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活原理,拓展数学教学视野

2020-09-26 12:25夏小兰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拓展视野素养

夏小兰

摘  要:践行生活思想,把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是教学有效拓展的基本策略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课堂视角的有益实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原型的引入,以此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高度关注,还得重视实践操作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学得知识,积累经验,发展思维。

关键词:生活;拓展;数学;素养;视野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教学的内容应立足社会现实,接近现实的现实生活,还得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从中能够感悟到,要切实使数学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数学思维发展等,教师就得重视生活化数学教学的落实,切实践行生活思想;同时,还需要依托学生熟悉的生活味原型,科学地遴选有助于学习感悟、学习实践的生活化素材,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进而在教、学、做多维合一中实现教学视野的不断拓展,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稳步发展。

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依据苏教版六年级“表面积的变化”教学探索为例,粗浅地谈谈用活生活原理,开发生活化资源,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深入,促进数学教学视野得以拓展的点滴思考。

一、以生活为源,激活学习

师:你看过瓦匠师傅用砖头砌墙吗?把你看到的情形分享给全体同伴,好吗?

生:我看到过瓦匠师傅是把长方体状的砖头平铺的,就是用砖头的长与宽的那个面为底面。

生:还有一种立着砌墙的,它是把砖头的长和高那个面当成底面的。

生:还有一种竖着砌墙的,它是把砖头的宽和高构成的那个面当作底面的。

师:哦!不错,是屏幕上的这三种情形吗?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用长和宽作为底面时,接触的面积是最大的,而宽和高那种情形的接触面是最小的。

师:你们的观察真是一针见血。是的,同样的一块砖头,不同的砌墙方式,接触面积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告诉我们,长方形的表面积会在特定的情形下有着不同的变化。今天我们研究一下“表面积的变化”的特征。

师:观察屏幕上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计算方法是什么?

生:棱长是2厘米,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是棱长×棱长×6。

生:棱长是1厘米,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棱长×棱长×6,所以是1×1×6=6平方厘米。

……

师:现在的情况呢?

生:是两个正方体拼成了一个长方体,每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问题是计算出拼成后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既然是两个正方体拼成的,那就把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相加就可以了。

生:不是这样的,我们小组是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来计算的,(2×1+1×1+1×2)×2=10平方厘米。而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12平方厘米。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这个很明显,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有2个面是拼在中间了,那么这2个面就不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了。

……

思考: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只是简单地接受,而应该是一个富有个性,也富有活力的探究之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学习积累等,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引领他们去分析、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案例中,教者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动画,观察不同瓦匠师傅的砌墙过程,发现砌墙的不同方式中所蕴含的长方体底面构成的变化,从而为正方体拼图的表面积变化提供感性积累,也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得整个学习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教者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入手,既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又能为新知探究提供思维动力,从而为孩子们个性化学习、独创性思考注入强劲的活力,进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无尽的意蕴,也让整个教学活动视角得以有效拓展,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应有的支持。

二、以活动为媒,促进学习

师:如果是把3个正方体也照这样拼一拼,摆成一列,它们的表面积你会计算吗?

生:可以的,按照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3个拼起来,长3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用公式算一算就可以了。

生:这个太复杂了,3个正方体拼起来,有4个面被拼在中间了,只要用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去4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

生:你的方法也复杂,我们小组在分析后发现,3个正方体拼成一列,上、下、前、后这四个面应该都包含了3个小正方形的面,再加上左右各1個小正方形的面,这样就是14个小正方形的面了,那么表面积就是14平方厘米。

生:这个方法不错。但如果每次都这样数,很复杂,如何才能算出这14个面来呢?

生:原来的3个正方体一共有6×3=18个面,中间拼掉了4个面,所以就是18-4=14个面了。

……

师:研究得不错!如果是4个小正方体、5个小正方体,甚至是更多的小正方体拼在一起,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用学具试试,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小组活动,探究4个、5个小正方体的拼图,思考拼成后的长方体表面积的构成。

生:4个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就要减少6个正方形的面,这样长方体的表面积是由4×6-6=18个正方形的面构成的,就是18平方厘米。

生:是啊!4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有3次重合,就会减少6个正方形的面。

……

生:是的。每拼一次,就要把2个面拼在中间,它们就不再是表面积了,所以要减去。

师:你的发现真是了不起!那如果是10个小正方体、100个小正方体,甚至是n个小正方体拼成一列,构成长方体,表面积又是怎样的变化呢?

生:10个小正方体拼成一列,有9次重合,就是减少18个正方形的面;100个小正方体拼成一列,就要拼99次,减少198个正方形的面;n个小正方体拼成一列,就要拼n-1次,减少的正方形的面数就是n-1再乘2,因为拼1次就减少2个正方形的面。

……

思考:

案例中,教师紧紧围绕把小正方体排成一列,拼成不同的长方体,引导学生在“一字型”拼接学习研究中感悟拼接过程中的表面积变化,让他们在不同的体验过程中感悟拼接的奥秘,从而实现学习的深入,促进表面积变化规律探究的推进。

同时,教师紧抓操作活动与合作学习的引领,让学生既学会独立思考,又学会倾听,在倾听中科学地甄别不同的学习成果,使得自我的学习探索不断得到补充,进而为他们发现拼接中的规律,掌握和理解表面积变化的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整个学习活动变得顺利,也更富智慧。特别是学生对n个小正方体的拼接解读,使得学生的归纳意识、思维抽象水平都在学习中获得稳步发展。

三、以拓展为要,加速学习

师:你们看屏幕,这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一组组一样的长方体,都是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师: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你打算怎么做?

生:先把2个这样的长方体拼一拼,研究表面积的情况。

师:真不错!那就先研究一下2个长方体拼接的情形吧!

学生小组活动,用自己的学具进行演示,研究拼接活动中表面积的变化。

生:拼接的是1次,也会减少2个面,不过不是同样的小正方形,而是不同的长方形,表面积的变化很复杂。

……

师:看来前面大家的学习还是挺扎实的。那你们有没有发现,怎样拼接减少的面积是最多的?怎样拼接减少的面积是最少的?

生:把5×3的面拼接起来,就要减少30平方厘米;而用2×3的面拼接,减少的面积仅是12平方厘米。

生:5×3不是15吗?2×3也是6啊,怎么会变成30和12的呢?

生:不是一次拼接要重合2个面吗?15×2不就是30吗?

……

师:研究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那如果是这样的5个长方体,怎样设计一个包装,使得包装纸的面积是最少的呢?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动手操作,不断尝试,并在交流中发现规律,得到启发,进而实现学习的有效突破。

……

思考: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只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挑战、螺旋上升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扩充学习素材,不断拓展学习视角,让学生在不同的体验学习中得到更深刻的感悟,获得更有效的认知,从而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更富活力。

案例中,教師通过2个长方体的拼接,一方面让学生在探究中用好既有的知识、经验等,并在问题解决中学会甄别、学会思考;另一方面创设一个设计最少的包装纸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表面积变化的内在规律,让学生在问题研究中获得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使得他们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得到锻炼,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学生的生活现实,并以此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学习情境和实践情境等,有效地引领学生在不同的学习体验中积累感知,形成感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使得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学习意识得到发展,也让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素养在学习中不断走向深远。

猜你喜欢
拓展视野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居· 视野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