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杰,刘晓东,单虎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兽医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流行规律及防控这些传染病的科学,是兽医学科学生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1],在动物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居重要地位,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研究和防控动物传染病的能力。为了达到上述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有些学者先后探索和实践了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问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7]。在教学实践中,我校兽医传染病学课程组根据情境教学理论,实施了融合教学案例的情境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融合教学案例的“情境教学法”适合兽医传染病学的教学,达到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等效果。
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要具备 “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特征,而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达成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相违背。因此,探讨课堂教学转型非常必要,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即情景、环境,是指让学生能动地活动在其中的“有情有趣的广阔的背景空间”[8]。情境学习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①知识具有情境性。离开具体的情境,学习者很难形成对知识的准确理解。②学习不是个体构建活动的过程,是个体与情境互动、参与实践的过程,是社会协商的过程。③ 教师从传统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有认识真实复杂情境的能力,有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有建构知识的能力。师生之间是一种教师引导下的共同体关系[9]。
兽医传染病学的课程特点决定该课程适合情境教学。该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法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弊端;通过设计一些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紧密相关的模拟场景和工作实际,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理论和实践进行较好的融合。
兽医传染病学的教学内容适合进行情境教学:该课程主要学习和掌握那些具有重要兽医临床意义的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以及防控这些动物传染病的知识和技能。传统的讲授法是教师教给学生这些知识,即使教师把知识讲清楚,学生不能有效地把知识内化从而活化成在新的情境中(如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情境教学理论,如果教师以动物传染病案例为基础,创设一个模拟工作情境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理解、构建知识,形成和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在应用中不再是简单套用知识,而是在具体的情境背景下再创造知识。
筛选6个典型的、真实的动物传染病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有狂犬病、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下面以急性猪链球菌病为例,说明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
以急性猪链球菌病为例。
基本情况是:某年夏天,某养猪场15~75 kg左右的仔猪、育肥猪发生以高热、大便干燥、皮肤发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病死率较高。任课教师编写情境模拟教案,内容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包含病原特征)、防治措施和公共卫生学意义。
问题导入:采用问题法进行学习导入。如何诊断该病?诊断结论是什么?应该如何防控?
情境呈现:主要采用师-生表演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让某组学生扮演当地兽医服务中心的专家,教师扮演养猪场的饲养员或技术员,运用 “兽医传染病的诊断”一节所学的知识,按照“流行病学调查、临诊症状观察、病变观察、实验室诊断”的流程、用兽医临床诊断的诊法来进行诊断。
在师生用表演方式来呈现学习内容时,教师组织小组内先进行讨论,把要问询的问题条理地罗列出来,避免询问的问题杂乱无章。若能用现场照片和影像回答学生问题的,教师则为学生提供照片和影像,让学生自己观察并用语言进行描述和总结,否则教师用语言来回答学生的问题。例如,当学生询问病猪还有哪些临诊症状时,教师提供现场发病猪的眼结膜充血、皮肤有淤血癍、鼻孔流出带血的泡沫样分泌物的照片,让学生自己观察并用语言进行描述;当学生询问发病猪的体温、食欲等症状时教师用语言来回答这些问题。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作为过程考核的成绩。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以案例为基础而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以自己有意义的方式主动建构知识,完善认知结构。
在师生用表演方式完成学习内容后,教师再按照 “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公共卫生学意义”这一传统的教学思路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动物传染病诊断流程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猪急性链球菌病”这一节的知识用PPT进行总结和展示,在组间交流、学习。
教师在社会服务中遇到猪链球菌病等病例,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临床观察、采集病料和实验室诊断,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去探究和思考,从而获得将来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动物医学专业2013级、2014级和2015级每年级各1个班进行情境教学实践,班级人数分别为29人、31人和37人(共97人),其中男生41人(占42.3%),女生56人(占57.7%)。利用问卷对3个年级的97名学生进行调查,用Excel表格整理数据,用c2检验比较不同年级的反馈意见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图1),93%以上的同学赞成情境教学法,不同年级间差异不显著(P=0.97,χ2=0.07,df=2)。超过89.7%的学生认为情景教学法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不同年级间差异不显著(P=0.95,χ2=0.11,df=2)。超过89.7%的学生认为情景教学法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不同年级间差异不显著(P=0.72,χ2=0.65,df=2)。超过86.2%的学生认为情景教学法能增进团队合作,不同年级间差异不显著(P=0.99,χ2=0.01,df=2)。超过93.1%的学生认为情景教学法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不同年级间差异不显著(P=0.97,χ2=0.07,df=2)。
A赞成情境教学法;B有利于知识的学习;C增加学习主动性;D增进团队合作;E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依据情境学习理论,我校兽医传染病学课程组探讨并实践了情境教学法在兽医传染病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程组把一些重要兽医传染病学的理论知识放在一些动物传染病案例情境中,通过还原、模拟一些重要的动物传染病发生和防控的真实情境,设计一种师生角色扮演的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活动中以自己有意义的方式主动建构知识。通过教学反馈,大多数学生支持融合案例的情境教学法,该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进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与思考能力。相对于传统的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教和学的过程中达到师生互动,师生身份发生变化,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
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关键是要创设接近真实的教学情境。本课程组是采用动物传染病教学案例来创设教学情境,案例素材来源于动物传染病的临床病案,这些病案来源真实、且经过精心筛选,能如实反映生产实际中动物传染病发生的真实状况和防控要点,并能体现动物传染病的诊治和防控的全过程, 适合学生学习。
采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例如在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时,引导学生将问题按照类别有条理地罗列出来,避免杂乱无章地提问题,这样做提高了课堂师生互动的效率。师生互动结束后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总结,可对师生互动中学生表现的不足提出建议。在教学反馈中,学生对“增进团队合作”的评价总体低于其他方面的评价。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在分组讨论时,小组内个别同学参与小组讨论不积极、不主动,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有自卑心理,不敢说、不想说。针对此问题,教师要做到合理分组,在小组内讨论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对不积极、不主动参与的同学要进行引导和鼓励,先让其参与讨论比较简单的问题,帮其树立信心,逐步引导使其确立在团队中的身份和自我价值。
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均以兽医临床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本质上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二者仍有所不同。情境教学是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的知识学习,情境比案例更丰富、更有灵动性。常规的案例教学法师生互动较少,教师主导较多,学生主动参与较少;情境教学法师生互较多,教师引导较多,学生主动参与较多,它是常规案例教学法的提升和延伸,是一种深度的课堂教学转型。
总之,兽医传染病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基于教学案例的情境教学法适合兽医传染病学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它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进团队合作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与思考能力,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