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保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都会遇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而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时候,学习的效率才会达到教师的预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技巧做了一些探究,提出了以旧引新、悬念导入、生活实例等课堂导入方法,希望本文的探究结果可以对教学工作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帮助教师熟练运用导入技巧,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以旧引新
数学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逻辑性非常严密的学科。而数学学科中很多知识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利用学科的这一特点,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利用以旧引新的方法,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课堂教学的45分钟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全部时间都集中注意力,而学生对于熟悉的知识点的兴趣是比较高的,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展开新课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自主学习,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让学生对新知识点有更大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进行“分式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相关的知识之前,讓学生回忆一下之前学习过的分解因式。通过带领学生复习分解因式的相关知识,再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学习分式方程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用旧知识引出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导入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接受新概念,而且会帮助学生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有利于学生构建整体知识体系,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能力。通过这种引入方式,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将会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二、悬念导入
一堂课的导入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中的导入要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这节课教学成功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前导入呢?使用适当的技巧是关键。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年龄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利用悬念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圆周角”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在黑板上先画出一个圆,然后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状态。比如可以提问学生:“有没有同学帮老师找出这个圆的圆心?”一般会有很多学生都可以做到,然后教师接着说:“如果我们不借助任何工具,还有谁可以准确地找到圆心呢?”这个时候学生往往就会陷入思考中,甚至有一些学生表示,这件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时教师就在此设置了一个悬念,告诉他们:“其实不借助任何工具是可以准确地找到圆心的。通过今天学习的知识,大家就都可以掌握这个技能了。”因此,学生就会在这样的悬念中展开课堂学习,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有较好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三、生活实例导入
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和理论性比较高的学科,而且在初中阶段,数学又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实际上,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是一门实际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的生活化来进行课堂导入,从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来引入新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在课堂中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展示给学生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数学来自生活”的观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问学生几个生活问题,比如说,同学们是否知道教学楼的高度?能不能通过不上楼的方式测量出教学楼的高度呢?在学校的附近有一条河,能不能不过河就测量出河流的宽度呢?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的高度是如何测量的?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不通过登山的方式知晓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呢?这几个生活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通过这种生活中的例子,也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从而使他们真正热爱数学这个学科。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因此,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课堂导入这个环节,利用合适的技巧,为学生设计出既有趣又有用的课堂导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是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选择适当的导入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