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旺姆
摘 要:高职教师应该重视应用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健全学生的人格。一要注重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进行情感交流。要有关爱之心,善于赞美学生,用豁达的胸襟来宽容学生。二要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融入数学史,引入案例教学法,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数学教学;情感教育;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2;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5-0020-0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数学情感是学生对应用数学这门课程的感情,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稳定、深刻而持久的内心体验,也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意志和自信心。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应用数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情感的现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服务,而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导致部分学生对应用数学缺少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形成厌学心理。实践表明,情感是成功教学的第一要素,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是提高应用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法宝。因此,高职教师应该重视应用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使相对枯燥的应用数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应用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健全学生的人格。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进行情感交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是情感教育的前提,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学习畏难情绪,自卑心理较严重,失落感较明显,普遍缺乏学习自信心。根据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要有关爱之心
教师的关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温暖,恰似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主动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当教育注重体验和心灵的息息相通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能成为朋友,就能消除彼此的隔阂。
2.善于赞美学生
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需求,学生更是如此。部分高职学生有着学习畏难情绪,学业上的自卑心理较严重,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赞美。有的学生,因为被赞赏、被寄予厚望,于是充满自信,积极进步,成绩提高快;有的学生,因为努力和进步得不到充分赞赏和肯定,于是自信心减弱,成长受到影响。为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赞美,使学生看到成绩,看到光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用豁达的胸襟宽容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一想,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并以自己的言行促进学生不良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教师应在思想上保持一定的高度,不能纠缠于学生某句难听的话和某种不良行为,而要以宽容之心允许他们犯一些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当然,教育学生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当学生在某些方面犯了错误,教师不要先批评其错误,而应该首先肯定他们平时的良好表现和其他方面的优点。然后针对具体事情给学生分析利弊,让其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并从各个方面因势利导。这样学生会认为老师并不是有意刁难,老师是对事不对人,从而认真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主动改正缺点。
二、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应用数学是一门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統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的应用数学成绩较低,甚至有部分学生出现挂科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认知过程,还要考虑情感教育,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融入数学史
在高职院校应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数学史,将数学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数学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坐标系”时,可以给学生介绍笛卡尔。笛卡尔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他于1637年提出“坐标系”的概念,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称为“解析几何之父”。向学生讲述笛卡尔在何种情况下为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鼓励学生知难而进的效果。又如,在讲解“集合”知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集合论之父”康托尔,同时还可以介绍“集合”中的悖论,如引入“乡村理发师悖论”,激发学生对集合知识的兴趣,开阔学生眼界,使学生对应用数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推动学生积极学习。
2.引入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生动具体,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案例为基本的教学材料,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极限”概念时,可以引入庄周所著的《庄子·天下篇》中的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也就是说,一根长为一尺的木棒,每天截去它的一半,永远也截不完。教师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周,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并使学生对数列极限知识有一个形象化的了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又如,在教学“导数的应用”时,可以通过“选址最佳”“用料最省”“流量最大”“效率最高”等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专业领域中的很多问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3.运用数学建模方法
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授“定积分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赵州桥图片,让学生思考赵州桥的拱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然后播放PPT,利用MATLAB软件演示微元法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从赵州桥案例中抽象出数学模型。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应用微元法解决实际问题。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让学生展示思路和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微元法,又让学生体验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要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对应用数学的学习兴趣。
4.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除了注重情感投入,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例如,在讲“导数的运算法则”时,如果直接给出运算法则,学生很难记住,易使学生厌学,产生畏难心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巧用口诀“前导后不导加上后导前不导”求解题目,则学生能够很快熟记口诀,并灵活运用口诀求解相关的题目,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感,打消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
总之,在高职院校应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要注重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进行情感交流;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主动、愉悦的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对应用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文林.数学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4]张维忠.汪晓勤,等.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