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恒
摘要:在当下我国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很重的课业负担,严重缺乏身体锻炼,从而导致身体体质下降。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这些学生的体质健康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怎样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成为了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对教育教学以增强体质见健康为目标探索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展开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教育教学;增强体质健康;初中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7-0228-01
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可以说是一项致力于青少年自身发展与人类健康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初中体育教学中一项最为根本的任务。因为,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重要时期,是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关键阶段,所以,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体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1.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比赛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轻松愉悦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因此,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组织一些科学合理的并且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来不断的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还有利于加强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对竞争、团结以及拼搏的精神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知。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与体育有关的拓展训练比赛活动,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课上的时间,组织班级中的学生或者是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或者是足球比赛,在比赛中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不断的加强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从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2.创新与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纵观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史,始终贯穿其中的就是追去优化的体育教学方法。所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灵活的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精心设置疑问、对学生进行秒到好处的点播以及激励学生的思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精心设置疑问,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启发学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的技巧,从而掌握教师教学中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少走弯路,善于学习,不要做或者是尽量少的做一些无用功。当然,学以致用的关键就是要求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高质量以及高效率教学效果的基础就是学大于教。因此,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例如,教师在进行“健美操”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对健美操进行自编自演,小组学生在进行编排体操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要符合本组学生的特点以及风格。教师运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学活用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
3.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课堂教学,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制定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中,应该将课堂教学放在首要位置,从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该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加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以及针对性。例如,教师可以将当地的民俗体育活动进行合理的改编,融入课堂教学中,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实施体育德育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以外,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有体育教学活动以及学校体育器材的支持下,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做出全面的改善,从而更好的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下的初总体育教学中,教师想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首先,就应该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初中是学生身体体质健康的黄金阶段,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这个阶段,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以及成长规律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積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落实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对有效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国府,张羽,李越.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精英群体的体质状况——基于某顶尖“985”大学新生体测数据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