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石羡
摘 要: 文章秉承语文课程理念精神,阐述教师在阅读课堂活动中要立足文本特点,采取多种阅读策略,努力贴近学生的阅读实际,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建构高效的阅读课堂。
关键词: 阅读过程 语言训练 阅读个性 高效课堂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内涵时,应以学生作为参与阅读发展的主体,巧妙地运用多种形式阅读策略,促使学生积极深入文本,通过读词解句感知文本内涵,营造个性化阅读平台,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学习能力,建构高质量的阅读课堂。
一、解读词句内涵,张扬阅读个性
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应侧重研读文本语言,挖掘文本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思想内涵,对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加以揣摩与品味,通过有效的阅读对话活动,感悟文本语言蕴含的深刻内涵,表达独特的阅读见解,感受文本语言的强大表现力和应有的魅力,深刻体验和掌握文本内涵,完善解读文本角色的个体认知,有效地激活阅读思维,丰富阅读语言,充分地张扬阅读个性,有利于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梅花魂》时,我让学生仔细研读文中片段后,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作者是个懵懂孩子的语句,生1:“观察文中的插图后,发现作者当时是个六七岁的小孩子。”生2:“课文描述到自己五岁时,把外祖父的梅花画弄脏,不久后,妈妈要带她回到自己的祖国,作者当时应该只有五六岁。”生3:“‘小小的心充满了快乐点出了作者当时年纪很小。”生4:“文中描写了外祖父的言行,写出作者心中的种种疑惑,说明作者当时是幼小的。”生5:“文中描写了朗读唐诗宋词时落泪了,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看到外祖父落泪,作者感到很疑惑,说明作者年纪小,不懂外祖父思国思乡之切。”生6:“文中写到作者任意摆弄贵重的古玩,外祖父都不在意,唯独把梅花图弄脏了,作者对外祖父却大发脾气十分不理解。”生7:“作者无法理解外祖父因不能一起回唐山而哭。”生8:“文中描述了作者无法理解外祖父为什么会把墨梅图和绣有梅花的手绢送给她?”通过紧扣文本词句解读,学生利用对话研读平台,深入解读文本内涵,一方面陶冶学生的阅读情操,另一方面在激疑释疑过程中研读文本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强化良好的语感能力。
二、运用语言训练,发展阅读表达
在学生研读文本内涵时,教师要挖掘文本中能够发展学生表达的语言训练点,如紧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训练入手,与文本充分地对话,使学生较全面、整体地感知和理解文本的内容,较娴熟表达个性化的阅读观点;如利用文本语言表达特点,开展小练笔语言实践活动,实现读练、读写结合,发挥学生阅读想象空间,深化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有效地体验文本作者的情感,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内心世界的能力,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教学《月球之谜》时,我利用多媒体屏幕出示文中语句:①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句子旁边配以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教师要求学生朗读句子,认真观察图片,抓住“黑沉沉”、“洒满”、“灿烂”这几个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奇异景象,说说各自的看法。接着出示文中语句:②月球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在学生读完句子后,我提出:“月球呈现的景象和人类的美好遐想一样吗?”学生带着思考题,紧扣文中句子的重点词语相互探讨,进一步感受月球的荒凉。通过一番探讨交流,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被充分调动起来,我利用多媒体屏幕继续播放“环形山”的资料,以及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引发学生探讨:“月球的景象和想象中的一样吗?”让学生带着思考题练说:“在我的想象中,月球是 ,通过了解之后,月球实际上 。月球上的景象让人觉得 了!”练说之后,学生解读文本内容,我给学生讲述“月球十大未解之谜”,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未解之谜,仿照文本表达方法,开始连写,如:“ ,难道月球 ?真是令人 啊!”通过品读文本重点词句,解读文本的内涵,掌握文本语言表达方式,再通过读写相结合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个性语言进行表达能力。又如在教学《穷人》时,在课文结尾处留下一处空白,为了加深学生进一步体验人物特点,我创设条件,要求学生续写故事《快乐的孩子》、《桑娜和渔夫一家子》、《希望的田野》等,引导学生补充描述桑娜和渔夫收养西蒙孩子后的生活情景。通过续写文本故事,学生个性解读文本的内涵,锤炼了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拓展阅读空间,发展实践能力
形成与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都离不开阅读实践活动,教师要立足文本,拓展文本的内涵,引导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经历过程与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阅读课堂活动时,善于拓展阅读时空,对文本有效地体验与感悟,以及积累和运用,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能力,实现情感熏陶与阅读实践活动相结合,统一阅读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我充分利用教材中文本的插图、空白处,这些课文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再次深入文本解读、体验,生成个性阅读能力。文本插图在教材中是一种十分直观的教材,它拥有语言情境、富有时代感和童真童趣,形象生动地突出文本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内涵进行叙述,再现文本内容,其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文本语言文字给予补充,拓宽学生阅读思维想象空间,丰富学生阅读认知经验,深化对文本内涵的感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又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引导学生上图书馆或网上查找有关地球知识的资料,以及破坏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事例、数据等,学生经历课前的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到“只有一个地球”的深刻内涵。在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后,我针对性地补充有关自然资源的具体数据和资料,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讲一讲生态灾难对地球的破坏,构成对人类的威胁;我引导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以及破坏环境的事例,畅谈各自的感想。研读文本内涵结束时,我创设小练笔:《保护地球,从我做起》,或《爱护地球,就是爱家》等,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意识,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发展写话及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