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策略探究

2020-09-26 10:58张孙庚
考试周刊 2020年80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关于逻辑与美的学科。对数学之美的发现需要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文章以“问题驱动”为切口,简要阐述何为“问题驱动”教学策略,进一步探讨“问题驱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解析“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策略

可以发现,教学策略已经逐渐从教师主导慢慢向学生为主体驱动偏移。这样的教学策略偏移,是对以往教学实践过程中问题的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驱动学生学习,实际上就是要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要达成这一目的,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是通过“问题驱动”来引导学生和教师的互动,逐步地将课堂主导权让渡给学生。

一、 对“问题驱动”策略的概述

“问题驱动”策略,顾名思义,是一种从问题出发,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活动,寻求解决问题方案,完成学习任务,建构知识体系,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与方法。“问题驱动”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近些年来的热门话题。“问题驱动”策略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些年教学目标上的改变。传统的教学常常是“工具驱动”模式,每一块知识都是学生进行下一阶段学习的工具,学生在课堂上只用专心听,用心记就可以。而“问题驱动”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做一个聆听者和记录者,也要做好一个参与者,所有的知识都是需要学生主动去思考、分析、探索、讨论、总结才能够得出。“问题驱动”给教学带来的好处颇多,具体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策略进行认识。

(一)设计制造问题,聚焦学生注意力

“问题驱动”策略的核心在于设计制造问题。在课堂上层出不穷的好问题就像在课堂中穿针引线一般,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完成课堂内容。在这样的课堂中,每一个问题都对应一个知识点,并且问题和对应知识点的难度也应该随着课堂内容的深入逐渐递增。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完成教學目标。并且,问题设计制造的好,呈现方式巧妙,对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一旦能够把目光牢牢锁定在问题上,对于教师来说,启发学生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效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

(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自驱力

“问题驱动”策略的总抓手在于学生自发地解决问题这一行为。只有能够被解决的问题,才是“问题驱动”教学课堂上的好问题。教师通过抛出问题和一定程度的积极引导启发,帮助学生清晰逻辑思维,并且由学生自己来阐述问题的答案。教师在实践这样的教学策略的课堂上,更像是“引路人”一样的角色。而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了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利,学生通过成功解决问题,自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就感,甚至促使学生保持解决问题兴奋的状态,在课堂上再接再厉。长此以往,学生会开始享受主动学习的乐趣。

(三)发散问题,拓宽学生知识边界

在解决完课堂上的必要问题后,“问题驱动”策略下,教师还可以选择提供一些超出课本内容范围但与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发散问题,比如课本例题可以通过改造变式,让学生变式练习。对问题的发散,不仅能够帮助那些在课堂学习游刃有余的学生拓宽其知识边界,为这样的学生夯实学习基础且提高思维能力,也能帮助那些尚未完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学看到知识更多的可能性,激励这类同学早日迎头赶上。不论是哪一类同学,在发散问题这一环节,都能在自己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更进一步。

二、 “问题驱动”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暴露的问题

(一)教师提问题能力有待提升

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说,对“问题驱动”策略的掌握还有待加强。“问题驱动”策略的实施,需要问题在前,而很多教师在准备问题的过程中,考虑不周全,问问题缺乏章法,想到哪就问到哪,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对教师的问题摸不着头脑,导致问题在课堂上得不到驱动学生的效果。还有的教师,问题的提问不够发散,只提简单的判断正误类问题。实际上,这样的问题仍旧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在面对这样问题时,没有太大的思考空间,也不会激起学生产生太多求知的欲望。另外,教师在提问的展现方式上过于死板,教师提问等学生回答的形式也不利于抓住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也连带着对课程内容表现得无动于衷。

(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尚需引导

就目前来看,以初中为例,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表现在,在课堂上,学生理解不清楚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问东学生想西,既拖沓了课堂进度,也让学生饱受挫败感的打击。并且哪怕学生能清晰地接收到问题,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去解决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想要让学生调动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以及总结归纳能力进行问题的解决,但是学生却迟迟不知道先将哪里作为起点来开始解决问题。教师着急学生迟迟不行动,学生着急摸不着头绪。这样长期下去,学生更没办法塑造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果要想更好地践行“问题驱动”策略,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三)“问题驱动”策略的背后经验总结不到位

