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碧
[摘要]为了有效破解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困境,从寻找教学内容的衔接点、排查教材编排的脱节处、探索思想方法的融通性三个方面,阐述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数学衔接模块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数学模块课程;九年一贯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9-0047-02
对于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在积极借鉴同类学校应对举措的基础上,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尝试,如开办六年级家长学校,从家长层面给学生提供整体策略指导、心理疏导等支持;加强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从教师层面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指导;等等。然而,努力虽多,却收效甚微。这让我们意识到为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数学衔接模块课程势在必行。
一、三维度调查研究,摸准中小学数学衔接方向
为了摸准中小数学衔接课程的生长点,探索出有效衔接教学策略,2019年1月7日至9日,我们对本校2016级至2018级连续三届七年级师生进行了三个维度的全样本调查研究。
1.学生维度:哪里不适应
小学数学教材采用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编排方式,常识性知识较多,方法较单一,相似度高,学生采取的多是记忆性学习方式。而进入中学,学科常识性知识减少,规律性知识增多,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增强,思维难度增大,对学生分析与理解能力要求高,需要学生主动探究,会对比归纳、推理建模,能举一反三,这一数学思维方式的转变让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2.教师维度:衔接难在哪
(1)不了解教材。在校级以上常态教研和学科培训方面,中小学没有统一的教研活动,在教学业务方面的交流基本处于“割裂”状态,这必然造成中小学教师互相不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使得小学教师教学时不能相机“顾后”,中学教师教学时也难以有效“瞻前”。
(2)不了解学生。教师对于七年级学生入学时的学业基础、思维水平、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并非了然于胸。不能真实准确地把握学情,一厢情愿地实施“包办代替”式的教学,难以顺利地实现中小学衔接。
3.教材维度:有什么不足
(1)呈现形式。小学数学教材的版面多姿多彩,素材生动有趣,与生活密切联系,更具趣味性和生活味;而中学数学教材更侧重借助数形结合来直观反映数学素材中的数量关系,更具有逻辑性和数学味。
(2)编排结构。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编写明显具有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套筒式”结构特点,“细小”且“分散”,每个内容都浅尝辄止,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不高;而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则具有注重整合的“模块化”结构特点,系统性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3)教学要求。中小学数学教材中相同知识领域的教学要求差异较大。比如,小学数学的计算数据小,分数的计算不涉及繁分数,计算的步骤要求不超过三步,等等。而中学数学的计算步骤、计算难度骤然增加,需要记忆大量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解题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注重全方位衔接,实现真正的“一贯”
1.教师管理“一贯”
当前,随着教育资源优质均衡的政策调控以及教师招聘的高标准,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教师学历基本是本科或以上,师资力量普遍较高。近几年,我校已有多名数学教师在中学和小学两个学部之间流动教学,他们能胜任中小学之间的流动任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七年级新生的诸多不适应。
2.学科教研“一贯”
鉴于前期师生调查情况的归因分析,学校打破原有的各自为营的教研“壁垒”,进行了教研“一贯”新模式的探索。特别是加强六年级、七年级两个年级备课组之间的联合教研,强化“课标”和九年教材的研读,重点围绕典型衔接内容开展专题联合课例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同题异构、听课观摩、评课改课、交锋反思等系列化卷入式深度联合教研,使两个年级的教师明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形式的衔接。通过学科教研“一贯”,衔接阶段的教师在教学中能更有意识、有方法地做到:備课能瞻前顾后,上课能前引后渗,使中小学衔接自然无痕。
3.课程内容“一贯”
(1)寻找教学内容的衔接点,实现无缝对接
针对前期的调查研究,我们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努力寻找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点,设计出了以下课程内容。(见表1)
(2)排查教材编排的脱节处,填补衔接空白
我们发现,现行的中小学数学教材各知识领域内容编排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初中数学学习中需要学生具备的一些重要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却没有被重视,甚至教学体系不统一。这些重要却又脱节的点恰恰给学生的学习衔接客观上设置了不小的障碍,所以需要开发衔接模块课程延展性资源作为补充来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衔接。(见表2)
(3)探索思想方法的融通性,提升思维品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相适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是被有计划、有意识地渗透,一般不会明确指出,但初中阶段则会更明确地要求。七年级上册教材除第一单元外,其余每个单元就分别明确地介绍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归纳、对比等。为了适应初中的学习特点,我们结合现行的教材知识结构,研制开发了匹配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衔接模块课程——《数学好玩》《玩好数学》《玩转数学》。比如,小学高年段《玩转数学》中的“神奇的九连环与数学之谜”衔接模块,学生记录数据、分类整理、对比分析、提出猜想、操作验证、归纳总结,在合作探索“解环”“复原”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分类、对比、归纳等数学方法,充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独特魅力。内容“一贯”的数学衔接模块课程让学生在序列化的渗透与训练中增强探究体验,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活化策略方法,提升思维品质。
关于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教学衔接有效实施策略的探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衔接教师的合理选配、衔接教研的深度掘进以及衔接模块课程教材的开发实施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检验、优化、完善的过程。我们会沿着这条道路上下求索,不忘初心,不断为学生创造更适合、更优质的教育而努力,更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九年“一贯”。
(责编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