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曦微 李 凡 王 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成都,610041
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右下颌角多发暗红色斑疹伴刺痛1年余于2019年10月至我科就诊。患者1年前发现右下颌角多个暗红色斑疹,最大约2 cm×2 cm,伴刺痛,光照、温度升高时痛感明显,先后于外院诊断为粉刺、疱疹、盘状红斑狼疮等疾病,并予以患处外涂糖皮质激素乳膏、米诺环素乳膏等治疗,皮损无好转,且范围逐渐扩大,累及颊部。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无类似疾病家族史。系统性检查未见异常。
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面部下颌区域散在多个暗红色斑疹,表面光滑、边界不清,触之质韧,无触痛(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散在毛细血管小叶成簇状分布,小叶内可见内皮细胞紧密排列,形成不规则管腔。内皮细胞大小一致,无异型性。部分小叶周围可见扩张淋巴管(图2)。免疫组化染色:血管内皮细胞CD31(+),CD34(+),D2-40,SMA灶状阳性(图3)。
图1 右下颌面部多发暗红色斑疹、斑片 图2 2a:真皮内散在成簇毛细血管小叶,小叶周围见扩张淋巴管(HE,×100);2b:小叶内见梭形细胞紧密排列,无明显异型性(HE,×400)
图3 3a:CD34阳性(SP,×200); 3b:CD31阳性(SP,×200);3c:D2-40局灶阳性(SP,×200);3d:SMA局灶阳性(SP,×200)
诊断:丛状血管瘤。患者拒绝治疗,目前随访中。
讨论丛状血管瘤(tufted angioma,TA)是一种少见的血管良性肿瘤,1949年Nakagawa首先报道,并命名为Nakagawa血管母细胞瘤,1976年被Wilson Jones首次描述为丛状血管瘤。
TA通常在5岁以前发病,偶见于成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好发于颈部、躯干上部,也有报道发生在口腔黏膜、大腿和肢端[1-3]。临床表现常为形状大小各异的紫色或暗红色斑片、丘疹或斑块,可触及皮下结节。部分皮损处可有多毛、多汗的表现。少部分患者有疼痛感,可在日晒后加重,推测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肌上皮细胞收缩有关。本病生长缓慢,最终稳定在一定大小,尚无恶变报告。部分儿童可在6个月到2年内自行消退。TA还可伴发卡梅综合症(Kasabach-Merritt syndrome,KMS),KMS是一种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少见凝血病,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故诊断为TA的患者需要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部分学者猜测与高水平雌激素刺激血管增生有关[4]。有学者将丛状血管瘤视为一疾病谱,并根据预后的不同简单分为无并发症的TA、无血小板减少但伴有慢性凝血障碍的TA、伴有KMS的TA[5]。
本病确诊主要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典型表现是由上皮样或梭形细胞组成的毛细血管小叶呈“炮弹状”散在浸润真皮各层,边界清楚,周围常绕以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小叶内可见含有红细胞的狭长裂隙,外周常散布一些扩张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无异型性。本病需要与鲜红斑痣、婴儿血管瘤、卡波西血管内皮瘤、化脓性肉芽肿、细菌性血管瘤、小汗腺血管错构瘤等鉴别。有研究发现D2-40在TA和卡波西血管内皮瘤的不同表达对于鉴别两者有重要意义,在丛状血管瘤中,D2-40仅在血管小叶周围扩张的淋巴管中表达,在簇状增生的毛细血管内不表达,而卡波西血管内皮瘤恰恰相反[6]。本例患者的D2-40在外周扩张的淋巴管灶性表达,而在毛细血管小叶内表达阴性,支持TA的诊断。
小病灶可用手术切除[7],冷冻疗法、电子束照射和脉冲染料激光等也有一定疗效[8]。系统以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手段,但不良反应多,易复发,不推荐作为首选方式[9],其他有效治疗包括长春新碱、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等。有多例报道称口服西罗莫司疗效确切,且能有效遏制KMS的发生发展[10]。但此病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由于本病呈良性进展,且有自发消退倾向,故也可选择不予处理,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本例为成年患者,皮损发生于面部,临床罕见,易误诊,组织活检后确诊。患者属无并发症TA,拒绝治疗,目前继续随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