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学问?砥砺精神

2020-09-15 16:17王强
中国教师 2020年9期
关键词:读经论语国学

王强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13年至今任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连续担任高三教学工作,出版有《小强老师带你读<论语>》《走进古典诗词写作》。

我于2013年入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成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正式开始了教师生涯。岁月匆匆,弹指之间,已经七个年头。教书育人犹如饮好酒,越品越觉其厚,越饮越悟其醇。最近四年,我连续在高三工作,虽然每年每届的教学内容大致相同,但每一次备课、讲课,我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思考。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诚如我的大学导师所教导:教师是一份值得终生从事的职业。

一、经受高三的锤炼

对于一名高中教师,能够连续四年在高三一线工作,要感谢学校的信任,于我自己,则是挑战与锤炼。人犹器也,需经反复的淬炼与锻打,方能立得住、站得稳。教书也一样,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高三教学,对于知识、课堂、学生、教材,乃至语文教育,我都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

高三教学,绕不开备考;备考工作,绕不开研究试题。在与“题山题海”反复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对于“题”的认识逐渐有了变化。比如,对于阅读题,首先是由关注题型转向了关注题意,即由带领学生从类型的角度研究题的解法转向引导学生分析题干、揣摩出题意图,如此应对题型的变化。其次是由重题目转向重文本。语文试题与其他科目不同,主观题答案不唯一、不统一,很多学生颇受困扰,因为他们有一个“标答思维”。解决问题的根本不在于给学生一个万能的答题套路,而是把他们的视线引导到文本中来。读懂文本,就抓住了阅读题最本质的东西,临题作答也自然水到渠成。因此,我逐渐明确了一个教学思路,与其带着学生掉入题海之中不能自拔,不如抓住一批典型的题目,带领学生反复练习,以期举一

反三。

又如作文教学,在这几年间,我同样在不断地摸索,调整教学策略。学生戏说:“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学生在写作上到底差在哪?一般而言,会将其归因到缺乏“积累”上。然而“积累”又是什么?我认识到所谓“积累”,绝非是为应考准备的一干写作素材,而是包含着学问、见识、情怀、语言功底等诸多要素。反映到写作中,则关系文章内容、立意、表达等方面。写不好作文,其原因千丝万缕,各不相同。这促使我不断改进高三的作文教学,也在不断地反思高一、高二的日常教学。

高考是一个收束性的节点,站在这个节点上,反复回望,对于很多东西会有新的认识。如在高一、高二,乃至初中、小学的课堂上,教师常常会让学生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对于这一环节的意义,我经历了高三的教学以后才真切地认识到:分段,是锻炼梳理文本的能力;而概括段意,则是归纳、概括、表达综合能力的运用。考场上文章读不读得懂,作答的时候能否简练准确,从某种程度上与这种看似机械的练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类似的工作还有很多,它们都或明晰或隐约地指向某个知识点、能力点,最终构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回顾自己对高一、高二的教学,很多教学设计都比较模糊。比如,讲古诗时,往往按部就班讲一番诗人生平、创作背景,以知人论世。然而高考中首先需要的是分析诗歌文本的能力,那不是向外探索,而是向内分析,是利用有限的文字资料得出定向结论的能力。所以,当我再次回到高一、高二的时候,我一定会有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讲法。当然,应考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但试题背后的能力与素养,却是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应当养成的。

语文是一门活泼的学科,一篇文章、一首诗摆在我的面前,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或者说,带着学生做哪些学习工作?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位语文教师有一千种教学法。但是,理一分殊,万法归一。无论课堂的形式如何,基本的知识点、能力点是不变的。抓住这些要点,才能让学生感觉学到了“干货”,课堂才是饱满的、有效的。而这种对知识点、能力点的把握,对课本、课文的有效处理,又有赖于教师反复的自我锤炼。

二、把专业和教学结合起来

准确来说,我的专业是国学,而非文学,更非师范专业。2013年9月,刚刚入职的我,在教研组的鼓励和支持下,在校内开设了“国学读经班”。我利用课余时间,与本校爱好国学的学生一起研读国学经典。第一期读经班持续了两年时间,主要是研读《论语》。第二期读经班,又是两年,研读《论语》《道德经》。后来我还开设了《论语》选修课。应该说,当年开设读经班,研读《论语》,完全是我的兴趣使然。而前来读书的学生,也完全是发自内心,源自

