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蛇咬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0-09-27 05:23刘静兰张朝晖周法庭席祖洋雷云宏杨路焕桂升敏
巴楚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蛇毒毒蛇负压

田 飞 张 蓉 刘静兰 张朝晖 周法庭 席祖洋 雷云宏 杨路焕 郭 庆 桂升敏

(1.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急危重症医学科,湖北 宜昌 443003;2.三峡大学 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湖北 宜昌 443000)

毒蛇咬伤是常见于夏秋时节的一类危急重症,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毒蛇的毒牙咬破患者皮肤,进而将毒液注入人体,引起局部及全身的中毒反应[1,2]。我国每年被毒蛇咬伤的患者约10万人次,蛇咬伤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约10%~15%,另有25%~30%的患者遗留有肢体的残疾[3]。湖北宜昌地区属于丘陵地带,毒蛇种类和数量多,是蛇伤高发地区。我院为本区域蛇咬伤治疗中心和抗蛇毒血清指定供应点,收治很多来自偏远地区蛇咬伤患者,由于没有得到早期有效的急救处理和早期应用抗蛇毒血清,导致病情延误,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127例中、重度蛇咬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蛇咬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回顾2019年1月~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蛇咬伤患者。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均符合蛇咬伤的诊断标准[4]。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诊断明确:患者伤口可见毒牙齿痕,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且诊断为中、重度蛇咬伤,均达中、重度以上肿胀;②外院转入的患者有完善的医疗记录;③未使用同种特异性抗毒血清;④蛇咬伤时间小于24 h。排除标准:①不能明确诊断为蛇咬伤:伤口未见明确毒牙齿痕,无局部和全身症状;②已在外院行相关处理,但无完善医疗记录的患者;③治疗过程资料不全的患者;④有精神障碍或不配合治疗的患者;⑤既往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基础疾病;⑥有糖尿病、脉管炎等可能影响创面愈合的疾病[5]。

1.3 医学伦理审查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治疗均由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蛇咬伤严重程度判断

蛇咬伤严重程度采用两种方法联合做判断:①易记、实用性强、适用于急诊医师接诊和临床判断的简易评估方法[6],见表1;②分类项目多、内容详细、客观性好的蛇咬伤严重度评分量表(snakebite severity scale,SSS)[7],见表2。

表1 蛇伤临床严重度简易评估表

表2 蛇伤严重度评分量表

1.5 研究分组及治疗方法

本研究患者蛇咬伤伤口多见于四肢末端,均出现了中、重度肿胀(轻度肿胀:局部轻度肿胀,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中度肿胀:头面部肿胀至颈部或影响五官功能,上肢达肩关节,下肢达髋关节;重度肿胀:肿胀达头面颈部或胸腹部、躯干及对侧肢体)[8]。部分患者到我院就诊前在乡镇医院一般采用以伤口为中心的“十”或“一”状切开排毒。然而,我院对于中、重度肿胀患者采用的是局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因此,本文将127例蛇咬伤患者分为常规切排组(n=59)和VSD组(n=68)。

1.6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蛇咬伤病情程度,采集患者入院时的凝血功能(PLT、PT、TT、Fib、APTT)、血肌酐(creatinine,Cr)、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毒蛇种类等临床资料,并追踪患者入院后10 d的痊愈率和未痊愈率。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患者的年龄在16~83岁,平均年龄47.16±14.66岁,其中男性79例,女性48例。VSD组和常规组在年龄、性别、咬伤毒蛇种类、蛇咬伤严重程度及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

2.2 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患者入院10 d后转归(痊愈=1,未痊愈=2)为因变量,以年龄、就诊时间、蛇伤严重程度(中度=1,重度=2)、切排方式(常规组=1,VSD组=2)、凝血功能(正常=1,1项指标异常=2,2项指标异常=3,3项指标异常=4,4项指标异常=5,5项指标异常=6)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Backward:LR法,变量进入方程水准为α=0.05,剔除水准为α=0.1,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就诊时间、蛇伤严重程度、切排方式和凝血功能异常程度是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4。

表4 蛇咬伤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多变量诊断预后的ROC分析

ROC分析中多变量联合预测蛇咬伤痊愈的约登指数(Youden index)、灵敏度(sensitivity,Se)、特异度(specificity,Sp)、AUC优于单变量,AUC=0.798,Se=83.33%,P<0.001,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见表5和图1。

