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收入两三千元的“贫困户”到年收入一二十万元的小康之家需要多长时间,河南省兰考县葡萄架乡杜寨村村民给出的答案是3年。
兰考县曾经是国家贫困县。这里历史上饱受内涝、风沙和盐碱的毒害,农业发展条件薄弱。杜寨村的条件在兰考县属于最差的行列,地处黄河故道,土地盐碱沙化,667 m2平均粮食产量只有河南省平均水平的50%。人均0.33 hm2土地,产量低,没有产业,贫困一度成为杜寨人头上解不开的“紧箍咒”。
2016年,兰考县决定全面推广蜜瓜种植,将蜜瓜产业打造成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为此,当地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凡成方连片新建的钢架大棚、温室大棚,均给予一定补贴。而且,蜜瓜种植农户可利用普惠金融政策,通过授信的方式获得贷款,贫困户还享受政策贴息。杜寨村审时度势围绕蜜瓜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从解决群众关心的集中育苗、技术指导、市场销售、储藏保鲜和蜜瓜深加工问题入手,尤其注重“兰考蜜瓜”品牌建设,打造全生产链服务体系。
给物给钱不如派个科技特派员
时下,兰考县种植的蜜瓜正陆续采收上市。兰考蜜瓜个头匀、糖度高、口感好,不出地头就被客商以4元/kg的价格收购,667 m2平均产量3 878.6 kg,667 m2平均收益1.63万元。
往年,由于重茬障碍、病害猖獗、技术缺乏,合作社种植的蜜瓜在果实膨大期大面积死棵,造成严重减产,品质也受到影响,农民收益显著下降。
帮助他们改变这一状况、获得高收益的,是河南省农科院院县合作项目“兰考蜜瓜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示范与品牌提升”带来的“品种优选方案”和“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及科技特派员团队。
近年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蜜瓜服务团在兰考县成了香饽饽,省级科技特派员常正高是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常年住在兰考县,指导瓜农种瓜,见证了蜜瓜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被当地瓜农形象地称为“蜜瓜特派员”。在葡萄架乡杜寨村,种植户李红伟看到服务团,立刻跑来一把拉住常高正,一定要他来蜜瓜棚里看看。
“以前我在外打工,切电线、搬线缆,一年忙下来,落不下余钱!现在好啦,在蜜瓜特派团的技术支持下,我种了12棚蜜瓜,去年收入30万元。”说起蜜瓜特派团给他带来的变化,李红伟一脸兴奋。“现在我在村里盖了新房,还在县城里买了房、买了车,真真切切通过种植蜜瓜致富了。下一步,我还要扩大生产!”
“從最初种植‘两棚蜜瓜开始,常老师团队一直对我们进行‘一对一服务,从瓜苗培育、移栽、吊蔓,到打叉、授粉、坐瓜等,每一个技术节点都细心指导……没有特派员的技术支撑,就不会有俺们村的蜜瓜产业!”杜寨村村支部书记李永健感慨道,“现在全村蜜瓜已经发展到475个大棚、560亩地,村民不但顺利脱了贫,还在特派员的帮助下全力奔小康。”
科技特派员助力迈向小康生活
“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必须强化贫困地区产业技术源头的供给和服务,必须在突破当地产业农业技术瓶颈上着力,通过产业兴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河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几年来,为了尽快让瓜农掌握大棚蜜瓜生产技术,常高正和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专家全程进行“保姆式”服务,提供精准化的技术支持。同时,帮助兰考县一大批技术人员掌握蜜瓜种植技术,兰考县也及时组建县级科技特派员服务队,现在科技特派员服务已覆盖全县454个行政村,累计开展科技服务1万余人次,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成果92项。
辛勤服务结出了累累硕果。目前,兰考县的10余个乡镇发展了大棚蜜瓜产业,有蜜瓜种植大棚2万多座,占地超0.2万hm2,年产值达3.5亿元,带动了1 200余户农民脱贫致富……蜜瓜,已成为兰考县致富增收的“明星”产品。蜜瓜产业,已成为全县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特色支柱产业。“感谢国家和我省科技特派员政策!感谢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服务!”兰考县群众纷纷表示,“科技特派员将科技带下乡,瞄准了兰考脱贫致富过程中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技术难题,促进兰考蜜瓜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也带动兰考农民走在了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康庄大路上。”
(来源:《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