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对策

2020-09-16 12:01黄碧蓉
乡村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民族地区

黄碧蓉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当前,由于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建设资金短缺、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民族地区政府文化协调和文化监管不足以及城乡文化難以有力有效交融等原因,出现了乡村文化主体缺失、内容流失、阵地贫乏和基础设施欠完善等严峻的现实问题,需要从加强少数民族特质文化保护、传承与保护民族地区红色文化、守护地区乡土文化之魂、重构乡村社会秩序等方面着手,全面保护、传承、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文化。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乡土文化;乡村社会秩序;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 G24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3-24-3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5个方面着手,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建设文明乡村[1]。新时代,要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推进我国乡村全面振兴、提升乡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由于民族地区乡村多分布在地理条件相对劣势的地域,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短板,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

1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难题

民族地区乡村不具备城乡地区地理位置、人才资源等发展优势,相比之下条件更差,基础更弱,贫穷落后问题更为显著。所以,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面临主体缺失、内容流失、阵地贫乏和基础设施欠完善等种种现实难题。

1.1 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失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农村空心化现象愈发普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 836万人,比2017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2.1%,这些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显著提高,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6.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8%[3]。空心村现象直接导致妇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成为乡村常住人口,这部分人受教育水平有限、思维思想方面难以适应现代化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贫困的民族地区这一现象更为普遍,造成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失。

1.2 民族乡村文化振兴内容流失

民族地区乡村大多是多个民族大杂居或小聚居,各个民族在此繁衍迁徙、南来北往,孕育了丰富多元的独特文化类型,并保留了区别于其他民族地区的民间工艺和文化遗产。乡村传统文化反映了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史,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极富活力和渗透力[4]。然而,由于经济开发过度、文化传承人断层、不良文物贩子的炒作等,民族地区珍贵且独特的文化资源不断没落、流失。此外,由于一些地方领导对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认识有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往往是借鉴先进经验,一味效仿他地,把原本的纯天然、原生态的文化和景观进行整齐划一的重建,摧残了地方的传统文化原貌,落得东施效颦的效果,导致传统文化被同质化。

1.3 民族乡村文化振兴阵地贫乏

由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性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基层干部投入文化建设的资金有限,乡村文化建设整体水平低下,设施设备短缺陈旧,文化服务产品数量有限、质量一般,村民的文化需求一直处于饥渴状态。并且由于农村文化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文化阵地建设滞后,往往只有村里的文化广场或者文化大舞台等,传统节假日组织的文化活动也因阵地有限而无法良好开展,更难以有其他内容或形式上的创新发展。此外,有的文化阵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般只有上级部门组织开展文化“三下乡”或者其他相关精神文化活动时,村民才会积极响应,前去参加,其余时间多数被闲置。有的乡村一些文化阵地甚至形同虚设,被其他生产部门占用,村民没有开展精神文化活动、交流感情等的阵地,文化生活匮乏。

1.4 民族乡村文化振兴基础设施欠完善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足且文化活动数量形式贫乏单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许多民族地区乡村建立了农家书屋、电脑室、图书馆、文化站等,但农家书屋和图书馆图书数量稀少、种类有限;乡镇文化站面积小,各项设备落后陈旧,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电脑室更加缺乏电脑设备及技术指导人员,造成了资源闲置。由此可以看出,各部门向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难以满足村民需求。在很多乡村,文化建设仍以简单的文艺体育活动为中心,停留在村民的娱乐层面,未能充分提高多民族地区乡村村民的综合素质,未能适应村民综合性、多层次的文化需求[5]。政府或集体举办的文化活动形式也局限于文化、科教、卫生“三下乡”或逢年过节短暂的形式统一的欢庆活动,村民依然面临文化贫困。

2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难题的原因

2.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资金短缺

当前,制约文化建设的主要瓶颈是文化建设经费不足。要想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 22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617元[6]。而2018年湘西州城市和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仅为2.5万元和0.9万元[7]。由此可以看出,湘西自治州作为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严重。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必须依托经济作为支撑。但由于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欠账较多,许多农村文化设施处于负债运转的状态。加之民族地区乡村贫困问题较为突出,集体经济尚未发展成型,文化产品供给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寸步难行,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突出问题。

2.2 城乡二元体制影响

目前,城乡二元分割分治局面尚未被完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直接导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城镇和乡村是不同文化基因的载体。城市文化往往是现代化、新兴化的代名词,而乡村则是传统文化和乡土民俗文化的代言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城乡二元体制一直影响着城乡之间的文化对话。加之“熟人社会”和“半熟人社会”也是城镇和乡村的不同特征,这就在人情风俗、道德规范、生产生活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别,也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块天然文化屏障,不利于民族地区乡村更好地吸收符合时代内涵的文化来对自身文化加以丰富和发展。

