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工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2020-09-28 02:39李国峰孙庆国刘国鸿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化工企业工匠精神工匠

李国峰,孙庆国,陈 梅,刘国鸿

(1.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 奎屯 833200; 2.奎屯锦疆化工有限公司, 新疆 奎屯 833200)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报告中所提的“工匠精神” 其真谛就是立足于本职工作,敬业奉献,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的奇迹[1-2]。 对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化工企业而言,“工匠精神”具有特殊意义[3-4]。鉴于化工企业的特殊性,如何培养坚守岗位、技术精湛、吃苦耐劳的具有“化工工匠精神”的人才成为了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工匠精神”的实质性

狭义的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反复加工、反复修改,使其达到100%完美,使得领导和客户找不到任何的瑕疵,百分之百满意。广义的工匠精神是指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热爱、坚持和不断探索[1]。 “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框架如下图1所示。

图1 “工匠精神”核心要素框架图

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前提。任何一个员工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任何一个“大国工匠”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干了几十年,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才成就了精湛的技艺。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灵魂。任何一个“工匠”都有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对自己的作品反复修改,反复雕琢,使其接近于100%完美。专注是“工匠精神”的根本保证。员工专心专一,坚持不懈地去完成自己的作品,能够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不被外界干扰,不被挫折吓到。创新是“工匠精神”的驱动力。员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新技术,探索新路线,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追求卓越的产品。

2 “工匠精神”的现实需要性

2.1 化工企业需要“工匠精神”

石油化工企业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新疆大小化工企业就有几百家,还有上百家正在筹划当中,这些化工企业涉及到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和化工制药等领域。对于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的新疆地区而言,煤化工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在政府部门的科学指导下,一大批现代煤化工项目在新疆落户。就在化工企业发展前景大好的形势下,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中毕业生的“跳槽”现象非常严重,与此同时,应届大学生的招工非常困难。

经调查,化工企业中毕业生的工作时间小于1年的人数占总员工人数的10%,

能够坚持工作5年左右的毕业生人数仅占15%,能够坚持工作10年左右的毕业生人数不足10%,将近55% 左右的毕业生工作时间都在5年以下。随着化工企业规模的扩大,用工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员工的工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刚刚进厂的实习生就能拿到平均3 500元的实习工资,转正后工资涨到5 000元左右,班组长每月8 000元左右,车间技术员年薪10万以上。还有1组数据显示,工作时间在5年左右的毕业生中80% 以上都担任各个车间的班组长, 工作时间超过10年以上的毕业生中75% 都已经成为各个车间和部门的技术骨干。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此好的待遇和个人发展前景,员工的流动却非常频繁,能够坚持5年的员工还不到50%。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化工企业是高危行业,时而有爆炸等安全事故发生,大部分化工企业在距离市区较远的工业园区,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这些是化工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化工企业是技术性企业,对员工的自身技术要求较高,部分员工由于技术受限一直处在操作岗位上,要一直倒班,没有假期,身体吃不消,并且职称晋升受阻。剖其根源,就是“工匠精神”的缺失,学生一方面没有“匠人”所具备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没有“匠人”所具备的精神,这恰恰就是丢失的“工匠精神”。

2.2 职业院校本身需要“工匠精神”

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新疆职业院校的建设发展突飞猛进。由于新疆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几乎每一所工科类型的职业院校都有化工技术类相关专业。然而,近几年,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不高,化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一直处于迷茫状态,找不到精准的方向,化工职业资格证的培训和技能大赛的组织实施效果一般。同时,在新媒体、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的冲击下,新疆职业院校在化工重点专业建设、职业能力大赛以及学科发展上与国家级示范类职业院校的差距越拉越大,在现代学徒制建设和“4+1”专升本专业建设方面始终没有取得可喜的成果。化工类专业并没有体现出新疆区域结构的优势,反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深入分析,这正是“工匠精神”的缺失造成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职业院校内涵的建设和质量的发展。

2.3 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工匠精神”

近年来,新疆职业院校的师资紧缺现象愈发严重,招聘教师非常困难,教师招聘的要求从前2年的硕士学历已经下降到本科学历,然而还是不尽人意。就在这种师资短缺的情况下,部分化工专业的教师却选择继续深造或“跳槽”去本科学校工作,甚至有些化工专业教师有辞职的现象。据调查分析,不少化工专业教师虽然学历较高(研究生学历的占70%),但是在课题申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改革、学科建设等方面表现消极,甚至有些老师对职称评审都毫无兴趣。在一年一度的校级、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和教学能力大赛中无人自愿报名参加,最终只能在领导的迫使下敷衍了事。研究发现,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考试成绩较差,进而导致了教师失去了人生目标,迷失了自己,丢掉了职教人的灵魂 “工匠精神”。

