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华 聂凌燕 张莉
内容摘要:《离骚》塑造了忧国忧民、坚持操守、直面人生、上下求索、品格峻洁的抒情诗人形象,这是一个不朽的爱国者、理想的守护者、奋力的探索者、完美人格的追求者,对高职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探索精神、塑造内外兼修的人格修养等极具参考价值。
关键词:离骚 人物形象 大学生 人格修养
经典文学作品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在具备丰富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的同时,更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蕴含丰厚思想,在实现学生修身、明德、做人等人格修养教育上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一.高职学生非健康人格修养亟需改善
高职院校立足地域办学,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基地和员工摇篮,可以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行业、企业发展的各项进程。
新时代不仅对高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提出精准、高深的要求,更把正确、豁达、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复杂、多元的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不再是精神家园的一方净土。随着互联网在高校中的普及,一些大学生已经出现了诚信丧失以及认知模糊等的道德人格缺失现象。现实世界世俗化、物质化的价值取向,普遍快餐化、娱乐化的文化氛围,导致部分高职学生非健康人格的萌生:智商高但缺少做人做事的智慧,知识不少却没有真正的思想,知晓文化但缺乏基本的自我修养,抱怀揣欲望但没有理想的指引,追求目标但却信仰迷茫,空有青春却不懂热血飞扬……
而“职业性”“实用性”的特色,又会使这些人格修养随着毕业生们陆续走向工作岗位,最终放大并折射到社会生活的层层面面:爱国情怀淡薄、集体观念不强、存在逆反心理、缺乏独立性、群体适应性差、抗挫折能力低、服务他人意识薄等等,甚至走向价值取向紊乱、责任意识淡化、日常行为失范等“三观失正”的歧途,成为学生成长成才和社会文明发展的严重障碍。
人生选择体现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时代是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培养高职学生高尚、健康的人格修养是学校教育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挖掘,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使毕业生踏入社会、后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能胜任专业岗位技术工作,更引导学生不断充实与发展自我,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二.《离骚》自我形象的启迪意义
诗人屈原饱经忧患,信而被疑、报国无门,其毕生心血倾洒在传世名作《离骚》当中,成为我国诗歌史上最激动人心而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篇章。
品读《离骚》,不仅把赏鉴作品表现手法、写作技巧作为学习对象,更把解析人物形象、反思个人作为学习的衡量标尺,引导学生在徜徉经典中经历一次道德洗礼,把从经典中汲取的体验、智慧、风尚等,运用在个人学习、家庭生活、崗位工作和奉献社会中。
(一)从《离骚》自我形象中感受爱国主义的永恒感召
《离骚》中的自我形象关注民众生存状况、立志革新振兴祖国,是一位有理想、有远见、刚正不阿、明于治乱的不朽爱国者。这一形象是我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伟大爱国者,构成数千年来爱国主义传统的文化原型与精神典范。
爱国主义是人格修养中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作为高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与蜕变“孕穗拔节”的关键时期,即将成为国家建设者的一员,在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拐点,要从《离骚》自我形象中感触到关注家国、关注民生的爱国情怀感召。
伟大祖国的建设需要大量技艺超群的优秀人才,包括大批将来直接工作在生产、服务一线的高职毕业生。在职业生涯谋划乃至个人人生的全过程中,必须具备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把重视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对高职学生来说,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才是真正践行爱国主义,当下的报国之举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把个人努力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建设祖国、创造历史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在热爱国家和关注民生爱国情怀的激励下、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前途的交汇点上实现个人的成长、见证人生蜕变。
(二)从《离骚》自我形象中体验崇高理想的价值引领
《离骚》中的屈原形象爱国忧民,却因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招来重重迫害和打击。但诗人决不随波逐流,依然求索真理、秉持正义、坚守理想与信念,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尚的追求理想、坚守信念的楷模。
