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红
明清以后,黄河水神的形象不再是龙王一统天下。在沿河居民、渔夫、船工、治河官员与河工中,普遍崇信由治水有功者转变的“大王”。焦作黄沁河沿线重要堤防与渡口处多有大王庙,黄沁河交汇处的武陟县尤其多。
清康熙末年,黄河多次在武陟境内决口。雍正元年(1723年),黄河又决马营口,洪水直逼京津,成清王朝心腹之患。为治黄安民,雍正皇帝派众多官员到武陟堵口、筑坝。堵口成功后,雍正帝敕命于堵口处建造龙王庙宇。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初二日,皇帝御笔亲书碑文刻于庙内铜碑,内称“特命河臣于武陟建造淮黄诸河龙王庙”。雍正三年(1725年)元月二十四日,庙宇建成,河臣齐苏勒请求为神像开光。齐苏勒请求开光的主神并不是人们熟知的龙王,而是“金龙四大王”。这座“金龙四大王”的庙宇后来又被赐名“嘉应观”。
据清末《敕封大王将军纪略》记载,“金龙四大王”谢绪是地位最高、最早受到敕封的一位“大王”。谢绪本是南宋会稽金龙山人,元军攻入临安后,他奋然投江。传说,朱元璋率军与元军决战,谢绪显圣,令黄河水倒流,帮助朱元璋大获全胜。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敕封谢绪为“金龙四大王”,又封他为黄河水神。明清之际,每当黄河出现险情,皇帝便加封谢绪,至清代末年,谢绪的封号被加封至44字,远远超出了至圣先师孔子的封号。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前,武陟莲花池一直是沁河险段。此处的大王庙,据道光年间《武陟县志》:“金龙大王庙,在莲花池堤上,明万历庚寅年奉敕建,国朝康熙四十七年知县刘廷用重修。”另据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所立碑文:“沁桥之设,由来旧矣,往者桥在木栾店稍南,势属顶冲,每遇伏涨,辄以塌告,今移大王庙前……”
武陟西大原村堤脚旧时有大王庙,现存清嘉庆八年(1803年)六月所立石碑上说,庙内供奉的是黄大王、谢大王。黄大王本名黄守才,河南偃师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腊月十四日出生。他自幼失去父母,跟随当船夫的舅舅长大。他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曾潜心研读历代治水方略。黄守才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是治水济民。清顺治元年(1644年),黄河封丘段金龙口决口,粮道淤塞,黄守才被请去主持堵口,三天后使河水归入故道。黄守才去世后,先是民间为他修筑庙宇,清乾隆皇帝封黄守才为“灵佑襄济王”并祀“金龙四大王”。从此,黄守才就被百姓称为“黄大王”。
武陟木栾店文星街正对的沁河堤半坡,旧时也有大王庙。遇沁河涨水,庙里就有小蛇出现,人们都说是龙王显灵了。如今庙已不存,遗留有一通石碑,通高1.27米,宽0.59米,厚0.18米。上部镌刻:“烜赫云长,天心炎嗣,鸿毛厥生,泰山其义,既显香略,未酬香志,英风千载,崇祀百世。”下为阴线金笔刀法单线条刻关羽像,碑阴刻小斧劈皴山水图。文图作者均为周万书。碑侧刻捐款人姓名,落款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
武陟詹店村在清雍正以前是黄河堤防起点,村外堤脚下有一座大王庙,庙内所存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碑刻上记载有地方与河道官员集资建庙的情况;黄沁河交汇处的姚旗营村大王庙始建年代不明,供奉谢绪、黄守才、朱之锡、栗毓美四位大王。
朱之锡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以兵部尚书衔出任河道总督,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山阳(今淮安)境内柴沟、建义、马逻诸堤并溢,他驰赴清江浦筑堤堵口。清康熙元年(1662年),黄河秋汛发生一次大洪水,河决原武、兰阳、祥符及曹县石香炉,泛溢严重。朱之锡除饬济宁道方兆及堵筑石香炉口门外,亲至河南境堵塞西阎寨、单家寨、时和驿、蔡家楼、策家寨诸口。他还多次上疏对黄河岁修夫役、料物筹措、修守制度、河员职责和运河的管理运用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对整治河运,有不少建树。清康熙五年(1666年),朱之锡病逝,徐、兖、扬、淮一带群众称颂他的惠政,把他视为“河神”。清雍正元年(1723年),朱之锡被敕封为河神“朱大王”,沿河立庙,春秋祀祭。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追封朱之锡为助顺永宁侯。
栗毓美是山西浑源县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主持豫鲁两省河务。当年秋天,黄河北岸原武、阳武两汛串沟分溜,刷成支河,沿堤上下40余里,处处吃紧,险情严重,栗毓美亲到工地指挥抢险。这一带堤防,原不靠河,平时未备工料,若用秸埽抢护,堤段太长,不可能全线厢修。鉴于当时滩地民房被淹浸塌,房砖颇多,认为砖与石相仿,故决定收买当地民砖,试抛砖坝抢护,计自阳武板张庄至孙家堤30多里的堤段,经40个昼夜抢修,共筑长短砖坝60余道,从而挑溜外移,化险为夷。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二月,阳武三堡串沟过溜,逼近堤根,串沟宽一百二十余丈,深一至二丈,亦采用砖坝截堵串沟,不久淤为平地,效用显著。栗毓美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病逝任内,任河督虽仅5年,治绩卓著,死后道光皇帝向近臣说:“栗毓美办事实心,连年节省帑金数十万,一旦病故,诚为可惜。”后人为了纪念他,为他修建了祠庙,拜他为“河神”,称为“栗大王”。
武陟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沁河北岸有个大樊老口门,沁河多次在此决口。据当地人讲,大樊村东靠河堤有个大土岗,是过去堵口留下的。岗上有个河神庙,庙里头的石碑记的是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修沁河堤的事;村西靠河有一道旱坝,堤后也有个河神庙,也是过去的老口门;村南是个大口门,1949年堵口后留下个磨盘坝,上头有一棵大柳树,树下也有个河神庙。
孟州西南,元代修有小金堤,是黄河屡决之地,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水淹没田禾无算,城南小金堤陆续塌没”。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又修新小金堤。堤脚外也有一座大王庙,门额上悬挂的“总理江河”的日期为清道光九年(1829年)。
博爱县城内的大王庙,创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据碑文记载,山西临汾商人刘尚科在苏湖运货返回时,遇到大风浪,遂念诵大王经卷、祈求保佑,乃得到平安。为感谢大王神恩,他与同乡二百多名晋商集资修建了这座大王庙,当地的百余名商人聞之,也纷纷捐资共襄盛举。
在传承过程中,“金龙四大王”的神性从保安澜、护国家,进而发展成为商业神、平安神等,不少地方将其与关公并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