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指的是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学生或者群体,为了达到一致的目标从而选择从行动上保持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小组间的合作指的是在课堂授课的大背景下,选择一种教学方式作为课堂授课的基本,授课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不动摇,积极推动各小组间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各群体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动力,从而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从而将以往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转换为学生为主体的局面,从根本上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一、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新课标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产生影响,同时还要将这一教学理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课程教育改革工作主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创新工作,不断追求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从根源方面解决当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的运用小组间的相互协作是当前课堂互动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小组间的相互协作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僵硬模式,虽然课程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开展,老师逐渐放松了对课堂的掌控模式,积极为学生提供发言和提问的平台,但是以往传统模式的陈旧思想并没有从学生的理念意识中剔除。
(二)不断树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学生们树立了一个积极进步的课堂氛围。从学生步入高中以来,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建立小组通力协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给高中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一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他们就会付出加倍的努力。
(三)借助符合当前教学背景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长远的发展,在新课标改革规范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借助新型的教学方式,即自主创新、通力协作的模式。这是在为当前社会提供各方面的人才,做出正确的引导。在当前社会,这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是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当前社会大多数学校开始借助小组协作的教学模式授课,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课堂教育改革工作的进程,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 开展小组合作的具体方式
(一)根据学生情况整体划分各个学习小组
根据班级的总人数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根据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考试的成绩作为评定的标准选出每个小组的组长。接下来就是各个小组成员的匹配工作,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小组的学习效率最大化。同时在分组的过程中要注重各小组间的平衡,并制定出最终名单。
(二)建立健全小组学习的奖励机制
將每个学习小组都视为一个整体,授课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度对小组成员进行加减分,并将这一分数作为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分,同时这一评分机制会应用到所有的小组中去,每周教师都会对小组间的分数进行公示,以此激励分数较低的小组努力学习,排名较前的小组也可以再接再厉。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每过段时间就对小组成绩进行汇总,对排名较前的小组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品会根据每个人的贡献程度有所不同。
(三)对小组的学习工作进行日常的评价
任课老师给每位小组长发送成员的名单,老师平常的惩罚分数,由每位组长做好记录,能够帮助老师了解小组的具体情况,小组之间也可以做好监督工作。老师手里也有一份名单,方便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可以直接对学生加减分。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一侧当堂进行的加减分,由课代表同学负责记录下来并进行每周的汇总。
三、 开展小组间合作学习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一)精心选取教学的主要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于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合作是一种重复劳动,会使学生厌倦。因此,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学习的实施前提。合作的内容除了具有探究价值,使学生感兴趣、爱参与,还可具体分解。
(二)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这时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完全打开,就会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罗炜,姜平,刘翠鸿.校本教研教师行动研究案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4]刘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31).
作者简介:
李达,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