作品中的屈原始终是自己命运悲剧和理想破灭的自觉承担者,他对坚持斗争的后果本就有足够的估计,仍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和坚守,仍不遗余力地去自觉承担。透过屈原用自己生命谱写的壮丽诗篇,我们看见了诗人骨血之中承载的是丰富的知识与学养,淬炼出的对真理和文明的永恒追求、对社会公正和人格独立的永恒追求、对伟大理想和崇高信仰的永恒追求。
理想信念正是人生的道德引领和精神向导,为人生指明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面对迅速发展和膨胀的传播技术、传播平台,高职学生要学会比较、鉴别和选择,通过树立正确的理想、确立坚定的信念在人格修养上不断完善。不仅仅把自己局限在“技能人才”的框架里,只强调对“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还要在敬业守信、勤勉尽责、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引领下提升自我素养。
高职学生要通过努力奋斗来掌握未来自己的人生航向,更要在关注国家命运、体验人民疾苦的基础上,突出对能工巧匠“工匠”精神和目标追求。“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职院校作为承载工匠人才培育的重要载体,更应该传承和发展"工匠精神",推崇精益求精、崇尚精品的价值观念,彰显遵从社会、敬畏职业、追求极致的人格修养。
(三)从《离骚》自我形象中领会九死未悔的探索精神
《离骚》中的人物形象对未来道路“上下而求索”,表现出顽强的斗争思想和不懈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塑造了直面人生、上下求索的奋力探索者形象。
黑暗的现实让诗人感到苦闷、孤独、愤懑,以至强烈的失望,在理想不被理解而且惨遭迫害的情况下、在内心极端痛苦的激烈矛盾中,诗人洋溢在《离骚》中的整个感情不单纯是悲观、悲哀,更多的是死而不悔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的是正义压倒邪恶、庄严压倒恐怖的刚毅不屈精神,展现的是一个再生的灵魂为实现理想而顽强追求、上下求索的动人情境:为了唤醒楚王,为了挽救国运,诗人上天入地寻求、探索拯救祖国的路径。
倡导屈原的人格精神和求索精神,目的是用当代人的眼光重新认识和发掘屈原精神对今人的启迪。在当今许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心态浮躁的背景下,诗人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尤其值得高职学生们张扬和继承。这些未来制造业的储备军们,将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面对现代社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大众对产品功能和品质提出了更多样化、个性化的追求,只有探求和创新技术、改进生产,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遵从规范向改革创新转变、从标准化向个性化定制轉变,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不断提高社会生活的品质。
(四)从《离骚》自我形象中学会内外兼修的完美人格
面对现实世界的苦闷、孤独、愤懑,诗人并没有屈服,而是反复申说对人格操守至死而不悔的决心,誓死保持人格的清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修美饰芳,嫉丑厌陋,体现诗人对峻洁心性、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显示了完善人格修为的无穷魅力。
《离骚》塑造了内美外修、峻洁高尚的完美人格追求者形象。这一形象“惊才风逸,壮志烟高”,“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可与“与日月争光”,也促使高职学生适应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展示出对从事的技术活动完美尊重、对内外兼修完美人格的崇尚。
高职学生们在未来岗位参与制作产品,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性报酬,而是在追求产品和个体自身的完美中体现自我的聪明和才智,通过完成对“人”与“物”的深度思索与契合,提升审美能力、丰富心灵直觉、塑造内外兼修的完美人格。
《离骚》中的屈原用生命去殉国家、殉理想,体现了伟大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也向后代人们昭示了:美的人格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失,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泯灭。《离骚》中的屈原形象以及它所代表的屈原精神,唤起了人们灵魂深处的警醒和自觉,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和民族精英,成为我们民族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必将会泽被子孙、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1]孟凡琦.浅析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缺失与重塑[J].新丝路(下旬),2016,(12):95.
[2]王晴.屈原和庄子的人生选择——以《离骚》和《逍遥游》人物形象的选取为例[J].理论观察,2015,(9):130-131.
[3]周微 宋田田.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1):43-44.
本文系潍坊职业学院2018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项)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3)。
(作者单位:潍坊职业学院通识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