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班级使命感转化消极非正式群体的叙事研究

2020-09-26 10:19黄鸿生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

黄鸿生

摘   要   传统班级中的学生消极非正式群体的负面能量一直是班主任充当“救火队长”的一大原因,具备班级核心文化的班级则可以触发学生的班级使命感,实现对消极非正式群体的转化。本文以“侠客五班”为德育叙事研究主题,探讨消极非正式群体的转化,阐明了以班级使命感转化消极非正式群体的三个要点:确定核心文化主题、将核心文化具象化和以文化认同触发班级使命感,以期为班主任转化消极非正式群体提供相应策略。

关键词   班级管理  非正式群体  班级叙事研究  班级使命感  主题叙事研究

传统的班级叙事研究,班主任容易受到班级管理问题零散随机的影响,常常陷入为了叙事而展开记录的被动思考。进行主题式班级叙事研究,可以促进班主任启动前瞻性反思,从班级的被动管理者演变为班级管理的设计师[1]。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从众心理效应显著。如果班级里出现消极非正式群体,往往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笔者尝试以“侠客五班”的叙事主题转化消极的非正式群体,取得良好效果。

一、班级“非正式群体”概况

1.初中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

对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在应用社会心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G.E.梅奥是最早在霍桑实验中探索非正式团体并研究非正式团体对正式团体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他认为,在现代大规模生产条件下,正式团体中非正式团体的产生是必然的和正常的。在班级中,一些亲密的同学都会组成一个小群体,在一起学习、玩耍甚至打破课堂秩序,从群体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组称为非正式群体。当前,无论是用于课堂学习管理还是为团体成员提供更好的教育,非正式团体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

以深圳市龙岗区坪地中学九年级五班为例,学生皆为04年到06年出生的孩子,且多数为独生子女、也不乏“二代”独生子女,自小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手机和网络依赖程度高,习惯穿梭于虚拟世界,他们自我意识强烈,渴望获得友谊、认可以及他人的理解。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学生的某些个性化心理需求已经难以从班级的正式群体活动中获得满足。基于以上分析,初中生不像以往只注重长辈的评价,他们更加关注自己从同龄朋友获得的评价如何。且在初中生的日常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情感因素,学生之间并不会过多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他们更看重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概而言之,“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指的是初中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心理需求、成长环境等因素而自发形成的,受一定规范约束的相对独立于学校正式群体之外的成员基本固定的学生群体组织[3]。

2.初中生消极非正式群体存在的负面影响

消极非正式群体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班级正面舆论的形成。一旦非正式群体成员违背班级主旋律的言论信息在班级传播,容易造成班级成员人心浮动,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的舆论导向。且由于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隐蔽性,教育者难以及时控制这类言论信息引发的负面影响,对班级的凝聚力建设具有破坏性的影响。

消极非正式群体会降低成员的学习兴趣。非正式群体团体内部環境和谐、轻松,在这一群体中各个成员能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认同感。同时,教育者若是不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这些群体成员就会产生抵制情绪,甚至会有逆反心理存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更有甚者产生厌学情绪。

二、激发班级使命感的探索

为了正确引导初中生非正式群体走向为班级带来积极影响的方向,以“侠客五班”为例进行叙事研究,意在从中提炼出触发班级使命感的方法。

1.确定核心文化主题,直面班级管理问题

笔者在担任九年级五班班主任的第一个星期就发现了班级QQ群中有众多不雅的语言、学生在教室中喜欢追逐打闹、礼仪缺乏且经常口吐脏话、以不交作业及不服老师教育为荣等一系列不良风气,且借由几位匿名同学的QQ信息得知八年级以来的一系列事情造成了现在的班级风气、部分校园欺凌引起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以及众多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家庭。好在班级同学内心都有一股改头换面的劲头,希望这个班级能有一个崭新的风貌,于是,在第二个星期组织了一节名为“何去何从”的班会课,确立了以“侠客”为主题的核心文化,寓意“养真心,说真话,一身正气”,引导班级中渴望改变的同学都能以一身正气给“侠客五班”养着一份光明。

