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清召 刘振圻 汪爽 夏颖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的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标准相继出台,2019 年4 月1 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708 号)正式施行,2019 年9 月1 日,新修改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 号)正式施行。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对其总体预案及各专项预案按照最新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规定进一步修改完善和优化,在此过程中发现集团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进而全面提升集团应急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集团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防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
当前的大多数企业都对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工作不够重视,仅仅是简单应付的工作态度,在完善预案体系的工作中未成立工作小组或组建工作小组要求不严格,领导不重视,组成成员过于单一,成员专业水平偏低,素质有别。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工作不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的,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规定,依托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企业整体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去进行,通过集体的研讨并听取各方建议共同确定的。对企业来说,若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其预案体系进行完善将会失去预案的有效性,无法用来处置和解决突发性事件。
因此,集团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工作小组的组建由集团领导进行组织,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还由来自集团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共同组成,在对集团应急预案体系商讨的过程中,确定完善预案体系的主要负责人,明确分工、协同合作、全员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完善工作的顺利展开,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应有的作用,确保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有效应对和处置。
在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充分、全面地了解事故的种类,识别危险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提出风险防控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可以为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管理提供依据。
前期准备。对企业基本情况、实际生产运营情况、周边环境、应急管理水平、现有的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和现有应急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研。同时还需要结合本企业和同类企业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识别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风险评估。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划定企业的风险等级,从而提出风险防控措施。风险评估步骤中要尽可能地全面考虑各种潜在影响因素,对各种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汇总,以汇总的结果去判断各类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风险等级大小,根据对风险的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预案体系的修改完善。若对企业存在的危险因素辨识不够全面或者未进行辨识,不清楚危险因素的种类和位置,发生突发事件时,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不能保证正确有效的实施,该企业的应急预案体系就是脱离实际的,无法真正发挥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以集团总部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分析,集团总部主要风险存在于办公场所、档案室、库房、机房、食堂等。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根据经验做法和集团的实际情况,工作小组对各项风险进行打分,得出集团总部风险评估结果,见下页表。
应急能力评估就是对企业已有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应急能力评估应在风险评估之后,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调查企业及周边可以调用的事故处置时所需的应急资源状况,以及企业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了解应急人员的相关经验、技术能力以及接受培训的程度等内容,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配备合适的、充足的应急物资,可以在加强应急管理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企业在应急能力评估过程中既要考虑应急资源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应急资源与可能发生的事故性质、危害程度的匹配性,确保应急资源在应急处置时使用的可靠性。
集团从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疏散通道及安全标志、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教育培训几个方面对集团总部应急能力进行了评估,根据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打分。依据应急能力分级标准,集团总部的应急能力等级为“较差”,在应急专家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应急教育培训、应急预案的评分项目中得分较低,应从以上方面有针对性地改进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应急组织体系
集团所有预案中,对于不同事故,专家库成员的专业、特长等,应具有针对性,现有的专家库成员专业、特长均相同,不符合条件。应急组织人员不明确、职责不明晰,发生事故时,应急组织机构不能及时做出反应。
(2)应急救援队伍
未定期开展应急救援队伍训练,无训练记录,预案中无应急救援队伍信息。
(3)应急物资装备
未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台账。无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记录,应急救援物资存在过期现象。职工不会使用七氟丙烷灭火装置、消防监控等设备设施,缺乏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
(4)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无应急处置卡,职工不了解应急处置方法和处置流程,缺乏对应急预案内容的培训。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不准确或为空,应包括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等。
(5)应急演练
未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演练组织不到位,除了进行消防应急演练,未进行其他方面的应急演练。
(6)应急教育培训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未经应急管理知识培训。职工不熟悉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缺乏对应急预案的培训。
集团在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应急预案体系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规定,结合企业性质、经营内容和风险特点,经研究讨论,作出了以下修改:集团总部以前应急预案体系只有应急预案,未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处置卡,且应急预案是“1+12”,即由1 个总体预案和12 个专项预案组成。经过对预案优化合并后,改为了“1+10”,即1 个总体预案和10 个专项预案;另外新制定了13 个现场处置方案和29 个应急处置卡。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总部风险评估结果表
突发群体事件、治安及恐怖事件在事件性质、处置方式、处置牵头部门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将《突发群体事件应急预案》与《治安及恐怖事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合并为《治安及群体事件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与《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灾害性质与灾害后果相似,预警方式、事件处置牵头部门相同,合并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针对集团总部存在的火灾、信息安全等较大风险,以及风险点所在位置,制定了《办公区域火灾现场处置方案》《档案室火灾现场处置方案》《机房火灾现场处置方案》《网络及信息安全事件现场处置方案》等13 个现场处置方案。针对重要风险、重要场所、重要岗位(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领导岗位)编制29 个应急处置卡,以往的应急处置卡大都是针对设备、岗位的,此次还针对一些重要领导制定了应急处置卡。
根据集团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第一,完善的应急组织机构应考虑“平战”结合、各专项预案的一致性,并确保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管理权限清晰。
第二,配备种类齐全、数量合理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有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记录,确保应急物资装备有效。对职工进行培训,确保职工会正确使用应急救援器材。建设过硬的应急专家队伍,应根据不同事故类型,有针对性地建立应急专家组,明确专家入选条件及职责,建立专家库信息更新工作机制,及时更新专家库信息。
第三,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由一个综合应急预案、若干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构成。应按照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规定修改完善,提高应急预案的合规性,针对主要事故类型、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制定应急处置卡。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明确应急处置人员和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及时更新应急预案附件中的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第四,制定应急演练计划,落实演练资金,针对不同事故类型,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开展经常性应急演练,做到实战化、全员化。企业应按照应急预案全过程组织演练,每个环节都要实施到位,指挥机构、救援队伍和企业职工全方位参与。特别是在演练结束后,必须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应急演练进行书面评估总结。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以真正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并由此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第五,制定应急教育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应急教育培训。企业应制定应急教育培训计划,普及应急知识技能的宣传,定期应急教育培训并组织考核,重点针对企业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和一线职工,企业还应结合“安全生产月”等重大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深化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开展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及技能培训,针对如何识别风险、如何运作报警程序、主要危险物质及各种设备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应对措施、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如何安全疏散、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等内容进行培训。确保企业人员熟知应急预案内容,使被培训人员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掌握重点岗位、场所危险因素,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要点,提高职工应急处置能力。培训要有针对性和周期性,应急预案每年培训至少一次,并对培训记录总结。
第六,对企业下级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应以企业应急预案体系为依据,结合自身经营内容和风险特点,按需制定。
第七,定期开展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