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莉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读写分离”情况,深入地探讨课堂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的点,以加强教师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从而采取读写结合的有效方法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结合点;写作能力
读和写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策略。读写结合是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寬最早提出的,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来改善当前写作教学的低效现状。教师在平时要善于挖掘读写结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切实提升写作能力。
一、精确找准文本模仿点,仿写重点句式段落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点确立,应该先找准阅读文本的模仿点,从课文中的重点句式开始,循序渐进地过渡到段落或者篇章的模仿,包括课文表达的主题、篇章结构的安排等。
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第二自然段中有个长句“漓江的水真静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带领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反复阅读并感受句子特点,进行排比和比喻句的练习。还有《穷人》这一课第9~11自然段是心理描写,心理活动变成了类似情节的跌宕起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出这一点,然后再指导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再如,《燕子》这篇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是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展开的,作者通过对羽毛、翅膀、尾巴生动的描写勾画出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按照这一写作方式描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貌特征。这对训练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大有裨益。
二、善于捕捉文本空白点,启发想象组织练笔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之处,在于充分依托阅读文本来深入挖掘读写的结合点,有计划地开展读写训练。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主题丰富,文质兼美且意蕴深刻,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其中一些课文的表达还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对于这类课文,教师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当中,善于捕捉文本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空白点,借此机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结合对文本阅读后的感受,自己填补空白。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题目虽然有“父”和“子”,但是作者却在文中运用了较多的笔墨描写父亲,而对儿子的描写就显得比较单薄。针对这一写作特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读写结合点,因此布置了一个课堂小练笔,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写:36个小时,你认为七岁的阿曼达是怎样熬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想些什么?会不断地对自己和朋友说什么?
此外,教材上还为学生配备了很多颜色丰富的插图,这也是教师开展读写结合挖掘空白点的地方。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没有重视插图的作用,往往一带而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借助插图来开发新的读写结合点。如教学《去年的树》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发现课文最后写鸟儿两次面对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但是文中没写鸟儿心中想说的话。为此,笔者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插图上的鸟儿的神情,然后再结合课文的描写,展开合理的想象:鸟儿两次看灯火,分别在说什么。有学生写道:鸟儿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你能听到吗?”也有学生写道:“树朋友,虽然你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但是你依然是我的好朋友,明年我还会来看你的!”在补写过程中,除了练笔之外,学生还能进一步体会到朋友之间至死不渝的真挚情感。
三、把握时机找准联系点,在思辨处激活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读+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把握阅读和写作有机联系的结合点,有目的地展开训练,这样才会呈现出最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存在争议的地方,寻找一个突破口,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笔者在教学时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文中父母亲不同方式的爱有着不同的看法。对此,笔者让学生以“哪种教育方式更适合自己”为话题,将自己的观点清楚地写下来,借此激活学生的思辨思维,并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他们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是个例子,而结合这个例子,在读写结合中可聚焦学生的写作能力养成并成为其重要抓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应该认真研读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读写结合点,从模仿重点句式开始,循序渐进地掌握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了解篇章结构的布局;善于利用好教材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组织课堂小练笔;同时找准读写联系的好时机,借助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争议的现象,促使学生围绕某一特定话题进行写作,培养思辨思维。掌握上述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定能从多样化的阅读文本中挖掘出更加有价值的资源,助力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雪花.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88.
[2]尚立宽.把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