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兰
(福建省福能集团总医院,福建 福州350001)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患者一旦发病,容易遗留肢体残疾、语言功能障碍等严重后遗症,恢复过程漫长,容易挫伤患者自信心,影响其治疗积极性,不利于推动康复进程顺利进行[1]。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手段的病房管理系统即为卒中单元,通过多学科密切合作,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与其家属满意度,既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同时还能够加快其身体机能恢复,显著缩短患者重返家庭及社会时间,还可减轻其家庭负担以及经济压力,维持社会稳定[2]。本次调查研究以脑卒中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自2019 年7 月至2020 年2月接受治疗,通过分组对照的方式对比和分析脑卒中患者接受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对于改善其负性情绪所产生的影响,如下:
本次研究对象为脑卒中患者120 例,纳入标准:经头颅MRI 或CT 确诊病情;纳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所选患者与其家属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配合完成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器质性病变者;伴有严重精神障碍或者表达、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重度内分泌疾病者;伴有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或者肝肾功能障碍者;入组前即有严重脑卒中后遗症者[3]。将所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主要包括干预组(n=60)及参考组(n=60),其中,干预组男性33 例,女性27 例,年龄29-89 周岁,平均年龄(51.28±5.63)岁,脑出血23 例,脑梗死37 例,参考组男性35例,女性25 例,年龄27-87 周岁,平均年龄(50.96±5.47)岁,脑出血21 例,脑梗死39 例。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类型及患者性别等基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获得患者与其监护人同意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此次治疗。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及病情观察、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如下所示。
(1)成立医疗协作组: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生、责任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以及康复医生等,由主治医生及康复医师对患者康复功能进行评定并制定标准化训练方案,根据患者康复过程中病情改善情况以及身体机能恢复情况对训练方案做出适当调整,最大限度地保证康复效果。
(2)心理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积极与其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评估其焦虑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程度,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疏导,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鼓励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看待自身病情并积极接受治疗,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并可强化其康复信心。通过图片、播放视频以及分发宣传手册等形式向患者与其家属讲解脑卒中诱发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及预后等帮助患者与其家属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使患者明确按时按量用药对于改善其病情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说明、解释、疏导、暗示等心理干预方式有助于提高心理疏导效果,帮助患者尽快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稳定其紧张、焦虑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
(3)体位摆放:指导患者取正确体位,尽量避免取仰卧位。取坐位时躯干、头颈保持直线,不可扭曲躯干,保持踝关节、膝关节以及髋关节呈90°屈曲位;坐于椅子偏后侧,臀部不可前置,确保双侧臀部负重相等,小腿与地面垂直,防止患侧髋关节外展、外旋。进食时保持躯干与地面角度≥45°,或者保持躯干30°仰卧位,于患者健侧喂食或者垫高其偏瘫侧肩部,有助于顺利运送食物。
(4)为患者提供吞咽功能训练,通过“b”、“P”等辅音进行唇快速张开及闭合训练,发“f”、“yi”等音有助于进行口唇肌肉运动。指导患者进行缩唇训练,将双唇缩拢并保持10s 左右,然后放松双唇,反复练习多次。指导患者执镜练习龇牙、噘嘴、微笑等运动,有助于使唇部力量获得增强[5]。
(5)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 等信息化技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康复治疗及训练的相关信息和知识,有助于提高其康复训练依从性,可避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
(6)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如同伴教育、卒中单元管理、认知行为干预等,及时满足患者的康复治疗以及训练需求,提高其配合度和依从性。
(1)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负性情绪并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
(2)干预后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躯体疼痛、精力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身体机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各项指标评分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品质越高。
采用SPSS19.0 软件包分析文中所涉及相关数据,百分率(%)表示正态分布计数资料,±s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t、χ2检验正态分布计数资料、计量资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 评分经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负性情绪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干预组患者HAMD 及HAMA 评分均低于参考组(P<0.05),见表1。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躯体疼痛、精力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0.05),见表2。
表1 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情况(±s)
表1 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情况(±s)
组别例数(n)HAMD(分) HAMA(分)干预组参考组t 值P 值60 60干预前14.02±1.23 13.93±1.18 1.304>0.05干预后8.12±1.04 11.04±1.02 6.251<0.05干预前13.87±1.15 13.68±1.13 0.985>0.05干预后7.87±1.23 9.96±1.20 4.285<0.05
表2 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2 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干预组参考组t 值P 值例数(n)60 60躯体疼痛78.23±5.24 71.23±5.18 5.132<0.05精力状况80.15±4.53 65.23±4.79 8.174<0.05健康状况75.34±5.36 71.29±4.79 3.209<0.05社会功能71.14±5.36 63.24±5.19 4.273<0.05身体机能78.35±7.24 71.25±6.57 5.274<0.05情感职能80.01±6.25 74.23±6.19 4.574<0.05生理职能79.35±7.32 73.23±6.89 4.217<0.05精神健康79.13±5.45 72.10±5.39 6.014<0.05
脑卒中属于临床多发性脑血管疾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幸存患者出现各种后遗症的风险较高,为了加快其身体机能恢复,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使患者身心平衡得到重建,帮助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脑组织残余细胞兴奋度能够对脑细胞或者病变区周围组织产生激发作用,有利于形成新的神经通路,可显著减少相关脑卒中后遗症风险。
作为全新病房管理模式,卒中单元注重通过多学科合作模式于患者发病早期为其提供规范化治疗及康复训练指导,可推动患者康复进程顺利进行,既有助于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全面监控,随时观察反馈效果并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但有助于有效抑制其病情进展,还有助于临床高效整合医疗资源,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
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有机结合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以及药物治疗等康复训练方式,可加快患者身体机恢复,同时还能够激发患者的康复训练积极性和依从性,可缩短患者回归家庭和重返社会的时间,有助于提高其生存品质[6]。
此次研究中,干预后干预组患者HAMD 及HAMA 评分均低于参考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0.05)。综上所述,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卒中单元康复护理能够动态监控患者病情以及身体机能恢复情况并及时为其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既能够促进其负性情绪改善,还有助于改善其生活品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