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园所共成长 让梦与爱齐飞
——访徐州市云龙区潘塘教育幼儿园园长孙晋玲

2020-09-24 08:38:04
好家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园所徐州市幼教

本刊记者 丛 蓉

园 长 名 片

孙晋玲,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1年参加工作,曾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3年被评为“云龙区学科带头人”,2016年被评为“徐州市学前教育优秀个人”,2018年1月被徐州市公安局授予嘉奖,2018年9月被评为“云龙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徐州市云龙区潘塘教育幼儿园是一所省优质幼儿园。步入园所,园内景致别具一格,拥有先进、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各类大型玩具配备齐全、设置合理,整体布局渗透着人文关怀和浓厚的文化气息。“我们园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园所。”园长孙晋玲笑着介绍,“在幼教行业,我也算是年轻人,入行7 年来,我是与我们园共同成长起来的。”

一、追寻梦想,从零开始

2013 年云龙区教育局新开办6 所公办幼儿园,在全区中小学中层领导中招聘园长,孙晋玲怀揣着儿时的幼教梦想,报了名。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很多同事的反对,因为转岗幼教行业对她而言意味着一切要从头开始。孙晋玲深信教育是相通的,她坚信自己能在幼教这片土地上地绽放得更加绚烂。她潜心学习,顺利通过考核,从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教科室主任转岗到了潘塘教育幼儿园园长岗位。初到潘塘教育幼儿园,园所只有3 个人,且满地狼藉,但是孙晋玲深深地意识到环境创设是一种隐性课程,应创设“让每一块墙壁会说话,每一寸土地能育人”的园所环境。为了给幼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孙晋玲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加班加点,对园所环境进行精心创设和布置,给幼儿们营造了一个集美观、实用、操作性强于一体的园所环境。

在建设园所的同时,孙晋玲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园长,为了做一个真正合格的幼教人,她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走上园长岗位以来,她有多篇案例和论文发表并获奖。潘塘教育幼儿园多次接待参加“国培班”的园长和市内其他区县幼儿园园长来园参观学习。如今,潘塘教育幼儿园已成为“教师有专长、孩子有个性、办园有特色”的现代化幼儿园,先后获得徐州市平安校园、徐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徐州市学前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短短几年,孙晋玲就带领潘塘教育幼儿园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开拓,做到了从有到好的坚持,实现了从好到精的超越,完成了从“初色”到“出色”的转变。

二、特色发展,智慧成长

孙晋玲认为园所理念是幼儿园的灵魂,课程则是幼儿园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于是,她认真分析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结合园所实际和本区域的自然资源,认真听取多方专家、领导和同行的意见,最终确立了“让每一个生命都与众不同”的办园理念,也始终坚守“回归儿童本真,打造幸福童年”的核心价值观。

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孙晋玲很快就带领教师团队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他们根据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特点,全面构建幼儿园课程。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究身边常见的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让“习以为常变新鲜”,将感官体验和身体参与融入幼儿游戏,达到培养幼儿认识自然、珍爱生命的目标。如今,观察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和小树比身高、给小树挂牌等活动,已成为幼儿园的日常课程。

作为一所新幼儿园,环境和设施均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孙晋玲从“生本理念”出发,鼓励教师、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设计和筹划,完善园内自然生态环境。园所南院西侧建造了融沙池、水池、泥池、砖池于一体的自然体验区,并辟出一面涂鸦墙,让幼儿体会融入自然的乐趣;园所东侧设有戏水区、攀爬区、养殖种植实践区、轮胎游戏体验区等活动区,让幼儿探究自然奥秘;操场上打造了有木桩和麻绳的攀爬自然探险区,充分满足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等身体发展的需要,让幼儿们的天性得到释放。

2020 年6 月,幼儿园与潘塘社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秋水湾”景区合作,打造户外教育实践基地。孙晋玲介绍道:“‘秋水湾’所倡导的‘享受健康生态’‘体验农耕生活’‘再现农耕文化’‘集体协作劳动’等理念,与幼儿园重视生活教育、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目标高度契合。在这里开展‘生态自然,生命成长’亲子实践活动,可以为幼儿和家长提供‘自我发现’‘互相发现’的契机和‘自我发展’乃至‘共同发展’的机遇。”

