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2020-09-15 02:27何可聪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问题小学数学

摘要:以往数学课堂中,教师使用集中思维的教学方法,导致只会做简单的数学题,遇到难度大题目就不知如何思考。借此,教师需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有意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先通过基础知识,夲实学生基础,然后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与一法多用的形式,旨在提升学生发散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散思维;问题

人的创造主要依靠发散思维进行,可见发散思维的重要性。对于人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从小做起,从小学教学中增加对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需加强教研,让小学课堂更有效率,借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 夯实基础为前提

对于小学生良好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将夲实其数学基础为前提,如果没有这些数学知识,学生也很难发展数学思维。教学前教师需结合教学大纲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深度挖掘教材,将新知与旧知连接,进而构建完整的数学教学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散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知识脉络,将零散的知识融合到一个体系中,便于学生利用。例如讲解三角形概念的时候,可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可视图,以此让学生将学习到的零散知识系统化,并能在可视图中找出三角形的特点,进而观看到其分类的方法与内容。

二、 以一题多解促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小学生解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思考问题的模式是多变的。教师要重视学生这种多元化思考方法的培养。利用一题多解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要为其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不着急告知学生答案,引导其深入思考。即使布置任务的时候,也要挑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如果过难或者过于简单,都会阻碍学生思维发展。例如问题1,一段路有300米长,用十天的时间修了这段路的20%,请问修完这段路一共需要多长时间?此题目先求出修建公路的工作效率,即用工作量÷工作时间的形式。有的學生列式为300÷(300×20%÷10)-10;还有的学生列式为(300-300×20%)÷(300×20%÷10),虽然列式不同,但是结果相同。另外还有一种解题方法则是借助分数的意义,假设这段路的总长为“1”,有的学生列式为1÷(20%÷10)-10;还有的学生列式为(1-20%)÷(20%÷10)。不同思考方法,列式不同,但是最终的结果是相同的。例2,今年妹妹的年纪是姐姐年纪的一半,8年前但妹妹的年纪只是姐姐的1/4,求姐姐今年多少岁?此问题解答方法至少有四种:第一,8÷2=4(岁),1/2-1/4=1/4,(8-4)÷1/4=16(岁),16+8=24(岁)第二,8×1/4=2(岁),(8-2)÷(1/2-1/4)=24(岁);第三,8×4=32(岁,)32-8=24(岁,)4-2=2,24÷2=12(岁),12÷1/2=24(岁);第四,设姐姐今年x岁,列方程为1/2x-8=1/4(x-8),得到x=24(岁)。

三、 以一题多变促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更多数学题型,并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此教学往往在习题课中进行,如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将其变为不同的题目,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找出突破口。一题多变,往往只将原题目中的条件或者问题发生改变,学生的思考过程也会发生变化,重组思维,进而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其思维多变性。因为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条件关系与结果做进一步探讨,辨别问题中的本质与非本质信息。借此就可借助问题的一题多变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规律,抓住本质,以不变应万变,进而进行知识的迁移。例如问题:一条路的长为40千米,一段时间后完成了3/5,还差多少米没有修?当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后。教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如变式1. 一段路修了24米之后,只完成了3/5,请问这段路有多长?此变式将例题中的问题变成答案,答案变为条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变式2. 一条路全长为40米,还有2/5没有修,请问已经修建多少米?此实际上是对上述问题的初步变形。变式3. 一条路的长为40千米,一段时间后完成了3/5米,还差多少米没有修?此与例题看似一样,但是经过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有的分数有单位,有的没有,在此解答方法也发生变化。通过这些变式的展示,让学生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并抓住问题本质后,题目无论如何变化,学生都能顺利解决,进而培养其发散思维。

四、 以一法多用促发散思维的深刻性

一法多用,指使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数学教学中不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要重视其一法多用能力的培养,借此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使用一些经典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消元法是一种常用的一法多用方法,指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有很多量,为了降低解题难度,使用一个量的关系式,消除另一个量,然后再求出被消除的量。例如问题:小明在超市买水果,原计划买15斤苹果与5斤橙子使用50元钱,结果却只买了15斤苹果与3斤橙子,一共花了42元,求苹果和橙子的价格为多少?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会发现实际买的水果中橙子比原来少2斤,花的钱也少了8元钱,借此可以得到橙子为8÷2=4(元)。经过分析,直接得出橙子的单价,借此就减少了一个未知数,直接列式求苹果的单价即可。减少一个未知数,学生解题起来也更加便捷。再如问题2,某公司购入6套桌椅,一共花费120元,后来为了扩展业务,又购进6张桌子与4把椅子,一共花费110元,请问桌子和椅子各花费多少钱?此问题与之前的问题相符,可先求出椅子的单价,即120-110=10(元),10÷2=5(元)。知道一把椅子单价为5元之后,再求出桌子的价格即可。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学生解题能力,面对将来难度更大的问题也能顺利解决。借此本文立足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需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上,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诚.基于发散思维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以聊城市外国语学校为例[D].聊城:聊城大学,2019.

[2]谢碧瑾.发散性思维在小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0(11):68-69.

作者简介:

何可聪,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县盘陀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问题小学数学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