世界人民都在期待着“拐点”的到来,“拐点”到了也就意味着感染人数不在上升,在高等数学中学习拐点的概念时,学生就会非常容易理解其含义,也能够意识到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息息相关的。
在学习中值定理时,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是一起的,按照顺序依次介绍,罗尔中值定理的条件最强,结论应用范围较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条件稍弱,结论应用范围变宽,而柯西中值定理的条件最弱,结论应用范围最宽。从而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整理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