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社会各方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重要影响。识字能力作为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保障,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对此,文章将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分析,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优化调整剔除相关建议,促进小学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低年级;识字教学
识字写字作为写作与阅读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下,要求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需涵盖整个小学识字内容的一半以上,使得低年级识字教学面临教学任务重的问题,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逐渐成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发展趋向,传统的识字教学已然无法适应现实的教学需求。对此,文章将从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分析,旨在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方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成长。
一、 创设识字情境,培养识字能力
兴趣作为学生的最佳导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成长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在低年级识字教学构成中,针对识字情境的构建,教师需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小学低年级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应当明晰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情境构建的方式进行选择,以达到借助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目标;二是情境营造方式的选择,一般而言,针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情景营造方法主要包括课内情境营造和校内情境营造两种,课内情境营造主要是指语文教师借助多媒体或是游戏活动的方式所营造的语言情境,这种情境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诉求具有较高的贴合度。校内情境则主要是指语文教师利用校内资源构建的具有较大涵盖范围的识字情境,能够有效扩大识字教学的范围,打破传统识字教学在空间上的限制。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金木水火土”的相关内容时,针对识字情境的创设,实施流程如下:首先语文教师应当明晰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识记重点汉字并掌握其写法,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以此作为情境创设的方向保障;其次情境的构建,针对这一课时,笔者采用的是多媒体情境创设法,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教材视频的方式,提高识字课堂的生动性,引导学生在不求助教师的情况下,对重点汉字的读法与写法进行探寻,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标,此后再进行跟读与跟写训练,以加深学生会汉字的记忆;最后班级氛围的营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办班级黑板报,黑板报的主题为“金木水火土”,扩大识字教学的范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能感受到课内的识字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识字学习意识。
二、 拓展识字内容,丰富学生思维体系
识字教学内容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直观体现,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现具有直接影响。在扩展识字教学内容时,语文教师需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教材内容,教材上的内容偏基础,不仅符合学生的阶段特点,还与小学整个阶段的教学目标相贴合,对此,语文教师在拓展识字教学内容时,应当以教材本身为基点选取相近的识字内容;二是生活元素的融入,将学生的生活元素融入识字教学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识字教学内容的接受度,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场景歌”的相关内容时,针对识字内容的拓展,实施流程如下:首先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本身确立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并通过详尽讲授的方式,促进学生汉字记忆度的增强;其次在教授完课程内容之后,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互动问答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并以此作为是否进行拓展识字教学的重要依据;再者识字内容拓展,笔者班内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较高,对此,笔者组织了相关的课堂延伸活动,引导学生借助身边的物体编写一个类似的场景歌,如“一只小鸟”“一张椅子”“一位同学”等等,实现拓展学生知识体系的目标。
三、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作为核心素养下低年级识字教学实现的骨架支撑,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直接影响。针对识字教学方法的创新,语文教师应当格外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最为加强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多样原则,语文教师应当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度;三是实践教学,借助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条件。
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姓氏歌”时,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流程如下:首先教学方法的选择,结合班内学生的实际特点,针对这一课时,笔者选择的是小组活动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其次活动准备,笔者先对班内学生的姓氏进行统计,并将学生进行分组尽可能保证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姓氏不同,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条件;再者活动实施,通过播放“姓氏歌”音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听到自身姓氏的时候起立并跟着诵读,提升学生对姓氏的掌握度;最后课后作业,引导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是查阅资料的方式,收集我国的其他姓氏,每位同学二十个姓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提高,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成长皆具有重要影响。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识字教学的重点不再局限于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学生探究意识与语文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成长。但是,在實际的识字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得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偏低,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此,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以及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促进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优化发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玉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J].学周刊,2019(32):102.
[2]胡藏报.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J].学周刊,2019(31):101.
[3]林春菊.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J].学周刊,2018(36):96-97.
作者简介:
袁卫,重庆市,重庆市江津区夏坝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