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洪
人無完人,孰能无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出现差错是难免的事。笔者在上公开课时也害怕学生在课堂上出错,如果出错了可能会打乱既定的教学计划,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教育”理念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
一、为“错”号脉,查出病因
教学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通过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知道了平均分的意义,接着教师开始教学分数的读法。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师:用什么数表示呢?
生:二分之一。
(师板书[12])
师:这个数怎么读呢?
生1:一分之二。
生2:二分之一。
师:现在同一个数怎么出现2种读法?哪种对呢?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3:一分之二的读法是错误的,我妈妈教过我,就应该读二分之一,而不是一分之二。
(听着学生的回答,笔者知道他们正确的读法只是停留在之前家长的教育或者自己模仿,并不知道这种正确读法的道理,更不知道错误读法错在哪里)
师:到底怎样读才对呢?我来采访下这个读一分之二的同学,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是从上往下读,把一块蛋糕平分成2份就读一分之二,怎么错了呢?
师:同学们,要正确读出这个[12],就要明白这个数里面的1和2到底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就从分蛋糕来看: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那么我们就用这根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2份我们就在线下写2;这个线上的1是表示原来的这块大蛋糕,还是指平均分2份后,2份中的1份呢?
生4:老师您是问用什么数来表示分后的1小块蛋糕,那这个1肯定是表示2份中的1份。
师:表示2份中的1份时是先读2还是先读1呢?
生5:应该先读2,再读1,因为只有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才能用[12]表示。
生6:这个“1”不是指原来没分的1块大蛋糕,而是指2份中的1份。只有先分才有2,2中取1所以读二分之一。
生1:我知道为什么要读二分之一,我搞错了这个“1”的意思了。
此时,教室响起热烈的掌声,教师无须多言,只是和学生一起鼓掌,为学生能正视错误直至找到正确答案的这种科学态度鼓掌。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把错题当作“病号”,带领学生一起“会诊”,大家在“治疗”的过程中,让错误凸显,查出错误原因,大大降低学生今后类似错误的发生概率。
二、抛砖引“错”,对比纠错
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比例尺”这节课时,有这样一道巩固练习题:一个圆柱形零件,高是5 ㎜,在图纸上是2 ㎝,这个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学生解答之后,笔者板书3种答案。
答案1 2 ㎝=20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5∶20=1∶4。
答案2 2 ㎝=20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0∶5=4∶1。
答案3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5。
答案一出,学生经过思考有的选答案1,有的选答案2。
师:大家怎么都不选答案3?
生1:因为答案3单位没有统一,肯定不对。
师:答案1和答案2哪个对呢?
生2:我选答案2,因为题目说这个零件高5 ㎜,说明5 ㎜是实际距离,图纸上是2 ㎝,它是图上距离,所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0∶5=4∶1。
生3:答案1错了,主要是因为平常一般画图的比例尺都是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但这道题的零件很小,画图时要放大,所以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在分析、比较几种答案后找到正确答案,并能阐述错误答案错在哪里,教师提醒其他学生不再犯类似错误,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三、自然出错,从容化错
教师出示一道填空题:7.6÷0.5=( )…( )。
学生给出答案:7.6÷0.5=(15)…(1)。
师:同学们,这个答案对吗?
生1:这个答案错了,因为余数不能大于除数。
生2:0.5×15+1≠7.6,所以错了。
师:同学们用到我们以前学的知识:
1.在除法算式中:余数<除数。
2.除法验算的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师:大家能检验出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但这种题型为什么经常有同学做错呢?
我们一起来列竖式还原这个错误答案是如何得来的:
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但余数也扩大了10倍,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把余数1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带着学生经历错误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错误从何来,如何化错为对。
四、将错就错,错不是错
下面是华应龙的学生张洪叶老师回忆华老师与一个学生的课前谈话。
生:老师,您今年几岁了?
(全班学生笑)
师:请问你今年几岁?
生:10岁。
师:我儿子今年26岁,你猜我几岁?
生:我猜您53岁。
师:怎么想的?
生:您儿子26岁,比我大16岁。我妈妈37岁,我猜您比她大16岁,所以您是53岁。
师:想知道我究竟多大吗?
生(齐):想。
师(停顿3秒):53岁。
师(竖起大拇指):你真会动脑,我今年确实是53岁。
下课后,他的学生张洪叶老师追问华老师:“您不是49岁吗?为什么欺骗学生呢?”华老师笑着回答道:“那你想一想,我为什么‘欺骗学生呢?”
张老师思考良久后说:“华老师,那个学生的答案虽然错了,但他能根据您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年龄积极思考,推算老师的年龄,这种学习态度和思考方式是值得肯定的,而这个错误并不是数学知识的认知错误,不会对后续知识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您要鼓励的是这个学生积极的推理过程和方法,对吗?”
华老师点头,并说:“还有一点,如果当时我说‘你真会动脑筋,不过我不是53岁,学生会是什么感受?”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华老师真正把学生摆在中心,课堂上的每句评价语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错也不是错,将错就错!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