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扶贫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精准度”,扶贫资金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这些具体的问题要得到落实。浙江省武义县下山脱贫工程的成功实践, 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树立了一个榜样。
1991年,武义南部山区13个乡镇被确定为贫困地区,12.4万贫困人口中65%居住在高山、深山和石山区,有25%的人口生存环境恶劣,发展环境艰难。根据1995年统计数据,俞源乡九龙山村村民年均收入380元,全村42个光棍,8年没有盖过一间泥土房,7年没有娶过一门亲,6年没生过一个娃,5年没出过一个高中生。
武义前期扶贫走过了两個阶段:一是直接向贫困地区输送扶贫资金和物质,结果出现了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二是发展新产业,搞活新经济。然而,深高山交通不便、通讯不便,这条路走着走着又断了,最后还是过着“靠山吃山,靠林吃林”的日子。
那么山区农民脱贫的路子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真正治好“穷根”?因同一山岭上的一对兄弟村饭甑村与高舒自然村,一个固守一个搬迁而走上了迥异道路的启示,1993年武义县成立扶贫办开始了下山脱贫的探索。随着1994年5月王宅镇紫溪村完成整村搬迁试点成功,武义正式走上下山脱贫的道路。
(一)前期“下得来”
1. 出台相关政策,使山民搬迁有序化。
在紫溪村等四个村试点成功基础上,1994年5月,武义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第6号政府令《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居住迁移试行办法》,并将下山脱贫工作视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相继制订出台规章政策,使山民搬迁得以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
2. 优化各项服务,使山民搬迁主动化。
在前期试点搬迁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建立了由农办(扶贫办)牵头的下山脱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并解决具体问题,例如如何在土地征用、部门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等,化解山民各方面的顾虑,让山民愿意下山、主动下山。
(二)中期“稳得住”
首先,加强迁出村与接纳村之间组织协调。解决好了“去”的问题,下一步就得在“留”上下功夫。县领导、部门领导对接乡镇领导进行沟通联系,下乡进村实地做好接纳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同时,组织带领接纳乡(村)的主要领导和群众代表到山区贫困村切身体会山民的艰难。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越来越多的迁出村与接纳村实现了双向对接,越来越多的高深山农民通过村村结对实现了异地下山脱贫。
其次,规划形成合理的搬迁布局,真正实现异地下山脱贫。搬迁布局的规划至关重要,将下山脱贫与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将下山人口向城郊及工业园区迁移。下山脱贫搬迁选址主要分布在四大类地区:第一类是白洋街道、壶山街道、熟溪街道等城郊地区,累计搬迁农户4673 户、14170人;第二类是百花山、桐琴、泉溪、古马山等工业区周围,累计搬迁农户5174户、15689人;第三类是柳城、桃溪、王宅、西联等中心镇,累计搬迁农户4339户、13158人;第四类是公路沿线,累计搬迁农户2506户、7593人。
再次,妥善落实后续管理,使山民搬得放心、住得安心。针对下山村民关于上学、户口、耕地等事项的担忧,1999年9月,武义县政府办公室又出台了《关于武义县下山脱贫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在此文件中,下山脱贫迁出乡镇和接纳乡镇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得到理顺,下山脱贫村的行政管辖权归属、村级组织体系建设等问题有了进一步明确,下山农户的户籍管理、就学、土地山林权属等后续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有效地解除了山民的后顾之忧。
3.后期“富得快”
一是将下山脱贫与保护生态环境、开发生态旅游相结合,依托武义独特的生态资源,以产业开发带动脱贫。下山一个村,保护一片林,如西联乡利用当地生态优势开发旅游,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结果不仅腾出了一个国家4A级森林公园,山民留下的老屋还改造成了星级宾馆水平的客房,游客纷至沓来。
二是以职业培训促进人力资源转移。对下山后的“后半篇文章”,武义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关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下山脱贫工程启动以来,武义县政府每年拨款上百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下山劳动力培训,举办药材种植、香菇种养、茶叶制作、数控车床、家政服务等多种实用技术免费培训,提升下山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丰富创业就业渠道。
“蜗居高山五百年,不如下山三五年”,武义下山脱贫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截止2018年底,全县已搬迁423个自然村,搬迁农户16902户,51106人,山民人均收入30000余元,高于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年来,从“要我下山”到“我要下山”,武义县实现了异地下山脱贫与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多赢”。武义县下山脱贫工程作为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成功范例,被纳入《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10年》画册,成为中国实施精准脱贫的“县域样本”,向世界推广介绍。
[1]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 2015(30).
[2]李小云,环境与贫困:中国实践与国际经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华正学,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实践[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
[4]马跃明.“精准扶贫”的浙江样本[J].浙江人大,2016(06):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