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敏贤 罗欢 叶蓝蓝 何采鸿 周传东
【摘要】 目的 分析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20例接受胃食管反流病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胃肠道超声造影进行诊断。以5 min为单位,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反流次数以及反流时间。结果 常规组5 min内反流时间的病理性反流占比为10.00%, 观察组5 min内反流时间的病理性反流占比为85.00%。观察组5 min内反流时间的病理性反流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5 min内反流次数的病理性反流占比为25.00%, 观察组5 min内反流次数的病理性反流占比为90.00%。观察组5 min内反流次数的病理性反流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断中, 胃肠超声造影能够清楚的检测到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胃肠超声造影;胃食管反流病;诊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3.021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指胃食管由于与胃液之间产生过度接触或是暴露于胃液之中, 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症以及人体食管黏膜受到损伤。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因素较多, 其中不仅包括人体食管本身的抗反流机制出现缺陷, 同时还有可能是由于食管外的多种机械因素出现功能紊乱而导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胃灼热、胃反酸、吞咽困难、吞咽存在一定的疼痛感等[1]。临床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方式很多, 胃镜是主要诊断方式, 但是由于胃镜属于植入性器械检查, 患者的接受度不高。本研究中, 为分析胃肠超声造影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可行性, 对本院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展开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9月收治的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20例接受胃食管反流病检查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组。常规组中男14例, 女6例;年龄17~68岁, 平均年龄(40.34±15.19)岁。观察组中男13例, 女7例;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41.16±14.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反酸、胃灼热以及吞咽困难等症状, 且均接受胃镜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 同时患者存在消化道溃疡史以及食管疾病史。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人员均为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胃肠超声造影进行诊断, 造影设备采用迈瑞Dc-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选用电子凸阵探头, 探头中心频率控制为5.0 MHz, 同时应联合使用自然组织谐波成像技术以及优化程序, 使超声诊断图像的质量能够得到提升, 本次超声造影中的造影剂选用超声助显剂。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方法:于早晨叮嘱所有受检人员禁食8 h, 禁饮4 h。在进行检查前首先应调制造影剂, 使其保持500 ml的均匀糊状液体, 利用开水进行调剂, 等待其冷却至35°以下, 护理人员叮嘱受检者服用造影剂, 随后立即接受超声造影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 检查人员应当根据受检者的实际体质状况合理为其选择检查体位, 根据胃部的各个部位顺序进行逐一检查, 确保造影图像中的腹段食管以及贲门结构能够清晰显示, 同时要能够对受检者的腹腔段食管蠕动情况进行动态的观察, 还应当观察造影剂在体内通过是否存在滞留现象, 管壁是否存在增厚现象, 黏膜层是否存在破溃中断的现象, 观察管腔的狭窄度, 并对腹段食管以及贲门持续进行5 min左右的观察, 如有必要则应联合使用加压试验以及瓦氏试验, 对5 min内参与研究的人员出现反流状况的时间以及次数进行记录。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以5 min为单位,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反流次数以及反流时间。反流次数分为0、1、2、3、4~5、>5次;反流时间分为0、1~2、3~5、6~8、>8 s。在采用胃肠超声造影进行检查时, 5 min内反流次数≥3次、反流时间≥3 s时大多属于病理性反流, 而如果5 min内反流次数≤2次、反流时间≤2 s时则大多属于生理性反流[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5 min内反流时间的病理性反流占比为10.00%, 观察组5 min内反流时间的病理性反流占比为85.00%。观察组5 min内反流时间的病理性反流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5 min内反流次数的病理性反流占比为25.00%, 观察组5 min内反流次数的病理性反流占比为90.00%。观察组5 min内反流次数的病理性反流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具有复杂的临床症状, 并且疾病缺乏特异性, 在诊断过程中如果仅凭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难以对病理性胃食管反流以及生理性胃食管反流进行准确区分[3]。现阶段的临床诊断中, 必须采用综合诊断技术才能确诊, 在临床诊疗中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 吞咽痛苦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时, 都应当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病,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方式, 确保诊断结果准确[4]。
胃肠超声造影诊断方式主要是通过利用造影剂形成不同的物质密度差, 利用超声对正常组织以及病变组织进行辨别[5]。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断中胃肠超声造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对胃溃疡、胃癌等疾病进行诊断时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具有较高的操作技术性, 因此, 该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也有所提升。胃食管反流病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 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6]。在临床诊断中, 可以利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法诊断该疾病, 但是由于大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非糜烂性反流, 因此, 对患者的检查结果可能会呈现出假阴性, 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准确率大大降低。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指患者胃内容物出现反流现象, 流至患者食管内, 如果情况较为严重, 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反流性哮喘, 甚至有可能出现夜间窒息等情况,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均会产生影响[7]。胃食管反流病较为常见, 大部分人会在餐后出现偶然一次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临床将该症状称为生理性反流, 但是如果患者发生反流的频率较高, 并且反流时间较长时, 应尽早接受相关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诊断方式很多, 胃镜为最常见的一种诊断方式, 胃镜检查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判断, 但是该检查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并且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较为痛苦, 但胃肠超声造影的操作较为简单, 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 能够快速诊断胃食管反流病[8, 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常规组5 min内反流时间的病理性反流占比为10.00%, 观察组5 min内反流时间的病理性反流占比为85.00%。观察组5 min内反流时间的病理性反流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5 min内反流次数的病理性反流占比为25.00%, 观察组5 min内反流次数的病理性反流占比为90.00%。观察组5 min内反流次数的病理性反流占比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论证明, 采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能够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准确诊断, 其应用价值不可否认。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属于无创检查, 且费用较低, 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通过利用图像提示能够对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症状进行明确显示。除此之外, 医生通过观察造影图像, 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情况, 指导患者保持合适的检查体位, 结合自身的临床诊断经验, 能够使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检出率得到明显提升, 证明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中能够作为初步检查方式。
综上所述, 在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过程中利用胃肠超声造影进行诊断, 初检筛出率较高, 但是在临床上针对部分症状较为严重需要进行深入检查的患者而言, 该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建议使用, 因此, 在临床诊断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 汪军虎, 曹利利, 陈小军, 等. 胃超声造影对胃部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35):165-168.
[2] 马慧, 王瑞霞, 郑敏娟, 等. 胃窗超声造影对胃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分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10):1209.
[3] 毛建强, 曹宪伟, 邢雪峰, 等. 口服胃腔超声造影检查对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诊断应用.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6, 25(12):1083-1084.
[4]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吾布力卡斯木·吾拉木. 腹部放射学协会(SAR)注重疾病小组共识声明:食管钡餐造影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17, 4(1):1-6.
[5] 吴梦洁, 胡彧, 杭菁, 等.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诊断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9, 21(8):561-564.
[6] 张静芳, 韩秀清, 胡海燕, 等. 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6, 25(8):877-880.
[7] 方玉蓉, 胡燕华, 周诗琼, 等. 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辅助诊断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病的初步验证.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 30(7):504-507.
[8] 张文缙, 杨赞峰, 刘旭静, 等. 胃窗超声造影在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诊断中的应用. 河北医药, 2016, 38(20):3154-3156.
[9] 薛恒, 葛辉玉, 苗立英, 等. 超声造影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5, 24(1):88-90.
[收稿日期:20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