2.3 民族地区政府文化协调和文化监管不足

在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地方政府对于文化振兴的认识存在偏差,片面侧重追求乡村经济发展,而轻视文化建设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部分民族地区乡村基层干部恪守职责、尽心尽力,积极扩宽乡村集资融资渠道,积极争取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建设经费,吸引社会资金,利用民间资本搞建设,打破了政府单一投资模式。但目前这种协调效果仍是非常有限的,无法满足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此外,地方政府对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监管不足,导致很多封建迷信文化和腐朽落后文化仍然较大范围存在,也使得一些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不良风气和思想有机可乘,严重冲击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

2.4 城乡文化难以有力有效交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人口流动导致家族人员很难继承传统的宗族观念,而这种宗族观念的断层,直接导致村规民约不再有公信力,当农业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冲突的时候,也就很难形成现代农村新的价值观。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凝结了民族地区特有的内涵和精神,由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以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族地区乡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加传统,民族文化影响根深蒂固,表现出了显著的稳定性、继承性、封闭性和排斥性。城镇地区对乡村文化缺少应有的尊重和重视,难以形成文化自觉和认同,城乡文化难以有力有效交融。

3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提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8]和“繁荣发展乡村文化”[9]的部署意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对民族地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3.1 加强少数民族特质文化保护,推动乡村文化走出去,促进乡村文化国际交流合作

少数民族特质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也是其特有的民族符号和民族要素。要健全文化保护和挖掘的机制体制,加快保护和挖掘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和开发工作,争取国家层面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民居、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等的保护。要打造乡村文化产业,增强创新思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10]。选择具有发展潜质和市场价值的产业,用特质文化如民族故事、英雄人物、风俗习惯等进行包装,实现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加强宣传,提升其知名度,打造民族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推动乡村文化走上国际化轨道,促进乡村文化国际交流合作。

3.2 加强民族地区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财富。因此,民族地区文化振兴要立足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推动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加强对红色革命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旧址等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避免一些不正确、不恰当、不合理的商业运作,防止对神圣庄严的红色文化资源造成破坏。此外,民族地区乡村可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深入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积极建设革命文化墙、红色文化长廊等,对红色文化的历史脉络和经典事件进行宣传。同时,要尽全力恢复保留历史原貌,最大限度地进行历史还原,保持其准确性和历史真实性。

3.3 必须守护地区乡土文化之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11]。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建筑、宗族制度及民俗工艺更是文化之魂的精髓,应牢牢抓住这几个点进行文化振兴。对待文化建筑,应在遵循保护为先的基础上,对地标性文化建筑进行分类整合,兴建村史馆、博物馆、文化馆和体育馆;宗族制度一直影响中国农村数千年,祠堂、族谱和族训记载了一个家族自身的章程和历史发展脉络,因此要重视祠堂、族谱和族训的修缮、保护、传承工作;民俗工艺是乡村文化之魂的又一载体,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和工艺活动丰富多彩,具有独特魅力,可以将民族地区特色风俗文化和工艺挖掘出来,整理成册;常态组织村民开展特色民俗活动,如舞狮、赛龙舟等,推出特色工艺产品,打造民俗风情体验平台,让优秀民间工艺活起来并传下去。

3.4 重构乡村社会秩序,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制度和体制机制保障,有了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才能实现[12]。为此,要夯实乡村治理基础,重构乡村社会秩序,将民族地区乡村建设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政府、社会、村民合力参与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高的善治乡村。首先,必须增强村民主体地位,实现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建立健全村民参与机制;其次,要以加强法治作为民族文化振兴强有力的保障,在文化振兴过程中要把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明确法律规范;最后,习近平指出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制社会建设相辅相成[13]。在世俗文化色彩和宗教文化色彩交织浓厚的民族地区,不仅需要村民自治,而且需要德治;不仅需要制度规范,而且需要思想引导。因此,可以利用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规范村民道德行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01).

[2]韩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八个关键性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4):19-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N].中国信息报,2019-04-30(002).

[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石有健,何文钜.广西边境民族关系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14(3):161-167.

[6]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中国统计,2019(3):8-22.

[7]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统计局.湘西州2018年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团结报,2016-03-12(002).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01).

[9]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国土资源通讯,2008(19):4-11,1.

[10]湖南首个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出炉[J].新湘评论,2019(3):5.

[11]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3(002).

[12]王佳宁.乡村振兴视野的梁家河发展取向[J].改革,2017(11):16-18.

[13]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J].社会主义论坛,2019(7):4-6.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民族地区
农村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改善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