2.4 职业院校学生需要“工匠精神”

随着高考教育的改革,将近有50%左右的学生将走进职业院校,虽然学生数量在剧增,然而就业质量却在下降。归其原因,首先是学生的化工专业技能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化工企业正常生产和设备检修与维护的要求;其次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不能遵循化工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最后是学生缺乏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能正确正视自己。调查显示,部分学生是调剂到化工专业的,也有部分学生是随意填报的志愿,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部分毕业生进入化工企业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就跳槽,有甚者在工作3年内换了7、8个企业。化工专业就决定了必须要有一丝不苟、力求完美的态度。比如在化学分析检验当中,一滴的溶液和一个很小的数字就会对实验结果造成重大的影响,有可能对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专注坚持、一丝不苟、力求完美,这些正是“工匠精神” 的精髓,正是“化工人”需要的“化工精神”。失去了这种精神,就始终不能在企业站稳脚跟。

3 “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

3.1 职业院校是“工匠精神”的创造者

职业院校要正视自己的定位,始终将培养高素质、硬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目标;要加强德育教育建设, 把德育活动和思政课程作为“工匠精神”的载体,学校领导要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德育和思政课程中有效地融合“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作为思政教育的首要内容;积极承办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鼓励老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让“匠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招聘教师时优先考虑在企业一线工作过的师傅,看重技术而非学历;要积极策划邀请“劳动模范”“技术大咖”举办“技大讲坛”“大国工匠”等类似的讲座,重拾学生的自信和自我认同感,将“大国工匠”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和追求的目标。

3.2 职业院校教师是“工匠精神”的塑造者

职业院校教师承载着传承“工匠精神”的使命。一方面自己要以身作则,热爱自己的岗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另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努力创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在专业技术上力争完美,做到精益求精。

职业院校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推动课程改革。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上,结合化工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及当地企业的用人要求,科学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与企业师傅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在课堂上,教师将“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融合到授课当中,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在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理论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操守有机统一[5]。比如在讲授到“工业合成氨”的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合成氨催化剂是德国科学家哈伯在10年的时间内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2年间就进行了多达6 500次试验,测试了2 500种不同的配方,最终才取得了成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可见坚持和永不放弃才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这样将“工匠精神”无形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在课堂下,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方式,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纪律、讲卫生的好习惯,树立学生的“工匠意识”。

3.3 职业院校学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职校学生首先要重拾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要给自己正确定位,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要具有“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的境界,要具有“一技之长”的追求,将“大国工匠”作为奋斗的目标。在学校,学生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意识到与重点职业院校学生的差距,取长补短。学生将所学的化工基础知识用到化工设备的实训操作当中,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形成不断探索的好习惯。在企业中,学生要学会坚守和忍耐,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击败,放下遥不可及的追求和心浮气躁的心态,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把年轻的执着用于技术的磨练当中,不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最好绝不休息。

3.4 化工企业是“工匠精神”的开拓者

化工企业首先要倡导“工匠精神”,尊重“工匠价值”,在企业中形成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 的人才培养观念[6]。化工企业将员工的技术技能作为一个车间考核的首要标准;其次,积极组织开展员工技术技能大赛,并且完善奖惩制度,对于技术过硬的员工给予大力的奖金,一来可以鼓励员工学习技能、练就本领,二来可以增强员工的竞争力和不服输的精神;再次,要设立劳动模范工作室,着力培养青年技术骨干成为某一车间或某一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以他们的名字来为“工匠”证明,将他们的事迹写入企业文化中,以此影响更多的员工。

4 “ASK”模式构建

“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职业要求,经过研究分析,本课题组构建了针对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ASK”教学模式。该模式具体是指A——Attitude(态 度 )、S——Skill(技 能 )、K——Knowledge(知识),“ASK”教学模式构建示意图如下图2所示。

图2 “ASK”教学模式构建示意图

在“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知识、技能、态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知识来源于脑,是企业员工的必备条件;技能来源于手,是企业员工的生存要素;态度来源于心,是企业员工的发展保障。态度是核心,主要是指学生和员工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认识,首先要有端正的态度和积极健康的心态,才能学习好专业知识,然后在不断的实训操作当中提高技能水平,先有“匠心”,才能成为“匠人”。

5 结论

“工匠精神”是化工企业生存、职业院校发展、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共同需要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挖掘“工匠精神”的核心元素,

科学探索“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以端正的“态度”,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为“工匠精神”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为新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工匠精神工匠
气体灭火技术在化工企业消防中的应用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化工企业与人,人们的安全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