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娜
摘 要:长久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供需失衡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供需错位,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日渐增长的知识理论和思想价值的内在需求,也很难为社会真正甄别和选拔政治思想过硬的人才。鉴于此,本文从专题化改革实践视角探析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实践。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在金融危机后需求不足提出的另一种经济改革思路,国内最早是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由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借以解决我国经济低端供给过剩,中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遇到的瓶颈与我国经济领域面临的困境非常相似。一方面,高校有完善的学生思想政治德育体系,有专业的理论必修课,有大量的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评价体系。然而,在实际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学生兴趣普遍不高、教师职业认同感普遍不强,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为理论性太强而趣味性不够、思想性太强而情感性不足、导向性太强而思辨性缺乏。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思政课真正扎根在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受益终生的课程。
一、确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供给理念
从微观层面来说,学生的需求千差万别,似乎无迹可寻。如果把当代大学生看成一个整体,他们身上又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烙印:对内,他们期盼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断探索内在本我,以求获得自我认同;对外,他们热爱新鲜事物,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一代又擅长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互,并渴求社会对其的价值认同。可见,大学生的需求已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政课教学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满足学生需求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两个方面都应当紧紧围绕这一问题。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专题化教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卢梭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反观我们的思政教育,思政课教材体系周密严整,从学术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无论对于学生的自学还是教师的教学都显得极为刻板教条。基于教材体系的专题化教学既能够保证思政课的正确政治导向,又可以灵活地通过对专题的遴选和对内容的打磨,提升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求,启发学生思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例如,在思修课专题的设计中,将教材中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为若干个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主题或者学生关心的社会主题,如“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通过有趣的话题切入,引导学生思考“自由”的内涵,让学生懂得自由与规则、权利与义务等都是对等的,让学生明白自由的形式固然重要,但也要关注自由所要服务的价值是什么,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里所讲的自由。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多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它的弊端是由于缺乏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很容易形成填鸭式的教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善用他们关注的话题,一步步循循善诱,才能在情感上贴近学生,在思想上引导学生。
二、借助多种媒介优化以教材为主体的供给内容
教材是思政课的主体,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无论怎么改,教材的中心思想与核心价值理念不能丢,因此多种媒介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思修课爱国主义这一主题为例。爱国主义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讲出新意不容易,这就需要借助各种载体和教学技巧相互通融。笔者在教学中通过“什么是爱国——为什么要爱国——怎样爱国”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在说明“为什么要爱国”时不急于给学生一个答案,而是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谈谈看图片心情与感受,再娓娓道来图片背后的故事,增进学生爱国的情感后,每个学生心中都会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再如,在讲述社会理想时,如果单纯地告诉学生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会让学生有疏离感。避免教师自顾自唱高调的好方法就是让思想贴近学生生活。笔者在教学时不急于抛出“共产主义”这样容易让学生感觉晦涩难懂的政治词汇,而是先给学生讲马克思其人。在讲述马克思生平的时候不是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采用“微信朋友圈”方法向学生提问:如果把100多年前的马克思带到21世纪,大家猜猜看他的朋友圈会有谁呢?这样一个小问题能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以问题为导入,层层抽丝剥茧,最后让一个立体鲜活的人物呈现在学生面前,人物立起来了思想就好传播了。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如果说图片、视频等是在形式上吸引学生,那么“答疑解惑”才能在情感上靠近学生,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灵魂上唤醒学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思政课的“主业”,也是当代大学生的集体困惑。可以说这个问题是思想根源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在专题化教学中把这部分内容提炼为专题《生命的追问》。这个题目非常深邃,即便是最优秀的哲学家也无法给出令所有人满意的答案,因此本专题的目的不是教授,而是让学生深刻思考人生本源问题,有思考才会有反思,有启发才会有行动。笔者先同学生分享奥地利犹太人,心理学家及心理医生维克多·弗兰克尔的著作《生命的意义》,从作者对极端环境中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中入手,过渡到“日常生活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有必要吗?”让学生自己参与讨论。最终,引导学生明白: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人生原本没有意义,人的出生和死亡同所有生物一样都是自然的过程,生不需要理由,死是所有生命必走的归途。然而,人是社会性高等生命,其独特性就在于他的思想性,意义其实就是某种价值与责任,每个人的价值与责任不尽相同,没有人能告诉你你存在的确切意义,只有当你自己明白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使命,属于你的独特的生命意义就会显现。
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式,选用什么素材,都要紧紧围绕“学生喜闻乐见”这一主题,这实际上就是优化教学供给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喜闻乐见,才能吸引学生的眼光;只有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才能让学生与教师心贴心。
三、对专题化教学改革的反思
实践证明,专题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对教师的自我学习和成长也起到了正向循环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不少问题和困难。最大的难点是如何保持教材体系的完整性。为保障专题化教学效果,在专题选择和专题构架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原有教材体系做增减。这样做的好处是专题更深更精,但对于课堂教学删减的内容如何通过课后或课外的学习实践弥补是一个需要斟酌的问题。
其次,如何统一专题也是一个现实的問题。不同教师的教育背景、生活阅历及其对理论的认识水平层次不同,势必影响其对专题的选择定位。例如,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对思修课进行专题划分时,可能会将法律部分划分为两个甚至多个专题,而有教育学学习背景的教师可能更倾向于思想道德层面的专题。因此,在做专题化教学时为避免这个问题,宜采取集体备课讨论,共同确定专题的方式。每个专题的讲授视角和方法可以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进行设计。
再次,专题化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都有较高的要求。思政课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几乎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法律等所有方面,一位教师很难讲透所有教材内容。即便专题化已经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过渡,但单靠一位教师完成所有专题的教学任务也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因此,专题化教学不仅需要集体确定专题,还需要轮讲制做辅助。
最后,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很难适应专题化教学的需要。传统课程考核方式仍以理论考试为主,只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很难考察学生的能力和思想。专题化教学下,理论考试的题型及考核内容应当摆脱应试考试的理论考试模式,除了理论考试改革外还应当辅以实践考核形式,才能完成“知行合一”。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方式布置课外实践课题,小组成员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课题,之后由团队成员自评、自他小组他评和教师评价三方面构成课题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