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燕 杨维
摘 要:民族民间文学在少数民族文化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今天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民族民间文学融入的身影。文章主要以贵州省少数民族谚语为例,浅略分析少数民族民间谚语的教育功能,以及这些民族民间谚语是如何融入中小学的教学当中的。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学,不断摸索出一条适合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道路。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教育功能;中小学语文教学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俗语、歇后语、说唱、戏曲等文学样式,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间文学有的反映了民众的美好生活愿望,有的揭示了底层民众的困苦生活,有的体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有的则反映出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很多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水平等都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会出现教学资源短缺、语言沟通困难、学生智力水平差距过大等等问题,在教学中就更应该要考虑到该地区的特殊环境,实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教学原则,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学的宝贵资源,开展适合于当地学生的语文教学,达到少数民族地区语文素养养成与民族民间文学文化保护传承的“双丰收”的效果。
一、 少数民族民间谚语的教育功能
文章主要从少数民族民间谚语文学的文化功能、个体功能、社会功能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一)文化功能
1. 文化传承功能
少数民族的文字、语言、俗语、谚语、歌谣等民族民间文学,都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2. 文化传播功能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
这句谚语反映了贵州的天气、地理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状况,让人们看到这句谚语,脑海中对贵州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类似的谚语还有很多,都集中反映了贵州的特点,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
3. 少数民族民间谚语促进文化的更新和创造
靠山吃山,看海吃海。靠山山会空,靠树树会倒,老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第一句谚语是之前会常常听到的,老一辈的老人,思想纯真,比较朴实,认为只要自己肯努力,依靠山水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就能养活自己,吃穿不愁。而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山水这些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靠山山终有一天会空,靠树树会倒,而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充实自己,多方面发展,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也避免自然资源的枯竭。这种谚语的转变,不仅仅体现了民众思想上的转变,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更新。
(二)个体功能
1. 少数民族民间谚语的德育功能
只要人正经,不怕邪眼睛。这是布依族的一句谚语,朴实、精练的语言,所传达的却是为人处事的一些宝贵经验。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树立高尚的品德观。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打地洞。
所讲述的是,只要自身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儿孙自然就会受其影响,成长成一个优秀的人;而若是自身品行不端,不学无术,那么后代也会有样学样,难以成就大事。这一句谚语从侧面表达了榜样示范作用的重要性,其中观点或许存在绝对化现象,但也不无道理。
2. 少数民族民间谚语促进情商的培养
人在小的时候,会比较喜歡儿歌、故事,对一些简单的俗语、谚语也能够接受。也正是在儿童期、少年期,是一个人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他们接触到的一些东西,对他们人格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
如:有知是光明,无知是黑暗。(土家族)
假金才用真金镀,真金从来不镀金。(侗族)
这两句简单的谚语,看似浅显易懂,却蕴含了深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它激励起人的求知欲,教会人明辨是非善恶,完善人的道德观念,促进人的情商培养。
3. 少数民族民间谚语蕴含宝贵的历史经验
很多的谚语都是人民群众在劳作的过程中创作出来的,蕴含了劳动人民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在现在仍然实用。
(1)有关天气的谚语。
月亮打伞,晒破田坎。立夏不下,犁耙高挂。
以前没有天气预报,科技也不似现在这般发达,无法做到大棚种植,人工洒水等等,庄稼的收成多少全靠天气的好坏。而劳动民众根据祖祖辈辈总结的经验,有了预判天气能力,能够提前做好一些防护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庄稼收成的损失。
(2)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
鸭见水则长胖,秧见肥则长壮。(布依族)八九月不放牛,五六月不砍竹。(水族)
这两句谚语总结的是农业生产当中的一些经验,为什么说“八九月不放牛,五六月不砍竹”呢?水族的八九月对应到阴历也就是四五月份这样,这个时候正是蚊子聚集,且肥壮的时候,不适宜放牛出去;而五六月对应的则是阴历正、二月,这个时候正是护竹生笋的时节,砍掉竹子不适宜笋子的生长。
(三)社会功能
1. 少数民族民间谚语对社会治理的贡献
一些谚语对培育社会治理人才,培养合格公民,传播法治理念有很大的作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的治理需要依靠法律法规,同时也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一些道德准则。侗族的先辈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有“国有法依国太平,村有规循村安宁。”“牛不听使穿鼻牵,人不守法坐牢监。”这样的谚语,这些谚语告诫人们要守规矩,遵法则,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 少数民族民间谚语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信仰是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的,而封建迷信则应该受到坚决的抵制,什么鬼神之说,得道成仙之论均属于封建迷信。在贵州地区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是鬼是神,是人编成。”“世上无鬼神,万事人做成。”“吃斋能成仙,牛羊早升天。”正是这类谚语,破除了封建迷信的束缚,辩驳了鬼神之说,得道成仙之论,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 少数民族民间谚语的道德教化作用
道德教化,是发展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有很多民间谚语的内容深刻、意义悠远,这些谚语是少数民族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其对社会生活的总结,一些意义深远的谚语流传于社会之中,人们口耳相传,发挥着道德教化的功能。
二、 少数民族民间谚语如何融合中小学语文教学
(一)校本课程开发
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学校特有性质、特点、条件,利用和开发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采用“外化于形,内融于体”的方法,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真真正正的引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去。“外化于形”可体现为将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学作为宣传语,或者外部装饰等点缀校园文化,打造一个充满民族民间文学氛围的外部环境。“内融于体”则体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民族民间文学的意识,平时多注意搜集整理所听所闻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让学生能够在平常的交流中不自觉的使用到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外化于形,内融于体”二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主题,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真正做到“外化于形,内融于体”,才能算是将民族民间文学真正意义上的融入教学。
(二)课堂引入
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会看到有一些民族民间文学的影子,这时就可以引入一些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让学生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如:在编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中,就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螞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这样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少数民族民间谚语,让学生做一个了解,增加学生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认识,同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利用课后时间开展有关民族民间文学的教学活动
仅仅利用课堂,或者是学校来学习民族民间文学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民间文学的学习应该立足于生活,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渗透。教师或者学校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开展学习民族民间文学的相关活动。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从生活中发现民族民间文学”。活动分为三步,首先,让学生利用假期搜集整理生活中发现的民族民间文学,如歌谣、谚语、民间故事、史诗、叙事诗、谜语、民间说唱等,再结合教材中出现的民族民间文学来分析、鉴赏。其次,教师找出学生收集的民族民间文学中出现最多,最具教育意义的民族民间文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其的看法及收获。最后,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养成收集整理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习惯,充分发挥民族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将民族民间文学与教学相结合,促进教学的完善,逐步探索一条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道路。
三、 结语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少数民族发展的一个见证,包含了少数民族民众的智慧和宝贵历史经验。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民族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民族民间文学教育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感受民间文学的艺术美、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总而言之,在少数民族地区,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融入中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民族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文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
[2]杨浩青.贵州少数民族谚语选[D].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龙燕,杨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