2.推动核心文化具象化,落实班级核心文化

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养成,但具象思维仍然不可忽视,为了能让班级核心文化不仅能解一时之渴,更能将学生得到的体验内化成行为习惯,笔者在班会课之后召开了一次班委会,以孔子“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言向班委们提出要求——你们即是我班扛起“侠客”正气的旗帜,你们的一言一行即是向班级展示何为“侠客”的最好诠释。

同时,也提出了为期一个月的设计比赛:班委们自行在班级里面组建队伍设计班级logo,一个月后进行logo大赛,当选者作品即列为“侠客五班”核心文化标志。在此过程中,不少同学为了“侠客五班”的核心文化具象化而绞尽脑汁,这就是我们这个班级第一次为了同一个目标齐心奋斗的开始。最后竞选出来的结果十分具有认可度,手工美术作品一经转化为电子版发布全班,就发现了不少同学将其作为QQ微信头像、壁纸,更有将其彩印成小旗帜标语、奋斗目标等衍生作品。作为核心文化代表,“侠客五班”也以一面班级旗帜悬挂于班级墙壁之上,学生内心深处的认同感让这面旗帜在每一次的抬头凝望都绽放光芒。“侠客”也成为一个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象核心文化,时刻陪伴着孩子的学习生活,且帮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并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3.引领文化教育导向,触发班级使命感

第一周班会课确立了“侠客”核心文化,并经由同学之手化作具象化旗帜,同学们通过自我设计logo、侠客班的标语等等,从中获得了满满的班级使命感。一个月以来,“养真心,说真话,一身正气”的理念借由具象化载体的旗帜时刻在警醒同学,促使班级成员产生对班级组织的认同感,从而形成对班级成员对班级组织的归属感和依赖感,使之自觉地用班级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来指导个体的思想和行动,做一名真正的“侠客”。

以班级为单位参加运动会,之前设计的班徽也可用于田径运动会,培养学生班级使命感,增加班级凝聚力。田径运动会上,陈同学参加男子1500米比赛,学生自发分组在四个转角等待接力,接力的对象即是“侠客五班”的旗帜,陈同学每到一处都有迎风飘扬的班旗在前方引领,这一刻全班同学皆是比赛的参赛选手。运动会后,他们不约而同在周记中写道:人可以倒,班旗不能倒。班级使命感与集体荣誉感在这一刻得到升华。

三、以班级使命感转化消极非正式群体的策略

1.打造“侠客文化”,发展学生班级使命感

消极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的萌芽现象有网吧上网小团体、课上扰乱课堂秩序、女生追剧团体、小混混团体等,这几个小团体成员必须按规定一起行动,如果不遵从就受到排挤,但都较为注重侠客文化。据此,确定打造发展学生班级使命感的“侠客文化”。

2.运用“侠客文化”,击破“团体防线”

(1)“擒贼先擒王”,先攻破小团体中的核心人物

例如班里的小李是一个五人小团队的“小头头”,这几个人经常一起去网吧上网,有几次还影响了正常上课,通过了解发现这几个人听小李的话。于是先与小李进行交流谈话,得知他由于家长工作忙,放学后不想回家,于是带着有同样情况的几个男生去网吧上网。聊天中发现他喜欢打篮球,于是便引导他带领小团体加入篮球兴趣小组,并让他作为这个小团队的队长,监督其余男生。于是他拥有了团体使命感,积极带领小团队参加篮球小组的活动,这个小组在放学后有活动,解决了这个非正式小团体的放学时间消遣问题。