表5 各指标对蛇咬伤预后诊断的ROC曲线分析

2.4 预测蛇咬伤痊愈的列线图

运用Nomogram预测蛇咬伤患者痊愈概率,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患者就诊时间、伤口切排方式、蛇咬伤严重程度、凝血功能,绘制蛇咬伤患者列线图模型。左侧从上而下分别为积分、各个解释变量、总积分和预测值,每个变量的值给出一定的分数,每个变量的得分为对应的点到轴所对应数值(Points),所有变量对应数值相加的和(Total Points)为总得分,可由总得分所对应的估计值(Risk)来预测患者痊愈概率[9],见图2。

Nomogram的未校正(Apparent)C-index为0.740,经重抽样技术(Boot-strap) 自助校正法对数据资料抽样 1000次,计算校正后的C-index为0.711。标准曲线显示Nomogram预测风险和实际情况之间具有良好的吻合度,见图3。

3 讨论

本研究时间段收治的患者除了1例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因严重的凝血功能受损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的都已好转或痊愈出院。中重度毒蛇咬伤常常病情凶险,致残率较高。世界卫生组织于2017年已将蛇咬伤重新归纳为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病[10]。在非洲和亚洲,由蛇咬伤引起的死亡率是其他所有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疾病总和的2倍,而目前高质量使用抗蛇毒血清是防治蛇咬伤毒性反应唯一有效措施[11]。常规抗蛇毒血清是利用抗原抗体免疫的原理,我国制备的抗蛇毒血清多采用将蛇毒注射到马体内,在其完成免疫后抽取马血清,分离提取出IgG抗体,用于毒蛇咬伤的治疗[12]。抗蛇毒血清治疗的使用原则为“早期用药、同种专一、异种联合”,早期、高特异性、足量的抗蛇毒血清治疗通常被认为是蛇咬伤最佳的治疗方法[4]。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均进行了常规的抗蛇毒血清治疗,但大多患者来自县市的偏远山区,可能无法及时应用最佳方案,因此导致患者就诊时间是影响痊愈的独立危险因素。

蛇咬伤导致局部患肢严重肿胀及组织坏死,是伤肢后遗残疾的重要原因。因此,及时处理创口、减轻肿胀、促进排毒是治疗毒蛇咬伤的重要措施。VSD于1992年由德国Fleischmann等提出,用于全身大面积软组织感染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是创伤创面的重要治疗方法[13]。但负压封闭引流在节肢动物蛰伤及蛇咬伤中的应用报道较少。蛇毒按其作用机制分为神经毒、细胞毒及血液毒等,其成分主要包括酶和非酶多肽毒素。其中卵磷脂A2可促进组胺、5-羟色胺等释放,引起伤口周围水肿、疼痛及炎症反应,透明质酸酶可使炎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组织肿胀加重,进而出现缺血坏死、肌肉溶解等,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肌肉、神经的缺血改变,发生脓毒症及肾衰竭,危及患者生命[14]。蛇咬伤人体后,蛇毒经毒牙从伤口沿淋巴、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及时处理伤口、控制毒素扩散是重要的急救方法[15]。负压封闭引流可促进毒素及时排出,因负压封闭引流材料与创面充分接触,且不受体位限制,可减轻组织损害;同时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连接负压吸引后也可增加伤口处负压,降低局部组织静水压,减少淋巴液回流和毒素扩散与吸收[16]。本研究结果显示VSD与“十”字或“一”字切排相比,对患肢肿胀、溃烂,甚至坏死有良好的疗效。

患者在蛇毒的毒性作用下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且因毒蛇种类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严重者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17,18]。张玉雄等[19]对毒蛇咬伤患者的凝血功能、蛇种、就诊时间进行研究显示,早期(<6 h)凝血功能障碍对五步蛇咬伤有诊断参考价值;血循毒、混合毒毒蛇咬伤>6 h的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但该文未列出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值。梁剑宁等[20]研究结果显示,蝰蛇咬伤可引起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易出现严重的DIC;重症竹叶青蛇咬伤患者有较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治疗效果较好;银环蛇、眼镜蛇和眼镜王蛇咬伤对凝血功能影响小,但有患者出现D二聚体升高的现象,也有发生DIC的可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凝血功能的受损程度对预后影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诊时间、伤口切排方式、蛇伤严重程度、凝血功能受损程度是蛇咬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综合上述因素对蛇咬伤痊愈进行联合诊断,其ROC(AUC=0.798,P<0.001)显示有较高的诊断预测价值。继而基于以上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蛇咬伤痊愈的C-index为0.740,采用Bootstrap法进行1000次迭代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发现其C-index为0.711,说明本研究建立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精准度,从而可以较好的实现个体化预测。但考虑到本次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希望有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大样本研究来进一步论证。

猜你喜欢
蛇毒毒蛇负压
毒蛇自毙的启示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注射蛇毒却不死的人
会奏乐的毒蛇——响尾蛇
毒蛇自毙的启示
身家50亿的精神坚守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毒蛇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