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2020-10-09 10:47商颖杨艳茹
现代交际 2020年15期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实践

商颖 杨艳茹

摘要: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在高校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基本要求。实践教学不应局限于“走出课堂”,不能等同于“课外教学”或“社会教学”。实践教学对教学实践中的理论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思政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教学实践对实践教学中的理论问题进行验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实践教学与教学实践二者相互配合又相互联系。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增强实践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思政课 实践教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5-0190-02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大学生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课程”[1]。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多年来,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实践教学环节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认知。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界定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增强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观点基本一致,但关于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尚缺乏统一观点。检索相关文献,发现绝大多数文章的研究内容倾向于实践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但是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的把握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实践教学应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除理论教学之外,所有与学生动手、动脑相关的教学活动。”[2]“也有学者提出,实践教学就是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教学。把握和判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主要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3]。这种观点从内涵上界定了实践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教学活动是否具有教育教学意义来判断。这样对实践教学的厘定虽然可以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又可以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理性,但是容易混淆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不能准确表现其自身的独特性。

综上所述,我们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定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根据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在完成理论教育的基础上,由思政教师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实践或其他学习活动,从中获取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理论知识,以提高大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多种教学方式或环节的总和,是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4]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是我们认识实践的基础,亦是我们理解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的依据。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解需要分为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现着思政课教学的宗旨和要求,要密切联系课程理论的内容和要求。思政课的学习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引导学生掌握人类社会及经济发展规律,进而提升学生认识及改造世界的能力。作为思政课关键步骤的实践教学,应紧紧围绕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实践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或相关科学研究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单单依靠学生自身感悟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这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继续发挥领导作用,引导学生在结合理论的同时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的参与,并發挥主导作用[5]。二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应包括课堂内与课堂外两种形式。从实践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其根本宗旨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与课堂外的实践教学都有助于教学途径的丰富,都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三是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实践教学的根本旨归即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那么实践教学就必然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教学不应局限于“走出课堂”,不能等同于“课外教学”或“社会教学”。总而言之,不能将实践教学与教学实践相混淆。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教学实践的划分

检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相关论文,发现多数学者将实践教学与教学实践相提并论,认为二者含义相同。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知道,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实践与研究并存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教学实践即通常意义上讲的社会实践,是与实践教学相对的概念,但同样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学实践将社会作为教学场所,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大学生群体的自我道德修养和自我价值实现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合理划分实践教学与教学实践两个基本概念,更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建设。

1.二者形式差异

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是实现的重要形式。但是,实践教学和教学实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践教学侧重于体现学生主体性,是学生主动参加并由思政课教师主导的一个教学环节,既可以在课堂内进行,又可以在课堂外进行,与理论课相辅相成[6]。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的社会活动形式,这些活动的方式都是领导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社会实践逐渐成为大多数高校采取的形式,但受到实施成本高、安全难以保障等因素的制约。

2.二者焦点差异

实践教学是通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深化所学的理论认识,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实践教学更加注重思想上的实践,是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的过程。教学实践侧重通过实践过程培养人格,在活动过程中规范自身行为。教学实践是从实践回到理论的阶段。

3.二者目的差异

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是根据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要求而落实的教学环节,以服务于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来实现提高教学实效性为最终目的。而教学实践即大学生的一般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完成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外,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是内容更加广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对教学实践中的理论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思政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教学实践是对实践教学中的理论问题进行验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实践教学与教学实践二者相互配合又相互联系,不可混淆。合理划分实践教学与教学实践的界限有利于清晰体现实践教学的宗旨,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理基础,并且对实施实践教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7]。思政课水平提高的关键在教师,实践教学质量保证的关键也在教师。

1.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增强实践意识

思政课教师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是要科学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在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视野中把握实践教学的精神实质。思政课的每门课程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教学体系上都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思政课教师所讲授的相关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者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教师将这些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样才能表达出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内容中所包含的实践精神,引导大学生专注于社会主义实践的革命者和实践者的实践。因此可以看出,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实施实践教学的意识。

2.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近年来各高校都加强了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但其效果差强人意,主要原因就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没有达到严格的标准。思政课教师组织和指导工作的落实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實施实践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宏观把握,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2018-04-26)[2020-05-12].http://www.gov.cn/xinwen/2018-04/26/content_5286036.htm.

[2]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70-72.

[3]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2):69-71.

[4]黄振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7):161-163.

[5]卜红双,王太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及路径优化[J].新西部,2018(18):131-132.

[6]王太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构建路径[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43-47.

[7]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2).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实践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