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数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年、月、日”的教学为例,探讨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自主权;最近生长点;核心价值;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6-0067-02
引 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1]如何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把课堂“自主权”还给学生,促进学生“最近生长点”的发展,一直是笔者孜孜不倦的追求。2019年3月5日,笔者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扬州市骨干教师的选拔赛课活动,参赛的课题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下面,结合这节课的教学片段,谈几点笔者的思考。
一、从已有经验切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片段一】谈话交流,激活学生迪欧“年、月、日”的已有认识。
师: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小朋友们知道吗?
生: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
师:(出示PPT)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后来,我们就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从这些信息中,你知道了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生:年、月、日。
師:(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导入环节,因为上课当日正好是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学生都熟悉这个特别的节日。于是,笔者就利用这个节日导入本节课。其实在课前,笔者就安排学生查找了一年中的特殊节日,搜集了关于年、月、日的相关资料。所以在上课伊始,笔者提出了特别节日——“学雷锋纪念日”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
之后的课堂上,还进行许多关于“节日”“生日”“纪念日”“日历”“月历”“年历”“星期数”等一些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深入研究。这样的设计,扩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有效地将课内、课外的知识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结合起来,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开放、多元的空间来学习本节课知识,教学效果更好。
二、由答疑解问贯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片段二】小组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师:刚刚我们初步观察了“日历”“月历”和“年历”,那么你们知道“年”“月”“日”三者的关系吗?“年”与“月”有什么关系呢?“年”与“日”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深度探究。
学生观察发下去的各年年历,带着研究单(见图1)上的问题,自主探究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开展自主探究[2]。在学生有了前面部分认识日历、月历、年历的基础后,笔者直接让学生带着研究单上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并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发现、思考。同时,因为不同小组学生拿到的是不同年份的年历,所以学生会产生新的疑问:为什么12个月天数不同?哪些月的天数相同?不同年份二月的天数有时候相同,有时候不相同是为什么?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探究过程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记,提出的这些问题恰恰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之后,笔者和学生一起解决这些问题,这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
针对学生提出的“2月份的天数为什么这么少”,笔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他们课后去查询资料或者上网搜索古罗马历法形成的相关知识。“带着问题上课思索——换个问题下课再思考”这样的方式,在我们的课堂上已经成了惯有的模式。学生也会在一次一次的思考中成长起来。
三、将知识学以致用,鼓励学生深化新知
【片段三】自主记忆大月、小月分别是哪些月份。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你有办法记住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吗?
生:(观察发现)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师:不看研究单和年历,你能很快记住大月、小月是哪几个月吗?
生1:7月之前的单数月都是大月,8月之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生2:7月之前的双数月都是小月,8月之后的单数月是小月。但是2月份很特别,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
最后,师生小结单数、双数记忆大月的方法:“要找大月你记住,七月八月连着数;七月之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加上一年级对单数、双数的认识,及时进行总结,编出了这种记忆大月的方法,非常实用,及时深化了对大月、小月知识的认识。
【片段四】巩固练习:警察叔叔怎么看出身份证是假的呢?
师:警察叔叔火眼金睛,仅凭这一张身份证就怀疑这个人是犯罪嫌疑人。你知道,警察叔叔是怎么看出来的吗?(PPT出示身份证)
生:身份证上显示的他的出生日期是6月31日。但6月是小月,只有30天,哪来的6月31日?所以这张身份证肯定有问题。
学生结合所学的大月、小月的知识,很快找出了问题的所在,一个个为自己“查”出了犯罪嫌疑人而欢喜雀跃,学习成就感爆棚。
【片段五】巩固练习:“巧克力能吃吗”。
2019年恰逢猪年,笔者设计了小猪佩奇、乔治郊游的情景,并让学生针对“巧克力能吃吗”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师:乔治和佩奇两只小猪争吵不休,到底巧克力有没有过期,究竟能不能吃呢?
生:要看下巧克力的生产日期才能确定能不能吃。
师:(PPT出示)生产日期是2018年1月1日。能确定了吗?
生:不能完全确定,还要看一下巧克力的保质期是多长时间。
师:(PPT出示)保质期是一年。现在能确定了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巧克力过期了,不能吃啦。
师:请你说说是怎样想的?
生:生产日期是2018年1月1日,保质期只有一年。也就是说,到今年2019年1月1日就到期了。而今天已经是2019年3月5日了,早就过期不能吃啦。
师:你们分析得非常正确。掌握了年、月、日的知识,以后我们在购买物品的时候要多观察、勤思考,避免购买到过期的商品。
年、月、日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课堂中无论是利用已有知识深化对年、月、日的认识,还是巩固环节中应用年、月、日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都体现了学生学以致用、灵活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潜力不仅在于掌握了多少数学知识,更在于其是否会运用数学知识、数学策略、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巩固练习环节,笔者设计了“伪造身份证”和“巧克力过期”这两个与生活实际既有关联,又能让学生利用今天学习的“年、月、日”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情境。这样的设计不仅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开放性,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在这样一次次的练习中更加灵活、深刻、严谨。
纵观这一节课,对于“年、月、日”的认识,学生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联想到某些类似的课题,很多教师因为怕麻烦而直接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单纯复述、机械记忆,而不是交出“自主權”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实在是可惜。
结 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本课的设计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构成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很好地掌握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有效地提高了“问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十——创新意识[J].小学数学教师,2015(06):12-18.
作者简介:芦池(1982.10—),女,江苏扬州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致力于小学低龄段儿童数学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