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如 龚成勇 韩 伟
1.兰州现代职业学院财经商贸分院,甘肃 兰州 730300;
2.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在“双创”的热潮下,各高校都加大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育,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也日益被关注[1]。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它明确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任务和措施是: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2]。文献[3]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它既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又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创新教育需要开展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而创新方法的研究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课程的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创新创业教师的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力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就是创新创业重要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急需完成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尤其紧需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创新的基石和重要支撑,也是课程创新的必经之路。张琼[4]指出创新方法课程不但对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帮助不大,还会反过来阻碍科技进步。
20世纪80年代,随着创造学被引入我国,各地高校兴起了一股创造教育、创造发明的热潮,许多有关创新方法、创造发明及其相关领域的专著或教材被引入了高校课堂[5];随着21世纪创新教育实施的逐步深入,创新方法的教学日益普及,创新教育的一些成果开始在高校推广。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有几十所高校开展了创新方法教育相关的研究和教学活动[6],编写了一批水平较高的学术专著或教材,在实践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备了进一步创新方法课程建设发展的基础。
创新方法课程以多种样式存在,并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独特模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国高校开展了创新方法的教学的同时,部分办学条件较好的高校成立了创新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研究,展开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建设一批创新创业课程,并对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考核和管理,按照学校的要求制定了明确的课程大纲、教学日志、教学总结等文件。高校开设创新方法的课程的同时,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创建专创融合的课程,如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陈晓通[7]在文献中指出,明确跨学科专创融合课程培养体系目标,学院建立了深度融合专业教育的“全覆盖、分层次、菜单式”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部分高校以“双创”项目的形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部分高校是以创新创业项目教学形式,即将创新创业项目分类引入课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专创融合课程[8]。除此之外,以科技竞赛为载体,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袁忠[9]等在文献中指出,学校要高度重视竞赛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意义,主动对接竞赛,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打造优秀创业团队、打磨项目来达到以竞赛促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的。
总之,我国当前的创新方法课程基本形成了以理论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实践操作和科技竞赛等形式,创新创业教育以这几种形式融合发展并逐步成为多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高校创新方法课程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创新方法重视不够、专门教材缺乏、教学内容适用性不强、教学方法滞后和执行考核方法单一等各个方面。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骨干课程《经济法基础》,进行专创融合教学改革,尤其是基于教学改革模型为基础的系统性研究,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年以来,兰州现代职业学院财经商贸分院《经济法基础》课堂教学采取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虽然每年更新教学素材,但是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不变的旋律,采用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中心,学生为被动的听众,即“老师讲,学生听”。处于信息时代,知识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碎片化知识的吸引力撬动了传统的教学课堂,因此,目前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加之本课程的特点是枯燥乏味、法律条文比较生硬、知识点较多且繁杂交错,学生记忆比较容易混淆,教学中“粉笔+黑板+PPT”传统模式容易致使课堂处于“平底锅”状态,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课堂后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很难营造能使学生坚持学习、不断思考、勤于拓展的氛围。
虽然任课老师已经意识到课堂教学效果有待加强,尝试采用信息化技术来教学,但是教学效果的提升还是不太理想,因此课程组于2013年底对本课程进行专创融合改革。
教学过程属于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该系统主要包括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与载体、实施策略、教学反馈与监管、教学评价和教学进化与发展等各个内容和环节,教学效果的达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要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将上述各方面进行完善优化,形成合力。本课程组通过文献查询、教学调研、经验总结、系统分析等手段,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本课程的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遵循教育规律,优化内容,采用多样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1.课程改革模型的要素构建
分析本课程由教学团队、学生、教学环境、教学素材、教学实施与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反馈等要素构成的教学维度,解析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阅大量文献,针对本课程教学改革,建立其教学实施模型。由于本模型关注的是教学的全过程、动态性和多元性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将模型定义为多维度的教学实施模型,将多维度进行直观表达为“空间”,并重构教学中心任务、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等内容。