孙晋玲认为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大班毕业并不是幼儿教育的终点。因此,大班孩子毕业后,她也经常与家长们沟通,发现了孩子们升入小学后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孙晋玲带着这些问题深入课堂,发现幼儿园教师常用儿童化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所学内容,但是小学教师惯用书面语,且幼儿园的规则教育也没有注重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孙晋玲决定指导教师们利用绘本阅读助推幼小衔接。例如,为了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园所在教室内创设读写区,提升大班幼儿的读写能力;又在走廊内创设阅读角,为幼儿专注阅读提供弹性作息时间;为了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创设与绘本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并且布置适宜的阅读任务,提升了幼儿的规则意识;为了帮幼儿逐步熟悉和理解书面语言模式与表达方式,制定多种绘本讲述方式,如倒叙、空白页讲述等,帮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理解绘本语言,为幼小衔接奠定基础。这些隐形的幼小衔接措施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都市晨报》也在全市推广了潘塘教育幼儿园的幼小衔接经验,使其成为潘塘教育幼儿园的又一大教育特色。

三、以爱为本,成就团队

孙晋玲认为,园所管理最核心的任务是将每一名教师都培养成有情怀的教育人。作为一所新园,潘塘幼儿园的教师大多为年轻教师,还有一部分为聘任制教师。面对这支水平参差不齐的保教队伍,孙晋玲认为给他们指引好人生方向并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十分重要。在提高教师生活质量,给予他们认同感的同时,孙晋玲鼓励并带动教师们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掌握优秀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让他们提升自己的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

孙晋玲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她注重团队学习的力量,“头脑风暴法”是她常用的工作方式,集体教研则是她带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孙晋玲主张以大、中、小级部为单位开展教研组活动,选择德、能、勤、绩过硬的教师担任组长,通过组长的半日活动示范课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引领作用。另外,教研组还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开展“一课三研”“一课多研”实践研究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实践和反思调整的能力。一直以来,孙晋玲还将课程故事等微课程建设作为重点来抓,让全体教师积极投身到以“生命、成长、探索”为主题的课程故事研究中。园所的课程故事先后在区“四季论坛”、与常州合作的“五月花之约”活动及西北师范大学国培班上进行分享交流,得到与会专家和同仁的一致好评。教师们及时总结经验,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江苏省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和案例评选中表现突出,共有11 名教师获省二等奖,2 名教师获三等奖;在徐州市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评选中,5 名教师获一等奖;另有10 余篇文章在国家级、省级报刊上发表。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过程中,潘塘教育幼儿园以双优的成绩通过省级验收。近几年,园所很多聘任制教师也考上了编制。谈及教师的未来发展,孙晋玲说:“一些聘任制教师考上编制离开了园所,我既不舍又为她们高兴。舍不得是因为和她们相处了几年,工作上配合得非常默契;高兴的是教师成长了,成为在编教师,能更好地为孩子和家长服务。”一个好园长,要有让教师飞翔的胸怀,孙晋玲正是这样的园长。

在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的同时,孙晋玲也在不断强化对教师服务意识的培养,提醒教师要时刻为家长着想,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短短几年,孙晋玲凭借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理念,不断提升“潘幼”品牌,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记 者 后 记

园长是幼儿园的灵魂,是幼儿园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智慧的园长善于利用幼儿园的教育优势,发展教师团队,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并成就优秀的幼儿园。和孩子、教师、园所共同成长,是孙晋玲园长在幼教工作中感到最幸福的事。相信在孙晋玲园长的带领下,潘塘教育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必当凝神聚力,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克服新困难,谱写新篇章,将潘塘教育幼儿园打造成让家长满意,幼儿开心,社会放心的成长乐园。

猜你喜欢
园所徐州市幼教
徐州市深入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学苑教育(2016年23期)2016-03-02 09:42:51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
幼儿100(2016年36期)2016-02-28 21:26:39
徐州市工程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