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社会所需的人才必须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互结合的知识型人才,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对学生开始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学生个性的培养是其综合能力培养中的重点。文章从小学生良好个性培养进行探讨研究,探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个性的有效培养途径,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学生个性;有效培养
新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为我们明确指出,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以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中心,在关注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要密切关注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不同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此来确保每一个受教育的小学生都能够受益。依据新的教育理念目标要求,突显了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差异性的特点,也为我们明确指出对小学生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重要性。可以说,培养学生个性是小学体育教学任务之一,但是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在其价值取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使得许多小学生对个性的认知却是那样的模糊,对个性的了解少之又少。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较为严重,在对小学生进行培养时将重点倾向于基本技术教学内容,注重去强调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教学模式较为陈旧和落后,大大忽略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及良好个性的有效培养。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当今素质教育全面铺开的前提下,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与当今时代教育的步伐不一致了,必须要摒弃才行。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必须重视教学目标的有效调整,充分展示小学体育独特的教育功能,密切结合新时期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将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在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自信心及创造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一、 小学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个性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个性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我们所进行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小学生的既独立又合作的基础上,有效的体育教学目标必须要尊重小学生的独立人格,充分了解和认知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以此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著名的德国体育教学专家海克尔指导我们,我们所进行的体育课重点是教会小学生如何配合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运动,并在此体育运动过程中,利用各种可能的途径去有效发展小学生的个性。而小学校的精神生活的真正意义就集中于一个学生身上去唤醒学生个人人格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培养小学生创造性的能力。
(二)小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需要
创新教育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创新教育来源于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没有个性的教育也就没有创新教育而言。通过小学体育教学,给予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和拓展思维创造力的空间及条件,为小学生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现以及内在潜能的有效发挥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绝不可以推卸的责任,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课堂上注重以小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努力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和讨论交流的环境氛围,以突显重视小学生个性的培养,赋予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以体育知识面的拓宽,帮助小学生有效掌握体育知识。只有这样,小学校才能呈现出浓郁的体育学习氛围,才能有效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得体育特長生脱颖而出,以突出小学体育的教育功能。
1. 对小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培养
在体育竞赛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即为竞争,而具有超强的好胜心理则为小学生最为明显的特征。我们所组织小学生开展的体育游戏、体育竞赛、运动会比赛、体育测试活动等均为小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培养创造了最佳时机和条件。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动员小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利于小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培养,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竞争能力。
2. 促进小学生个人性格的良好发展
个人性格决定着我们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个人较为习惯的行为方式特点。在引领小学生所参与的不同体育项目内容中,对参与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小学生可以通过进行不同的体育项目的活动,使得小学生自身的性格得到良好的发展,不断弥补学生个人性格上的不足。
3. 对小学生个人意志品质的有效培养
在小学体育教学、游戏、锻炼及竞赛过程中,参与的小学生势必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及压力,此时就要求学生去对困难及压力进行有效的克服,以充分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小学生在克服困难及压力时,必须要付出极大的耐力和勇气,学生只有勇敢地坚持下去,才有取得胜利的可能,才更有益于小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培养。
4. 对小学生个人能力的有效培养
对于小学生所进行的体育课学习及训练,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些个人能力中,既有体育能力,又有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相互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交往能力等内容。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与训练过程,使得小学生诸多的个人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充分展现小学体育多功能的作用效果。
5. 对小学生个人情感的有效培养
小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必然会产生来自体育活动的体验,也就使得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感。比如,我们在组织小学生进行体育竞赛活动时,基于体育竞赛的激烈对抗情节,定会让小学生产生紧张情感,随着胜利的到来,学生也会产生满足、开心、幸福的情感。对于小学生而言,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及其吸引力必然会诱发他们较强烈的情趣和爱好。体育活动环境的复杂与多变,又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应变能力。所有的这些均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诚然,有胜利就会有失败,只有让学生正确面对失败,敢于拼搏,不怕困难和阻碍,才能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那份愉悦。所以,小学体育教学能够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的情感。
二、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个性的有效培养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个性
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话语“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应当充分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使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让我们懂得,学生的健康发展中是需要多次的成功体验,这是小学生逐步走向成功的动力之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时时刻刻都在伴随着,我们体育教师要积极为小学生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畏惧心理逐渐消除。我们教师与学生友好相处,使他们于每次的体育课学习、训练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那份乐趣,以充分满足小学生内心那美好的成功之需求,在学生获取成功感受快乐的同时,他们的个性同时也得到良好的施展与培养。
(二)教学中注重于因材施教,彰显小学生的个性
我们懂得,接受教育的小学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他们的个性特长也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相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任课教师必须要对小学生的不同特征,采用适宜、有效且带有趣味的体育教学方法,灵活而巧妙地运用当今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关注到班级中的每一位小学生,针对小学生各自的个性差异而进行因材施教,以突出对小学生的个性进行有效培养,使小学生的体育课堂焕发出魅力与活力。在小学生的体育训练中,对于那些方法掌握较差的学生要给予特殊关怀和照顾,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克服自身的不良情绪,投入到积极的体育训练中。这种教学方式利于小学生个性的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彰显也就真正地落到了实处。
(三)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发展小学生的个性
新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为我们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必须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好手中的体育课程资源,将体育课程资源的绝对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努力抓好小学生的体育课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大课间的活动时间,对各班级的小学生从其性别、个人体质、兴致爱好等特点进行细致分组,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开设他们所喜欢的体育活动内容,像绳类运动、球类运动以及棋类运动等,依据不同群体学生运动项目的特点,采用适应的教学设计,实施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手段,让每一个小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以施展。另外,还可以将学生体育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家庭,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个性培养奠定坚实的根基。
(四)给予学生科学的评价,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个性
諸多的成功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每个小学生都是需要我们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与信任,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称赞,都非常盼望得到每次活动的成功乐趣。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也为我们指出,对学生要给予适宜恰当的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科学、全面且公正地评价,让学生知晓每一次体育学习的得与失,真正地去做到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体育学习动力,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时机,使学生得到自我发展。学生出现畏难情绪时,我们要及时施以关爱和引导;学生获得优异成绩时,我们要及积极地给予认可和表扬;学生出现骄傲状态时,我们要及时给予理性劝勉,促其回归正常轨道。通过给予学生科学的评价,使小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的激发。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体育任课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为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适宜的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学生良好个性的有效培养,以充分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冯静娴.刍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2015(8):184.
[2]李萌萌.试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个性培养[J].田径,2020(5):62-63.
[3]马明.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30):98-99.
[4]吴茂杰.刍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8(10):118-119.
[5]王凤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9):45-46.
作者简介:张林庆,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西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