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效果

2020-09-14 06:36崔凯赵凤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骨板中段肱骨

崔凯 赵凤兰

肱骨骨折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在所有骨折类型中,发病率约占4%~5%[1-2]。肱骨骨折发病因素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老年人受机体功能退化等因素的影响,轻微暴力即可导致骨折的发生,随着人们平均年龄的延长,肱骨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青壮年发生肱骨骨折多为受到较大创伤引发,临床开展治疗需根据病情程度,选择不同治疗方案。轻度骨折者,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稳定骨折,给予保守治疗,即可改善病情;但出现明显移位者,需采取手术治疗[3-4]。肱骨干中段骨折多为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病情严重,需实施手术治疗。临床手术治疗方式较多,不同术式均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对患者预后有一定影响。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效果较好,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60例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时间范围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67岁,平均(46.25±2.39)岁,其中车祸20例、高空坠落7例、外伤暴力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9岁,平均(46.28±2.40)岁,其中车祸18例、高空坠落5例、外伤暴力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配合度较好;详细了解本研究,且取得书面同意。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具有精神疾病史、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者;无法耐受本研究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体为:取仰卧位,患肩外展,患肢置于侧台,切口部位选取前外侧,肱桡肌和肱二头肌之间,充分暴露桡神经,向外侧牵引,采用4.5 mm LCP固定骨折,根据病情给予合理处理,术毕放置引流管,C形臂X线机透视复位是否满意。

观察组:实施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具体为:采用影像学系统,对骨折长度实施测量,选取合适钢板,实施全麻,患者取仰卧位,骨折端为中点,将锁定加压钢板置于上臂前方,螺钉孔为切口位置,钝性分离三角肌前缘,暴露肱骨干,建立通道,插入LCP,钢板置于肱骨正前方,进行固定。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观察骨折正位对位对线恢复后,纠正骨折远端向后移位以及骨折端的向后成角。C形臂X线机透视显示复位满意后,给予锁定螺钉固定,不放置引流管,皮内缝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包含: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等,实进行比较。

采用Lane-Sandhu量表,评估患者恢复情况,主要包含:骨形成、骨连接,实施独臂检查[5]。骨形成:0分无骨形成,1分:骨形成约为缺损的25%;2分:骨形成约为缺损的50%;3分:骨形成约为缺损的75%;4分:骨形成达到缺损的100%。骨连接:0分:明显清晰的骨折线,2分:存在部分骨折线;4分:骨折线彻底消失。总分8分,评分越高,则表明骨折恢复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情况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后 Lane-Sandhu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Lane-Sandhu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肱骨关节骨折作为肩关节骨折的一种,临床上对该部位的NeerⅡ、Ⅲ型骨折多采取手术治疗方式,但患者年龄多数偏大,手术耐受能力较低,因此开放性手术较不适用[6-7]。切开复位内固定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手术创伤性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预后[8-10]。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可避免直接暴露骨折远端,术中出血量少,因此术后恢复较好,骨折部位固定效果确切[11-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证实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可恢复肢体长度,纠正畸形,恢复轴线角度,切口小,对于皮肤不佳者也有较好的效果,符合生物学治疗骨折原则,促进骨折稳定性和局部血运重建,降低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表1 两组手术情况 ()

表1 两组手术情况 ()

组别 切口长度(cm) 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天数(d) 骨折愈合时间(d)对照组 13.25±0.36 295.52±20.14 120.23±12.36 15.52±2.61 103.25±3.62观察组 6.61±0.39 96.52±10.25 80.23±12.36 10.34±1.23 81.25±2.41 t值 68.523 48.232 12.534 9.833 85.644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Lane-Sandhu评分(,分)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Lane-Sandhu评分(,分)

组别 n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观察组 30 2.31±0.41 4.61±0.61对照组 30 2.00±0.52 3.12±1.05 t值 - 2.564 6.721 P值 - 0.006 0.000

综上所述,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板中段肱骨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基于ABAQUS 的金属接骨板典型样品数值模拟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基于平均化骨骼模型的接骨板优化设计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