兴趣。

近年,《论语》成为北京高考“名著閱读”板块的指定书目,对其的备考也成为高三工作的一项重点。由于我已经在“国学读经班”这种教学模式下对《论语》教学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所以每届高三年级都会安排我给全年级进行系列《论语》讲座。在多年的教学和反复的讲授与讨论中,我对于《论语》不仅有学术层面的新认识,更有关于教法层面的新思考。

2018年年初,读经班使用的自编教材—《小强老师带你读〈论语〉》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20年,我的新编教材《中学〈论语〉专题精讲》即将出版。为此,我要感谢人大附中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持。语文组的教研组长王艳老师,始终鼓励我发挥专长,把我的国学专业以及个人的读书爱好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来。这给了我—一个非师范专业、非文学专业的语文教师莫大的鼓舞与启发。我想,任何的大学专业,都不会与工作的业务需求百分之百地匹配,甚至是相差万里,但专业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有专业才有所长,有所长才有所立,有所立才有所成。我们要做的是要把专业知识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走出自己的道路。

三、教师要爱读书、有爱好

同样是在王艳老师的鼓励下,在开展《论语》教学研究的同时,我与本校的另外两位青年教师—昌盛和解村一起不断探索古典诗词写作教学,开设“中国古典诗词写作”一门课,一直颇受学生喜爱。

在中学,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鉴赏,诗歌写作课怎么开、讲什么都是有待摸索的。截至2020年,这门课已经开了七八期,我们对诗词写作课的上法也由模糊变得清晰。比如,诗词写作课的性质定位是实践课,首先要让学生写起来,继而围绕这个中心开展一系列可操作的课堂活动,如对联、联句、酬唱、互评、改写、谱曲演唱等。

如今,回头看这门课,我发现自己从中得到了很多。比如,在高三讲解古诗词时,我会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关注诗的谋篇布局,自然而然地进入作者的思路。有时候我甚至会问问学生:“你看这个题目,第一句该写什么?接着该写什么?如何收尾?”当初我们在开设这门课的时候,常常借助鉴赏来讲创作;如今我在常规课上讲解诗歌,则是借助创作来谈鉴赏。这是一门“无用”的选修课给我的助益。

由此我想到,我们总是让学生读书,让学生培养高雅的爱好,爱上诗歌,爱上文学,教师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行动起来?当我们总是看到学生陷入题海不能自拔,视野就那么一丁丁点儿宽,也要反思教师自己做到手不释卷、博览群书了吗?我在上下班往返两个小时的路程中,除了处理一些必要的事务之外,时间都用来读书,有长篇有短篇,有小说有学术著作,有现代文有文言文。不知不觉地坚持到今天,也真的读了不少书。离开大学校园以后,读书是我最主要的知识来源和学习方式。2020年,我在读《资治通鉴》,上课时偶尔会提到书中某处,颇有学以致用的感觉。还有的学生也因此对这本书或者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令我十分欣喜。

我想,读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开阔视野、提升思想、涵养精神。对于学生来说,在少年时代养成读书的习惯,于其一生都大有裨益。然而可叹的是,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的眼中,读书也不过是提升分数的一种手段罢了。这就更需要教师的亲身示范与引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魅力与乐趣,而非把“寒暑假推荐书单”一推了事。

四、勇于自新,不断进步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教师这个古老的职业也在紧随潮流向前发展着。有的人说,年轻教师容易接受新事物。我想,这话不完全对,年轻的不是年龄,而是心态,是思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必要素养。比如,2020年疫情期间,教师必须面对的是长时间的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什么?是不是简单地把面对面的课堂搬到了线上?我觉得不是这么简单。如同投石入水激起涟漪,教学形式的变化必然产生连带效应。要变的、应变的其实很多,如课堂内容、课后作业、师生关系,等等。这個过程,既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智慧,又要有拥抱潮流、自我革新的勇气。

我在高三的几年中,对于很多经典的题目,课上课下和学生讲了十几遍乃至几十遍,很多时候讲着、讲着就有新的认识。教师是一个“觉今是而昨非”的工作,常常是在上一届设计好的课程,到了下一届还要推倒重来,改而又改,直到了无遗憾、心满意足为止。

工作七年,我认识到做教师的辛苦,也认识到做教师的快乐。“精进其学问,砥砺其精神”是我对学生的期待,也是对自我的期许。教学相长,在引领学生展翅高飞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应该登高致远。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读经论语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读经教育:时代背景下的个体选择
读经典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再看读经:科学读经 品味经典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