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以琼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學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营造出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是师生间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课堂效率
和谐的课堂让学习变得不再枯燥,学生对待学习更加主动,可以保证教学目标有效实现。反观如今的很多课堂,还保留着原来的模式,导致学生上课走神、开小差,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而有了活跃的气氛,学生的主动性往往更高,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也会更加积极。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可以有效提高听课效率。任何学科想要提高课堂效率,都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和谐课堂,语文亦如此。
一、把宽松的氛围带到课堂里
传统教育观念下,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不能有任何活跃课堂气氛的举动,其实不然,小学生还处在相对好玩的阶段,他们更向往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再被束缚,畅所欲言,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1.面对学生保持微笑
没有人愿意天天面对着“扑克脸”,学生亦如此,教师想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的形象没有错,但是要张弛有度,尽量以和蔼友善的形象面对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时面带微笑,让学生觉得教师很好相处,愿意与自己做朋友,拉近师生间距离,真正把课堂变得和谐。
2.课堂中也需要游戏
好玩、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作为教师,不能束缚他们的天性。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天性,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活跃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将课文中的情节演绎出来,在学习《将相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表演,每个小组都可以根据课文改编,将这段故事演绎出来。通过对三个成语故事的演绎,让学生经历将相之间从不和到和好的过程,感受到蔺相如机智勇敢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加以奖励。这样的形式比教师的灌输更有效果。
3.课堂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经常记录下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然后运用到作文中去,在学习课文时,也要紧贴生活。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先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课文,比如:“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乱扔垃圾、破坏花草等不文明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对地球造成什么伤害?”在讲完这篇课文后,组织学生制作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海报,然后张贴到学校或社区的布告栏上,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捡塑料瓶,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语文也无处不在,逐渐激发出对语文的兴趣,课堂也更加和谐。
4.学生需要教师的鼓励
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期盼和鼓励,适当的鼓励不仅会增加学生的信心,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多回答问题,即使学生答错,也要鼓励这种勇于表现的行为。在这种氛围下,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有助于营造出和谐课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创造和谐语文课堂的具体方法
1.营造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对学生今后的世界观、价值观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跟教师亲近了才能真正跟教师静下心来学习。如果学生和教师间存在着隔阂,那课堂教学就无法顺利开展。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时帮助无法自己解决问题的学生,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带动学生,创造出和谐良好的氛围,用友爱的形象吸引学生。
2.加强课堂管理,调控课堂节奏
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空间管理,让学生都在自己的视野里,方便互动和交流。在时间上,把握课堂的最佳时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小学生的专注力,看到有学生走神散漫时,及时改变讲课方式和节奏,平缓和高潮穿插进行,让学生感觉到一节课下来既不是很累,也没有走神,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3.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停留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还要启发他们质疑和提问的思维。例如,《蝙蝠和雷达》是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这种文章可以很好地开阔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根据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电脑上搜索有关知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向其他学生提问。这样学生不仅能自己动脑思考,还能让其他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人人举手问问题的良好氛围。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现代化,使得师生的追求发生改变,不再追求传统、严肃的课堂。不管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都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改变学生课堂教学中消极、被动的状态,以授之以渔为旨归,激活和谐课堂教学,真正把和谐课堂落到实处,促进小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艳.建构和谐课堂氛围:实现有效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