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血液库存管理探讨

2020-09-16 12:27:32丁月平蔡红军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泰州市出库血站

丁月平,蔡红军

(泰州市中心血站,江苏 泰州 225300)

血液作为一种稀缺的公共资源,在挽救患者生命、保障疾病诊疗上起着重要的作用[1]。但是血液不同于一般商品,它来源于健康人群的无偿捐献,不能批量生产,无可替代,不同种类血液的储存要求不同,血液制品普遍有效期短,而且临床对血液的需求是随机的,较难预测,随季节的波动也很大[2],因此对血液库存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血站的重要职责。管理的本质就是在过剩和短缺之间调整,寻找平衡点;根本方法是使库存“流动起来”,有效流动意味着快速实现经济价值,减少资源浪费。实施血液库存的动态平衡管理,既能保证临床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血液储存时间过长而造成的过期报废。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发展,临床用血量逐年增加,用血紧张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血液的储发,笔者对泰州市中心血站2016 年1月~2019 年12 月红细胞类、血浆类、冷沉淀凝血因子、单采血小板类四个血型的出库量及血型占比,以及每个月红细胞类的出库量进行分析(这里仅讨论Rh 阳性血液),以协助血站加强血液库存的管理,制定相对平衡的采供血计划,从而保证临床及时、安全、有效地供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回顾性调查分析泰州市中心血站2016 年1 月1 日~2019 年12 月31 日市区各医疗机构血液出库记录。所有血液100%来源于无偿献血,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血液制品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 版)》进行采集和制备,血液质量均符合《全血和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品种包括红细胞类(全血、悬浮红细胞、少白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以下简称冷沉淀)、血浆类(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

1.2 方法(1)所有出库血量均以单位(u)计算:每200 ml全血为1 u,每200 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类成分血为1 u,血浆每100 ml 为1 u,冷沉淀由200 ml 血浆制备为1 u,单采血小板以1 个治疗量(血小板含量≥2.5×1011)为1u(便于统计和比较)。(2)血型占比计算公式:某年某血液品种某血型占比(%)=该年该品种该血型出库量(u)/该年该品种四个血型出库量的总和×100%。

2 结果

2.1 各类血液品种出库情况本站2016 年1 月~2019年12月红细胞类出库量逐年增加,四个血型需求比A∶B∶O∶AB=3.2∶2.8∶3∶1,见表1。血浆类出库量逐年大幅增长,四个血型需求比A:B∶O∶AB=3.3∶2.8∶2.9∶1,见表2。冷沉淀出库量呈现逐年大幅增长,四个血型需求比A∶B∶O∶AB=3∶2.6∶3.4∶1,见表3。单采血小板出库量呈现逐年平稳增长,四个血型需求比A∶B∶O∶AB=3∶3∶3∶1,见表4。

2.2 红细胞类每月出库情况2016 年~2019 年连续4 年12 月份出库量最大,出库量居第二位的6月份有2年,9月份有1年,1月份有1年;出库量最小的2月份有3年,1月份1年,见表5。

3 讨论

表1 2016~2019年泰州市中心血站各型红细胞类血液出库情况

表2 2016~2019年泰州市中心血站各型血浆类血液出库情况

表3 2016~2019年泰州市中心血站各型冷沉淀出库情况

表4 2016~2019年泰州市中心血站各型单采血小板出库情况

表5 2016~2019年1~12月泰州市中心血站红细胞类出库情况(u)

从表1~表5 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不管是红细胞类、血浆类还是冷沉淀和单采血小板,临床用血量都在不同程度地逐年增加,血型偏型现象也经常出现,还有季节、节假日的影响,血站供血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这种现象,通常采取的主要政策为“开源节流”,即推行团体献血,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无偿献血的宣传等拓宽血液的来源;强化血液库存管理,科学用血,避免血液资源浪费,达到血液节流的目的。本站根据以上数据,结合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如血液有效期的长短、固定无偿献血者比例、血站的规模、无偿献血招募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制定各类血液制品的库存计划。

3.1 设定血液库存量本站根据表1~表4的数据,算出日平均出库量,把满足5天的用血总量设定为最低库存量,保障临床急救用血;把满足10天的用血总量设定为最佳库存量,这是在充分满足临床需要前提下的最低库存量;把满足15天的用血总量设定为最高库存量,以最大限度减少或杜绝血液过期报废;各血型再按照相应品种的占比情况算出每个血型的最低、最佳和最高库存量。正常血液血型分布比为A∶B∶O∶AB=3∶3∶3∶1,从上表中观察发现,不同的品种,同一种血型的需求也不完全一致,红细胞类和血浆类A型需求高于B型和O型。冷沉淀O型需求高于A型和B型,而在红细胞类、血浆类、冷沉淀三个品种中B型均低于A型和O型,在本站实际库存中,也是经常出现A型、O型库存紧缺,B型库存充足甚至过剩的现象,这种现象有待继续探讨。单采血小板的血型需求和正常血液血型分布基本吻合,四个品种AB型的需求在本地区和正常血液血型基本一致。