(2)“声东击西”,让存在问题的同学通过管理别人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王同学和赵同学存在一起在自习课上聊天行为,于是先调换二人座位,但收效甚微,二人改为课上传纸条、课下打闹,严重影响了班级秩序。在口头教育无效后,暂时放弃了说服教育,让这两位同学担任纪律委员的小助手,来管理班级纪律。这个举措见效较快,两个同学意识到了管理纪律的辛苦,同时,在管理同学的时候必须以身作则,自己先做到遵守班级纪律。因此,在作为班级管理者的使命感的影响下,这两位同学逐渐成为班级纪律的标兵。

(3)“欲擒故纵”,帮助同学实现自我改正

周同学、孙同学被多科老师发现连续几天作业完成较差或者完成不了。在与家长沟通之后发现有几位同学在放学后相约在家看电视剧,但这二位同学由于自我约束力较差,无法完成作业。老师询问该群体成员后得知,由于这个群体会在第二天讨论剧情,所以大家为此都积极追剧,对学习产生影响。如果对这个群体强硬管理会引起较强的逆反心理,所以投其所好,让这些同学参加电影社,电影社在固定的时间播放电影,且选择的电影具有激励性质。在改掉错误追剧行为后,这两位同学的作业不再出现问题,且团体的成员由于受到励志电影的感染,相约制定了远大的理想,在理想的鞭策与群体的使命感影响下,学习成绩有所提升。

(4)“逐个击破”,对一些顽固性团体进行打击解散

班级里最影响班级稳定的团体就是三个男生和两个女生组成的“小混混”群体,这幾个学生会带头闹事,甚至会欺凌同学。联系这几位同学的家长后,了解问题症结,联合各科老师对症下药,先是解散这个小群体,在课后对他们多加观察,家长也多加干预管教,几个成员开始出现好转现象。而顽固成员是单亲家庭,所以来自家长的约束较少。针对顽固组员,每日放学后与其谈心,指导作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逐渐意识到自己属于这个班集体,提升其班级使命感,最终“改邪归正”。

3.通过“侠客文化”,孵化正能量

为了引导初中非正式学生群体,在侠客文化下,首先,必须培养非正式群体学生的认同感,以激发班级使命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和俱乐部,将学生的兴趣与课堂活动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并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建设目标的活动,并向正式团体提供指导,以有益于发展的方式指导非正式团体。此外,还可以尝试分解课堂目标,并将其整合到不同的非正式小组中。小组组员可以努力学习以实现这些小目标,在实现小目标时获得成就感,就会进一步增强归属感,促进班级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要积极引导非正式群体学生开展有益的活动并支持团体活动。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的班级整体使命感。应适当惩罚非正式群体学生以纠正他们的不健康倾向,并指导初中非正式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反思与启示

1.将班主任“专治”转向学生民主“自治”

将班主任的“专治”转向学生民主“自治”解放了班主任,破解了学生消极群体给全体学生带来的负面作用,转向学生教育学生,学生帮助学生,生生互促共进。经历过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举起过班旗迎风奔跑,以荣耀班级为荣,以玷污班旗为耻,与传统的被动接受班级公约束缚不同,班级成员以自身为班级一员为荣,主动接受荣耀班旗的使命,强化了非正式群体学生的自我约束,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往的消极团体经历过转变后在共建班级文化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起到了团体的正面作用,发挥了凝聚力强、号召力强的效用。

2.将班主任叙事研究从独立的“点”提升到“线”

传统的叙事研究,停留在学生个人教育谈话的感悟上,点的重复对班主任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不大。而面向非正式群体,帮助班主任处理“一小群人”的事情,提高了管理的效率。由点到面的班级叙事研究,不仅是在记述班级管理故事的过程中梳理班级管理的经验概括,更可以帮助班主任围绕同一主题脉络的“裁剪画面”,以统一的主题对已有管理经验进行整合优化,利用转化小团体的优势,使团体效应成为班主任的“线”式管理的有效助手。

参考文献

[1] 卢天宇.主题式班级叙事研究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0(01).

[2] 李本重.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现象及教育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8.

[3] 高姗,李强,焦江丽.初中生非正式群体领导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报,2016,32(10).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学生喜欢的特色评价与激励措施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