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0-09-22 06:36洪明花杨妙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18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效能常规

洪明花 杨妙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361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我国老龄化人口趋势变化,高血压、高血脂、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急性心肌梗死是持续性、冠状动脉急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发病较急且致死率较高,典型临床表现为持久且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等,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2]。尽管药物治疗和或者介入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提高存活率,但仍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需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以及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早期康复护理是临床常用护理方式,目的在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基于此,本研究就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我院就诊的7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奇偶数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38例)和早期康复组(39例)。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5-78岁,平均(62.02±5.11)岁。早期康复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4-80岁,平均(62.14±5.0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数据差异显示P>0.05,提示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调脂肪、抗凝以及冠状介入等治疗。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发病后一周内卧床休息,定期清洁皮肤,活动患者四肢,定期翻动患者身体。七天后鼓励患者起床,半卧位活动四肢,开始床上进食。十天后下床活动,适当行走,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行走量。

早期康复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后第一天卧床静养并辅助患者日常生活,同时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第二、三天抬高床头30°,活动患者四肢,做屈伸运动15-20次,每天四次,按摩肌肉,力度在患者耐受度范围内,促进血液循环,每次15min,每天四次。第四、五天将床头抬高60°,做主动肢体运动,屈伸运动10次,每天四次,鼓励患者自动翻身,每天四次。第六、七天床上坐起,每次保持1h,第八、九、十天,下床室内行走,每次5min,主次增加是每次15min,每天两次。10d以后于走廊行走,逐渐过渡至上下楼梯,每天两次,每次20min内。

1.3 观察指标

(1)自我效能。安排专业工作人员以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4]对患者护理前、护理两周后的自我效能评分进行评估,一共十个项目,采取五级评分法,最低分0分,最高分40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情况越佳。(2)生活质量评估。安排经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对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5]对护理前后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社会领域四个方面的评分,每项内容最高20分,评分越高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软件对本实验数据进行分析,χ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HAMA评分等计量资料(±s)。P<0.05象征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情况对比

护理前,常规组自我效能评分与早期康复组相近,无差异(P>0.05)。护理两周后,早期康复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早期康复组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社会领域评分并无差异(P>0.05)。护理两周后,早期康复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情况对比(±s)

组别例数自我效能评分常规组早期康复组t值P值38 39护理前26.12±4.67 25.71±4.02 0.766 0.223护理后30.01±2.21 35.12±1.67 9.222 0.000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s)

组别例数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环境领域 社会领域常规组早期康复组t值P值38 39护理前11.41±1.67 11.57±1.71 0.415 0.340护理后14.98±1.27 17.01±1.05 7.653 0.000护理前12.23±1.06 12.06±1.01 0.636 0.263护理后14.75±0.95 16.62±0.67 6.403 0.000护理前11.85±1.12 12.26±1.07 0.822 0.282护理后14.36±1.00 17.02±0.76 7.233 0.000护理前12.62±0.63 12.47±0.58 1.087 0.140护理后13.88±0.46 16.73±0.55 12.989 0.000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发病人数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而逐年上升,相关研究显示[6],暴饮暴食、情绪激动、吸氧、过劳以及大量饮酒等都会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大部分患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破裂的斑块表面有大量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继而导致心肌坏死。该疾病的主要特点为发病突然、致死率高,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发病后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7]。尽管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发病后的快速康复需求需采集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实现。早期康复护理的目的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促进开通心脏侧支血流以及梗死处再灌注,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

本研究选择7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康复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自我效能是指患者完成某件事的信心,而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负面精神和情绪得到缓解,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康复信心,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另有研究显示[8],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自我效能评分越高即生活质量越佳。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康复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社会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早期康复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促进血液流动,缓解心肌缺血情况,另外,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优势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情况。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效能常规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常规之外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破常规 获巧解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