2.专创融合思想下课程改革模型的要素重构
根据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和原则,利用已经构建的模型要素,将其进行有机整合,引入专创融合的思想,将教学改革要素分析得到的“空间”概念移植过来,构造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对每一维空间进行重构,因此提出了本课程教学实施模型为五维课程改革模型,将其定义为5D-SPACE课程改革模型。
为了更好地将模型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形成良好的操作性,不仅需要给模型的维度进行定义,更需要将模型各维度的任务进行组合与分解,形成具有真实含义的模型指标,即课程改革模型 5D-SPACE(System+Point+Advantage+Center+Effective-method)其具体意义如下:
(1)构建教学改革的1个“体系”,即1-System(one-system of Cour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form: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属于系统工程,考虑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和反馈与闭合性的特征,需要植入全局化、系统化的思想,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融合匹配,因此提出一体化的课程改革的概念,定义为第一维度;
(2)教学各环节抓住5个“着力点”,即5-Point(Five-Point of teaching reform:五个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征,为了使教学各环节处于相互相应状态,提出了:着眼于法律的基本准绳、着眼于学生的认知规律、着眼于创新的视角、着眼于现实热点、着眼于学以致用的基本要求,将五个着眼点放置为第二个维度;
(3)教和学改革的新颖性和优势的4个“化”,即 4-Advantage(Four-Advantag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mprovement:四个教和学改革新颖性和优势)。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将教学资料进行进一步整合优化重构,改进教学方法,更注重教学实施组织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提出了由“趣味化,场景化,生活化,体验化”组成的四个教和学改革新颖性和优势,并将其设置为第三维度。
(4)教学环节中把握住3个“心”,即3-Center(Three-Center ofTeaching and learning:三个教与学中心)。教学各环节是相互影响的,为了更好执行教学过程,全过程关注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提出了教学改革,由“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坚持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采用多元教与学互动手段为准心”勾画出教与学基本轮廓,教与学3个“心”,将其称为第四维度;
(5)教学环节中用好2条有效的基本教学“路径”,即2-Effective-method(Two-Effective-method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两条教学实施路径)。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学实施环节需要教学方法,各种方法通过不同的载体将教学内容进行组合后传递给学生,方法种类繁多,且千变万化、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教师各有所好,为了保证教学的实施质量,并要求教学环节中能做到:饱满充实的课堂教与学,启发拓展的课外互动与辅导,将其定义为第五维度。
3.课程改革模型的系统分析
为了更清晰课程改革模型,理清本课程与专创融合的关系,需要分析该模型的系统功能:课程改革过程中,将课程各环节优化经济法基础教学内容,植入专创融合基本思想,帮助学生以法律知识为基础去认知创新创业,进而传播创新创业基本思想,达到课程与创新创业的有效融合。考虑教学环节中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与认知、教学环境作用关系、信息传达与反馈作用等要素,利用系统分析原理对课程改革模型的系统分析,得到其功能分析关系图,见图1所示。
4.课程改革模型对学习成绩构成分析
通过系统分析关系分析可知,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特点是全过程动态化,教学各环节多元化性,因此本课程的成绩评价应与教学各环节相配套,采用多元评价方法。本课程组基于问卷调查和专家头脑风暴的结论创建了本课程的成绩组成与分值分配办法。在此基础上创建课程的多元评价方法,成绩由考试卷面成绩和教学过程成绩组成,均采用百分制,分别占总成绩的60%和40%。考点内容在本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未作调整,仍然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分配,教学过程成绩按照百分制进行核算,其组成分配,见表1。
表1 教学过程成绩组成与分配(单位,分)
说明:1.1代表第二维度中第二级指标;2.1、2.2、2.3、2.4、2.5分别代表第二维度中第二级指标;同理3.1、3.2、3.3、3.4代表第三维度第二级指标;4.1、4.2、4.3分别代表第四维度第二级指标;5.1、5.2分别代表第五维度第二级指标;分值分配依据代码A表示基本知识和课堂基本要求:A-1表示基础知识、A-2表示课堂笔记、A-3表示回答问题;B表示“趣味化,场景化,生活化,体验化”教学环节的参与和学习效果:B-1表示课堂参与度、B-2表示本类型学习效果;C表示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C-1表示课堂参与度、C-2表示本类型学习效果;D表示课后学习效果:D-1表示课后交流辅导效果、D-2表示课后作业效果。维度指标与分值分配依据代码相交处数值即该项的最高分的分值,若相交处为空白,表示为0。
图1 课程改革模型的系统分析关系图
5.课程改革的效果分析
根据2013级-2017级成绩数据分析结果可知,本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成绩有所提高,如图2、3、4分比为2013级-2017级卷面成绩(分)比较(柱状图)、结课最终成绩(分)走势和三项成绩(分)雷达图,分析上述图可得以下结论:
图2 2013级-2017级卷面成绩(分)比较(柱状图)
图3 2013级-2017级结课最终成绩(分)走势
图4 2013级-2017级三项成绩(分)雷达图
第一,课程改革后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逐年有所提高,尤其是2014年实行课程改革后增幅较大,明显改善了学习效果;
第二,最终结课成绩在课程改革后也逐年提高,2016级提高较多,年级平均成绩提高了4分之多。
第三,虽然平时成绩(2014年后称为教学过程成绩)每年均有波动,但是波动较小,引起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给定几个模块的分数过程中有不确定因素,属于合理范围。
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学生,传统课堂显然很难引起他们的广泛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经济法基础》课程引入专创融合的思想将课程进行重构,提出课程改革的思想和原则,论证本课程改革的基本要素并结合课程改革思想重构教学环节中的主要要素,建立课程改革的原理模型,对课程改革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制定与课程改革模型相对应的成绩分配,并分析2013级-2017级课程改革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三点结论:
(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且改革难度较大,若要得到良好的效果,需要系统考虑,多视角论证,遵循教学的自身规律,扎实做好教学各环节工作。
(二)建立课程改革模型5D-SPACE,具有独创性、理论基础牢、逻辑思维清晰、目标制定明确、操作性强等特点,不仅可以指导类似于本课程的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和教学实践,也可以指导其他类型教学活动。
(三)本课程改革模型已经在本课程中采用近4年,由于没有专门进行修正和进一步的拓展,如课前预习,采用信息化教学、学习反馈方法等细节有待完善,后续教学过程中将会开展相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