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圆锥体积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2020-09-15 02:27黄福全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要: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锥体积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告诉学生体积公式,然后让学生去做相关的题目。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对数学圆锥体积的理解。文本主要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圆锥体积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圆锥体积

一、前言

圆锥体积看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但是,很多小学生却记住了公式不会做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了解到圆锥体积的本质,从而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无法了解到大条件本质中蕴含的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圆锥体积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效果,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圆锥体积时不仅要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还能够利用公式正确地做出关于圆锥体积的题目。因此,在圆锥体积公式的教学中不仅仅是一个公式的计算,还要锻炼到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各个方面。总之,在圆锥体积公式教学教师要将圆锥体积的教学创新化,让学生在理解中学习圆柱体积知识。

二、小学数学圆锥体积教学的目标

教师在小学圆锥体积的教学时都会进行一定的备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制定教学目标,只有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圆锥体积的学习质量。针对圆锥体积的教学目标一般主要有一些几个方面。首先,让学生掌握圆锥体积的公式,以及推导过程。其次,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圆锥体积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最后,虽然学生学习的是圆锥体积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锻炼到一定的能力。例如,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等。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三、小学数学圆锥体积教学的策略

(一)提出疑问,将学生带入数学课堂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问题作为课堂的引入部分,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的课堂中。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兴趣爱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问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当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由正方体的体积,引入圆锥体积的学习中。

(二)让学生自己推导圆锥体积公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主要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推导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推导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去推导公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将圆柱体积的公式推导出来,数学基础较弱的小学生在推导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辅助成绩较弱的学生。学生自己推导圆锥体积的公式,从而能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圆锥体积模型和尺子,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去测数据,从而通过对数据的演算得出圆锥体积的公式。若是有学生在推导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教师要了解到学生的难点,然后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讓学生自己进行公式的验算

在推导了圆锥体积的公式之后,学生还要进行一定的验算。只有通过验算学生才能够知道自己所推导出来的公式是否正确。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备一定验证的思维,不要认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在圆锥体积的验证中常采用的方式主要是排水法。即是指在圆锥模型中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出来再测量水的体积,从而来验证圆锥体积公式是否正确。学生在对公式进行验算时不仅学习到了验算方法,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的培养。当圆锥体积的公式比较难算时学生可以利用等效的方式进行计算,学生也能够得出圆锥体积。

(四)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圆锥体积主要是立方体很多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想象出圆锥体的具体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中的三维立体软件将圆锥体积展示出来,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圆锥体积的学习。而且,多媒体中包含丰富的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选择一些比较合适的内容,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展示出来,拓展学生的学习面,提高学生对圆锥体的认知。

(五)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圆锥体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圆锥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中很多的建筑物中都存在着圆锥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圆锥体。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圆锥体进行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六)加强习题的练习

教师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公式,还要结合一定的数学题目进行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公式的应用能力。教师在练习题的选择中要选择一些具有典型特点的题目,加强学生对圆锥体积的理解。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也要进行一定题目的训练。虽然说题海战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但是,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进行题目的训练,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只不过学生不要机械地进行做题,要观察题目的出题规律,还要将自己经常做错的题目总结起来,分析错题的原因,从而在不断地改正中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质量。

四、总结

圆锥体积虽然只是一个公式,但是小学生必须要学会应用公式才能够说学生掌握了圆锥体积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与验证中。知识只是学生做题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进行一定题目的训练,提高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总之,教师在教学圆锥体积内容时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本质,从而即使题目的变化有多复杂学生都可以解出题目。

参考文献:

[1]骆国良.何不多给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空间:由“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想到的[J].教育发展研究,2002,22(5):41-42.

[2]陈蕾.以“圆锥的体积”为例谈小学数学实验的教学[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09(6):53-54.

[3]张世明.“圆锥体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4(6):35-36.

[4]董丽容.引源头活水,润泽灵动课堂:圆锥体积教学案例[C]∥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

作者简介:

黄福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羌圩乡那良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我们爱数学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