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与《治河图略》

2020-09-23 07:52郭恒茂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0年9期
关键词:河图委任治河

郭恒茂

历史上,黄河下游地区决口改道频繁,洪患频发。为消除黄河决堤隐患,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历代有识之士都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元代王喜撰写的《治河图略》便是研究成果之一。

《治河图略》约成书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河工程图说。书的前半部分为禹河之图、汉河之图、宋河之图、今(元代)河之图、治河之图及河源之图,图后附图说进行说明,后半部分为治河方略与历代治河总论,是研究元代认识黄河、治理黄河的重要史料。

关于王喜其人,在收录《治河图略》的《钦定四库全书》提要中,以“爵里无考”四字概括。爵里即官爵和乡里,可见其并非封疆大吏或出身显赫的世家大族。从其书稿架构与娓娓道来的叙述,可以看出王喜本人深谙地理,饱读诗书,熟悉黄河变迁与历代治河重大事件,是一位留心时事、鉴古思今,对治水有深刻认识的汉族官员。

《治河图略》的写作背景,大致是在元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于白茅堤(今山东曹县白茅集一带)决口,朝廷委派大臣访求治河良策,大多数人“但知河之为害,而未知其所以为害”。此时,王喜撰写此书,进言献策,提出浚旧河、导新河、专委任、优工役等治河方案。

王喜认为,大禹治水成功在于疏九河入海,气分则缓,势分则弱。汉代能息灾弭患在于屯氏河分流了黄河主流。宋代黄河的安澜在于黄河下游分为了南清河与北清河。他认为,元代黄河的治理,其一应疏浚旧河,使向南流入淮,复走故道。其二应利用黄河北流之势,导流入济水并部分利用会通河,使之北流,以杀其势。实现以南北并流的方式,削减上游来水,實现下游安澜。

纵观王氏全文,其主要治水思路在于疏浚河流、分泄水流。在提到河流浚修的重要性时,他把河流比作人的血脉,流通则无病,血脉壅滞则病生。在叙述分泄水流时,他用禹播九河、汉分屯氏河,宋代分南、北清河的例子,将河道上游比作百钧之物,若下游一个出口,如同一人举百钧之物,力不能支,若下游两个出口,则如同两人举之,绰绰有余。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要实施上述治水思路,关键在人。王喜进而提到要专委任、优工役。专委任,就是要选派明达、干练的大臣对黄河上下游防汛实行专管,并选派有学识、有才干的人员补充到防汛管理队伍,从而实现让专业的人专职去治理黄河。优工役,就是要选派青壮年劳动力做河夫,作为长期用工,在他们遇到疾病、工伤等情况时,由政府给予医疗并给予一定的抚恤,使他们安心工作。连年遭水灾的地区,也要给予赈济,帮助他们复业。给予出身社会底层的河工最大限度的关怀,体现了王喜关注底层群众疾苦的一面,又反映出王喜是一位长期关注底层百姓生存状态的基层官员,这也正是“爵里无考”的原因。

此书名为图略,以图的形式展示了历代黄河的变迁,给后人在认识黄河、研究黄河方面提供了直观的学习和参考。由于未使用比例尺,存在比例不得当的地方,再有就是地标标注方面,如“今河之图”中会通河、通惠河的标注存在标注不准确的地方。虽然有一定的“瑕疵”,但此书仍不失为研究元代治河的经典著作,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参考。

猜你喜欢
河图委任治河
适航委任代表管理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
汉代谶纬界对“河图”“洛书”概念的重整
——兼论“汉无河图”通说中《河图赤伏符》的官方定位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治河论》浅谈
劳永生当一日总裁
《文心雕龙》对“河图洛书”的接受
山河万里,天地为歌
Perkins委任新亚洲区销售及分销总监
保留至今的我国最早的一篇比较全面的治河文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