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摘 要】 数学的学习其实是思维的训练,而数学语言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能够正确地掌握数学语言,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本文具体分析了一部分数学语言,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的几种做法,目的是基于小学数学语言训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探究;语言训练
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相关训练和具体的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在相关训练中融入相关小学数学知识,并用这种方式在真正意義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从阅读教育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这门科目与其他科目不同,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学习数学并不是依靠简单的记忆,而是更需要思维能力。如果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数学的方式,就要让学生学会相关的数学术语,认识一些数学符号,并且结合这些术语、符号来根据数学原理分析题目的相关逻辑关系。同时,教师也要提倡学生加强阅读,熟悉数学术语以及数学符号,让学生自行在相关的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做法也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二、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数学语言
教师对于学生的作用十分重大,倘若数学教师自身的语言不算标准,那么学生就无法将其作为表率。所以教师自身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我,在语言表达中需要注意一定的准确度,兼顾逻辑性,做到简单明了,这样才更加符合小学数学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从而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来对学生产生影响,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例如,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的时候,有这样一道题目:“44×25”,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这样一种算法,即把44拆成11和4,然后再用4与25相乘,在得到100之后再用11×100,这样,整个算式计算就会方便很多。这就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再用相应的算法及乘法结合律来进行计算。在教师进行具体讲述之后,便可以请几名学生来复述这种算理,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学生给自己出题的方式促进交流,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一类的计算。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又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环境,同时,学生自主讨论的方式也活跃了教学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在小组交流中发展数学语言
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或许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思维交锋”,那么就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让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1.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按照各种方式划分每个小组,例如可以按照座位分配,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并且要求每一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这样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总体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小组选派一名发言人来进行交流,而小组长在其中可以起到组织的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拥有发言的机会,又有听别人见解的机会,同时也拥有了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教师在其中可以灵活地应用新旧知识,让学生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学习的情境当中,同时也可以增强课堂的活跃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在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就需要用语言来及时进行总结。例如,3米2分米=()分米。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叙述,即3米等于30分米,再用30与2相加得出结果为32分米。让同桌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就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并且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来灵活运用知识。
四、在具体操作中强化数学语言
曾有人定义,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手和脑的合作,也是真正培养人思维的方式,而在政治学上提到,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的外化,人们所提到的知识的内化实则与相对应的智力活动相结合,从而像水流一般随着具体的语言表述的过程而有效地进行内化。由此可见具体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强化数学语言的必要性。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要注意结合数学语言。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学习(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相关材料),即:引导学生将一张作业纸折成均匀的四份;引导学生观察并且思考相关的教学问题,在这一步当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并解答,而后再引导学生涂出分数,并且组织学生在最后环节出示涂色的纸,让学生运用前文所提到的交流方式在全班交流,让每一位学生拥有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法的机会。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教育,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组织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同时也积极应用各种方式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来强化数学语言。
【参考文献】
[1]邵黎钠.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训练 促进数学思维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1(18):74.
[2]邵琳琳.小学数学语言训练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1(3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