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凤 徐城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领域的深入发展,作为中学教育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也应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以及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不仅是初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利用作业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文章就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探索。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作为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为知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初中阶段的教学以及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极其关键的一门学科,而数学作业作为数学学习的根据地,是最重要的一个后勤保证,有效的数学作业设计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及时吸收所学的课堂知识,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形成积极的心态,另一方面,通过数学作业的完成还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从目前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来看,依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现状
1.作业的设计较为随意和单一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之后说:“今天的课后作业是完成书本上第几页的第几题。”这就说明教师在课前并没有对作业进行有效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脱节,同时,这种随意的课堂作业设计也并没有一定的针对性,一方面会使得一些数学学困生觉得题目太难而无从下手,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同学也会觉得题目过于简单,不会用心去完成作业,也无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业的题量偏大,学生对作业容易感到疲乏
从目前初中数学作业的题量上来看,大部分初中生的数学作业量都是非常大的,尽管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也不能让学生陷入题海训练当中。作业题量太大,会影响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作业产生厌烦感。
二、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1.作业的设计要适量,内容要精练化
一般来说,每节课后设计10到20分钟完成的作业是比较适宜的,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应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为学生选择一些高质量并且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使学生达到练习一道数学题而掌握这一类型数学题解题方法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注重课后作业的质量,改变作业设计过于随意的状态,将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融合到课后作业的设计上。
要想借助适宜的题量来提高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率,达到复习所学知识内容的效果,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清晰的意图是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教师要结合当天的教学重点来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对于那些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同一类型的题目可以适当删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补充一些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和学生没有接触过的题型。适当的题量再加上新类型的题目,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不会出现厌烦的心理,而且还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题型,在拓展了数学思维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到作业的设计上也是非常适合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相对于那些较为死板的作业来说,具有一定趣味性的作业对学生更具吸引力,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更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作业题目的趣味性,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作业内容当中,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觉完成课后作业。
除了具有趣味性之外,作业的设计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只有实践性的作业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够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比如说在教学完“调查和研究”这一章节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寻找生活中哪些事例能够用于抽样调查,哪些事例适合普查;在学习完勾股定理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建筑、家具等,哪些用到了勾股定理的知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了“样本和用样本估计总体”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家里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进而估计出家里每年用于看电视的费用是多少。这些具有实践性且和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作业设计对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总而言之,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尽可能地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設计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
【参考文献】
[1]金莉萍.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方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8(02).
[2]黄裕梅.初中数学作业与练习的优化设计[J].考试周刊,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