3.2 设置库存预警线及响应机制血液库存预警体系的建立能减少血液过期报废率及库存不足告急频率[3]。本站库存预警线按照血液供应天数设为5级,≥15天为偏多;10~14天为正常;7~9天为偏少;4~6天为紧缺;≤3天为严重紧缺。“双向调控”作为应急响应机制,主要是在库存过高时,对团体献血采取“后移紧缩”的策略,防止血液浪费;在库存紧张时,对团体单位开展动员做“增量补充”,以及时提高库存[4]。

(1)当血液库存或某一血型库存偏多时,血站采血部门应短期控制采血量,合理安排团体招募,适当延长其相应的献血间隔时间,减少固定献血点的数量,缩短流动采血车在街头的工作时间。供血部门密切关注库存血液有效期,严格按照“先进先出”原则,依据申请数量足量发放血液。必要时启动血液调剂联动机制,建立区域内血液信息共享,做好血液调出准备,减少或杜绝血液过期报废。

(2)当血液库存或某一血型库存偏少时,供血部门应及时将信息反馈至献血招募和血液采集部门,临时增加团体的招募、增加固定采血点和延长流动采血车的工作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到献血人群行为具有多样性,献血人群的地点、血型差异、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每次采血量与血型种类具有一定的随机性[5]。

(3)当血液库存出现紧缺时,供血部门应及时将信息反馈至献血招募和血液采集部门,通过增加团体招募、固定采血点和延长流动采血车工作时间等方法进行采血,同时供血部门应加强与临床用血单位的紧密沟通与联络,了解临床用血动向,关注临床对血液的需求。医院依据血站血液库存预警信息,调整血液需求计划,优先保障急症抢救用血和无偿献血者患者的用血。

(4)当血液库存量达到严重紧缺时,血站应迅速进行应急招募,启动应急献血者队伍进行采血,并继续通过增加献血团体招募、增加固定采血点和流动采血车工作时间等方法采集更多血液。供血部门启动省内血液调剂联动机制,建立区域内血液信息共享,做好血液调剂准备,血液调剂应本着就近调剂、节约运输时间、减少运输成本、保证血液质量的原则。同时供血部门应加强与临床用血单位的沟通、联络,密切监控血液需求状况。临床用血单位则依据血站提供的血液库存预警信息,暂停择期手术和非急症手术的安排,确保临床急救用血。

3.3 合理制定供血计划血站根据临床用血单位上报临床用血需求计划,结合近几年医院平均用血量变化、医院发展速度以及血站最大采血能力和最大库容量等数据进行汇总,制定详细的年度、月度供血计划,制定时充分考虑季节、气候、节假日、地区血型差异、特殊病例等影响因素,如表5出现的红细胞类12 月份出库量最大,6、9 月份次之,2 月份出库量最小的现象,就是由于大多数春节在2月,并且2月份天数最少,所以2月份出库量最小。不少患者都想赶在春节之前把该看的病、该做的手术完成,从而导致12月出库量一直居于首位。供血部门每月将供血计划和临床实际用血量进行比较,若连续两个月误差超过20%,查询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必要时调整供血计划。

3.4 定期血液库存盘点血站每个月至少盘点一次血液库存,对库存所有的血液成份进行清点,包括正在制备过程中的血液成份;按照血液的品种、血型、规格、有效期进行详细盘点和认真记录,血液实物和库存信息务必一致,发现某种血制品某个血型库存量出现预警,应及时按照预警响应机制进行处理。

3.5 制定血液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血液需求量短时间内骤然增加,同时还可能存在献血人员流动受限,采供血设施破坏等问题,使得血站难以保障充足的血液供应。库存血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医疗急救,高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反映当地无偿献血工作和血站采供血能力[6]。因此血站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血液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血站仍可及时确保临床急救用血。

3.6 科学、安全、合理、有效输血从表2 中可以看出,血浆类的用血量平均每年增长4948.08 u,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血浆制品营养成分丰富,且价廉物美,被当作营养品支持使用;另一方面,临床上仍有把红细胞和血浆搭配当作全血使用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血液资源的浪费,同时又增加了不必要的输血风险,另外还给血液库存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血站应针对其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制定各种培训计划,指导临床医生学习合理用血知识,促进临床输血技术水平提高,从而达到科学、安全、合理和有效输血。

3.7 血液库存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的共享实现了组织业务流程的可视化和透明性,加强了组织的管理和控制[7]。血站应加强与各医疗机构输血科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共享平台应具备双方血液库存、医院在线申请、血站在线回复、血液流向等功能,使双方更直接、更准确地实时了解血液的库存和使用情况,利于双方更好地做好血液库存管理。

综上所述,做好血液库存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血站工作人员与临床用血机构之间紧密联系,科学制定合理的血液库存和使用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科学分配、管理,以提供给临床用血机构参考,从而达到安全、及时、合理和有效的用血。

猜你喜欢
泰州市出库血站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卷烟配货出库流程的优化与应用
散粮出库 加快腾仓
“出库费” 应由谁来付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31
基于PLC的物流自动化包装线出库穿梭车的设计
泰州市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12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