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带着“脑子”动手做

2020-10-09 11:16韦忠利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5期
关键词:酵母脑子动脑

韦忠利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注重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学习建立科学模型,由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可以说,学生动手做在小学科学课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而在做中让学生动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习惯的重要途径。但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抓住实验的精髓,在学生动手做时,将实验变成了纯粹的操作性活动,有的甚至是为活动而活动,为实验而实验。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是教师对体现科学探究价值的重要环节没有注重去挖掘,有的甚至由教师取代,至于论证和需要高度动脑思维的过程更是不去触及,这样的活动其实是没有“脑子”的实验,更没有通过学生做,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带着“脑子”去做呢?

动手前先动脑

科学课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实验前,往往还未等教师发出活动指令,学生已经对实验臺上的材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有的甚至见到仪器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了,而对于为何做实验,怎样做实验,根本不去理会。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一是教师对实验的目标把握不准确,进而导致了学生实验的目的不明确;二是教师没能很好地提出实验要求。

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明确,所有的实验只是一种手段,动脑、求真才是目的。一位教师在执教“固体的体积和质量”内容时是这样做的:教师让学生拿出材料盒中的一块完整的橡皮,问学生:“哪位同学能证明这块橡皮有固定的体积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把橡皮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看水是否溢了出来。”有的说:“可以放在一个空盒子中,看橡皮是否占据了盒子的空间。”等学生想出了各种办法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想的这些办法是为了证明什么呢?”这时有位学生回答:“我们的办法只能证明橡皮有体积,但还不能证明橡皮有固定的体积呀!”“对!怎么才能想办法证明有固定的体积呢?”教师追问道。大家又开始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不论橡皮怎样放置,体积都不应变化,这才能说明橡皮有固定的体积。”有的说:“即便把橡皮切开,橡皮的体积也是不变的,这样才能证明体积是固定的。”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说,你们觉得可以动手了吗?这时学生带着更浓厚的兴趣投入到了实验中。

又如,在执教“材料的漂浮能力”内容时,当学生筛选出橡皮泥小船、铝质易拉罐、小木船、泡沫船等能够漂浮的物体后,下一步将要寻找具有漂浮能力材料时,教师提问:“你们找出的这些物体都能漂浮在水中,但组成它们的材料是否也能漂浮在水中呢?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寻找这个答案吗?”“老师,我们可以把橡皮泥小船破坏掉吗?”学生讨论后,向教师问道。“你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呢?”教师问。“我们想获得它们的材料,如果把它们的材料放进水中也能漂浮,不就说明它有漂浮能力了吗?”“你们不能用另外一个橡皮泥代替它们吗?”教师又问。“不可以,那样验证的不是那个漂浮物的材料。”“现在可以动手了。”老师高兴地说。

学生动手前,教师带着明确目的向学生提出能够引发他们思考的问题,不但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也让学生能够带着“脑子”投入到实验中,这样整个实验也会更具目的性、层次性和条理性,既而动手的效果也变得更加明显。

边动手边动脑

手脑并用,才会有创造。科学的探究过程是由很多要素组成的,实验过程由多个环节组成,尤其在实验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方案,随时分析问题,观察产生的现象,这一系列的步骤都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及时发现。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必须边动手做边动脑,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对实验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思考性。

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潜望镜的秘密”内容时,并不是先把潜望镜的原理讲清楚,然后让学生动手去做,而是采用解暗箱的方法,让学生利用前面学到的知识,猜想潜望镜里有什么以及怎么通过潜望镜看到高处的物体。学生先猜想,之后进行了科学梳理和分析,推断出里面可能用了平面镜,运用了其反射原理。接着他们根据猜想,开始设计制作潜望镜,由于不知道潜望镜里面究竟是怎样的,所以学生想了很多办法也没成功。制作潜望镜最关键的是镜片安放的问题,学生动手的同时不停地思考,调整镜片的位置和方向,最后他们终于发现潜望镜中的两个镜片都是与水平面成45度角放置的,随着潜望镜的制作成功,学生的兴奋难以言表。

又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面团长大了”内容时,并不像有些教师那样,活动开始就让学生和面—发面—蒸馒头,而是让学生在整个动手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和面前,她首先问学生:“有人说,酵母在馒头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是真的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知道他们说得对错呢?”学生讨论后,决定用对比的方法进行验证。根据制订的方案,学生将面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加酵母,一部分不加酵母。等面团和好一段时间后,教师又让学生去观察两个面团的变化,学生发现加酵母的面团已经变大了,而没加酵母的面团却无任何变化,教师问:“这两个面团一个没长,一个长大了,为什么?”学生认为是酵母起了作用了。在揉面团的过程中,教师问学生:“在揉面过程中你们感觉两个面团一样吗?有什么新发现?”有学生说:“我感觉加酵母的面团软绵绵的,一压它就变小,但松手后它又弹回来了,好像有弹性,没加酵母的面团没任何弹性。”“还有什么发现吗?”教师追问。“老师,我发现加酵母的面团里面有好多的空隙,这是为什么呢?”“这位同学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因为面团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了热量和气体,所以看上去有许多小孔,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也希望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好好研究一下。”等馒头蒸熟,打开笼盖时,学生惊奇地叫道:“老师快看!两种馒头差别怎么会那么大呀!”教师指着白白胖胖的发面馒头和“一脸褶皱”又黑又瘦的死面馒头,笑着问学生:“在蒸馒头的整个过程中,两种馒头相同的条件是什么?不同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有的馒头又白又胖,有的馒头又黑又瘦呢,是什么起的作用?”学生很清楚地了解酵母在发面中所起的作用,并用科学语言总结了整个发面的过程。

在学生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用科学的头脑完成科学活动,通过自己努力获取知识,逐步培养他们实验探究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实验效果。

先动手再动脑

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做简单的总结就草草收场,而大多数情况是,学生完成实验后,成功的欣喜若狂,失败的垂头丧气,至于怎样成功的、为什么失败,很少有学生去反思,这不利于对原有知识进行较好的重构,也不能将其内化为新的知识。要让学生在实验后学会反思,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实验后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分析、反思。

比如,一位教师执教“灯泡亮了”内容,临近下课时,全班六个小组的同学,有两个小组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让小灯泡亮起来。看着其他组的同学欢呼雀跃,他们都无精打采,这时教师问:“大家想想可能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小灯泡没有亮起来呢?相信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一定能找到答案。不过这个问题我想让同学们课下去解决,你们敢于接受挑战吗?”学生个个都摩拳擦掌。

实验是一个求真的过程,所以实验失败是正常现象,关键是怎样看待失败,怎样反思自己失败的过程,教师实验后把没解决的问题放到课下,放到学生的生活中,动手后让学生继续去动脑,是教学应该提倡的。

猜你喜欢
酵母脑子动脑
常吃含酵母的食物会伤胃吗
脑子只有一个
看谁填的快
安琪酵母:全球第三、亚洲第一、两市唯一
安琪酵母:全球第三、亚洲第一、两市唯一
日本原装进口的健康食品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用脑子
脑子只有一个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