“问题驱动”策略的应用,不仅仅只在课前和课堂之上,也不仅仅只在于教师和学生像孤岛一样各自提升能力,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链接起来,在沟通中共同进步。在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会发现,在别处应用良好的“问题驱动”策略一到了自己的课堂上就水土不服。扪心自问,自己准备的问题也相对符合要求,学生在课堂表现也还不错,但是整体来看课堂效果就是不好。面对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教师自己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复盘,并且要对课堂内容完成程度进行打分,同时也要去同学生就课堂内容进行沟通讨论。在这样一系列的操作后,教师客观地进行经验总结,并在设计下节课之前深度考量并应用在备课当中。

三、 实践中的“问题驱动”策略应用浅析

(一)教师抛出问题,把握相关性、趣味性、发散性特征

教师在“问题驱动”教学准备问题阶段,需要顾及这三个方面。首先,要考虑问题的相关性,问题要同教学目标相匹配,也要同学生的现有思维特征相配。其次,要考虑到问题的趣味性,可以适当地采取场景化问题引入等方式,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最后,在基础知识上做一些适当地提升,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西藏地区的初中数学采用的也是人教版教材,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七年级《命题、定理、证明》一课时,在课前,教师就命题、定理、证明的定义和区分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依托生活场景提出问题,编好导学案;在课堂上,教师根据课前准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讨论生活中的命题、证明以及定理;教师通过提问定义、定理等概念,引导学生课后自行探讨这些概念与命题、定理、证明的应用区别以及这些概念在生活中的體现。

(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的鼓励引导

西藏地区虽然近些年来在教育质量上已经有了显著地提高,但藏族聚居区学生在整体学习状况上,由于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够完善、学生素质方面以及学习方法落后,同内地学生来比,仍有差距。这些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问题驱动”策略在藏族聚居区课堂上的应用,不如内地学校课堂效果显著。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信,针对藏族聚居区的孩子的实际情况去调整应用“问题驱动”策略。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一章《三角形》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这两课时,教师可以考虑这两课的内容相似性进行对比学习。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借鉴内地一些教师的“问题驱动”教学方案,将有关于基础知识的引入、提出的相关问题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但也要因地制宜,考虑到藏区学生的接受程度,酌情引入发散拓展部分的问题并要注意问题引入的循序渐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制作各种的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三角形之间的区别和相似点来完成课程导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在学生提不出来新观点时给学生鼓励和启发,一定要让学生自发地完成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步骤。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共同完善“问题驱动”策略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像是天平上的两端,只有双方通过沟通,合理增添砝码,才能够最终达到平衡状态。“问题驱动”策略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磨合,而沟通是完善这一策略的最好调和剂。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投影与视图》一课时,教师要明确“问题驱动”策略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在探讨中得出结论。因此,沟通交流才是这一策略的核心要义。在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过程中,教师尽量通过多种方式、多种角度进行问题的展示,比如进行动画演示、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到位教师问题的含义。而教师也要做好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与自己预期不符的问题。比如学生问教师为什么会产生投影。教师在应对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有耐心,要从理论和常识方面给出学生能够理解的答案。比如面对学生问出为什么会产生投影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从物理科学角度上分析投影的形成,并抓住学生这一兴趣点和学生进行探讨,必要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发去查找资料。教师也要在回答问题上多走一步,把问题最后引回到数学问题上来。通过与学生沟通合作教学,发现好问题,修改补充教学方案,不断完善“问题驱动”策略。

四、 结束语

“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能够在课堂上帮助教师通过问题为核心,学生为主体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也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因为寻找问题的答案而聚焦到知识点上。倘若能够用好“问题驱动”策略,实际上会给学生和老师带来双赢的局面。因此,教师要主动把问题带入课堂,认真选好问题,设计好问题,从易到难的问题程度进行课堂提问,把握好问题呈现的时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体验、去经历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数学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丽娟.问题驱动让复习更高效[J].中学教学参考,2019(8):9-10.

[2]魏爱凤.在“挑战难题”的学程中生成新知:以“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5):7-8.

[3]朱建良.问题驱动模型识别揭示本质:基于求解初中几何最值问题的探究与思考[J].中学数学研究,2019(6):7-10.

作者简介:张孙庚,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永泰县同安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